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酒精性肝硬化與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臨床對比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臨床特征比較。方法:本文研究對象為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1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選擇確診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50例作為本研究的A組,選擇同期收治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50例作為本文的B組,對兩組研究對象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酒精性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臨床特征。結果:兩組患者在臨床以男性患者表現最多,但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男性病例多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出現肝掌、蜘蛛痣、男性乳房發育、肝腫大的發生率要低于酒精性肝硬化,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GGT、AST/ALT、ALP水平都明顯比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低,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腎綜合征和原發性肝癌的發生率比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高,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酒精性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臨床特征方面存在差異性,根據兩組患者的不同特征表現,有針對性的采取相關的預防和治療措施,可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臨床對此可予以重視。
  【關鍵詞】酒精性肝硬化;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臨床特征
  【中圖分類號】R44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1--01
  肝硬化是因為各種因素導致患者肝臟組織的正常結構被破壞,肝臟會存在有組織彌漫性或纖維化的表現,還有患者存在再生結節或合并假小葉情況。肝硬化是臨床上常見的慢性肝臟病癥,患者主要表現是存在肝功能損害,并有門靜脈高壓。肝硬化容易導致患者死亡,這種病情的高發年齡段為35周歲到48周歲,有研究認為男性發生率高于女性[1]。導致肝硬化發病的因素多種多樣,比如病毒性肝炎后導致患者出現肝硬化,酒精導致患者出現肝硬化。肝炎肝硬化主要表現為乙型病毒性肝炎,其次也有丙型病毒性肝炎,還有兩種病毒肝炎合并發作的情況,對患者產生的影響十分嚴重。酒精性肝硬化是西方國家的主要肝硬化表現類型,在我國現如今也有一定的發病率,對于肝硬化進行治療,進行肝臟移植是唯一的有效根治性治療方案。為防止患者預后不良,因此要早期的進行肝硬化的治療措施改進。本文主要分析酒精性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臨床特征,并將主要研究情況進行如下的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所選擇的研究對象均為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1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選擇其中的50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作為本文的A組,A組患者當中有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的最大年齡為62歲,最小年齡為33歲,平均年齡(45.2±10.3)歲;選擇同期我院收治的50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作為本文的B組,B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10例,患者最大年齡為63歲,最小年齡為34歲,平均年齡(44.8±10.1)歲。本文兩組患者均為肝硬化,符合2000年中華醫學會傳染病和寄生蟲病學峰會所制定的診斷標準,所有研究對象存在明確的肝炎病史,通過HBV、HCV抗原抗體標記和DNA檢查得到確診,患者存在有肝臟衰退和門靜脈高壓,而影像學也證實存在肝硬化.所有研究對象均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符合倫理委員會的標準.
  1.2 方法 對于本文所有研究對象的臨床基本資料和特征體征狀況進行詳細分析,了解并發癥的情況,并進行實驗室檢查的比較。分別對本人兩組研究對象的性別,年齡和病程進行記錄,調查兩組研究對象的臨床特征和體征,包括患者的肝病面容情況,是否存在乏力癥狀,是否存在食欲減退,患者是否存在腹脹和肝區疼痛,是否存在脾大黃疸,患者是否存在有鼻出血和水腫狀況,是否合并牙齦出血,患者是否存在肝掌和蜘蛛痣,了解患者的腹水情況和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狀況。對患者的并發癥情況進行觀察和了解,調查患者是否合并肝腎綜合征和原發性肝癌,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有上消化道出血和肝性腦病。調查患者實驗室的檢驗結果,對所有患者的實驗室檢驗結果進行調查,比如對患者的γ-谷氨酰轉移酶(GGT)、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堿性磷酸酶(ALP)、白球比(A/G)、總膽紅素(TBIL)等進行相關的檢驗和分析[2]。
  1.3 觀察指標 對于酒精性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男女比例進行評價和比較,調查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臨床癥狀體征和酒精性肝硬化之間的差異性,了解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并發癥狀況和酒精性肝硬化的差異,調查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實驗室檢驗結果。
  1.4 統計學的分析 本文采用統計學軟件IBM SPSS25.0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t值檢驗計量資料,P<0.05說明兩組數據之間存在差異性,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在臨床以男性患者表現最多,但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男性病例多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病毒性肝炎患者出現肝掌發生率為32.00%(16/50),蜘蛛痣發生率為34.00%(17/50),男性乳房發育的發生率為28.00%(14/50),肝腫大的發生率為22.00%(11/50),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分別為68.00%(34/50),72.00%(36/50),66.00%(33/50),80.00%(40/50),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出現肝掌、蜘蛛痣、男性乳房發育、肝腫大的發生率要低于酒精性肝硬化,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GGT、AST/ALT、ALP水平都明顯比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低,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腎綜合征發生率為96.00%(48/50),原發性肝癌發生率為78.00%(39/50),酒精性肝硬化分別為62.00%(31/50)和48.00%(24/50),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腎綜合征和原發性肝癌的發生率比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高,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本文兩組研究對象的GGT、AST/ALT、ALP水平比較請詳見表1所示。
  3 結論
  肝硬化的病理性基礎是各種致病因素導致患者存在有肝細胞損傷,患者肝臟存在有變性壞死,肝細胞存在再生和纖維組織竭力增生。最近這幾年肝硬化發病率在逐年的提高,特別是因為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使得酒精性肝硬化發病率在我國表現為逐漸升高的趨勢。乙醇和中間代謝產物會對患者肝臟產生毒性作用,導致患者出現酒精性肝硬化,肝硬化患者晚期會出現嚴重并發癥,對患者的生存產生威脅。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也是一個常見的病理類型,兩種不同表現都會對患者的生存產生影響,臨床應強化對于兩種不同肝硬化的鑒別和診斷,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干預,預防患者出現病情的嚴重化,提升患者生活質量。通過本文的結果能夠看出兩種肝硬化在臨床表現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可以為臨床的診斷和干預工作提供一定的幫助。綜上所述,酒精性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臨床特征方面存在差異性,根據兩組患者的不同特征表現,有針對性的采取相關的預防和治療措施,可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臨床對此可予以重視。
  參考文獻
  劉雅.酒精性肝硬化與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臨床對比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1(03):388-389.
  朱義紅,陳敬奎,阮世沖.肝炎后肝硬化與酒精性肝硬化的臨床對比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6,23(32):20-2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2390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