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疾病診斷中生化檢驗項目價值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 討論生化檢驗項目在肝硬化疾病診斷中的臨床意義。方法 抽選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間我科共收治的72例肝硬化患者的病歷資料展開回顧性分析,并全部納入研究組中,再選取同一時段到我院接受健康體檢的受檢對象共75例,并全部納入對照組。所有患者均進行生化檢驗,評價及對比兩組的各項生化檢驗指標水平。結果 研究組的總膽紅素、γ-谷氨酰轉肽酶、丙氨酸轉氨酶、直接膽紅素、谷草轉氨酶、堿性磷酸酶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的總蛋白、白蛋白、膽堿酯酶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生化檢驗項目在肝硬化疾病診斷中,可正確反映出肝硬化病情嚴重程度,對后續臨床診斷及治療方案的選擇具有重要指導價值。
【關鍵詞】生化檢驗項目;肝硬化;診斷
【中圖分類號】R446.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6-03--02
肝硬化早期臨床癥狀不明顯,是一種普遍多見的慢性肝病。肝纖維化程度與肝硬化程度呈正相關性,若肝纖維化逐漸加重,則可能會引發肝腹水、感染等,嚴重者容易誘發癌變[1]。因此,早發現、早識別、早干預對控制病情發展,改善預后具有重大積極意義。目前臨床中以生化檢驗以及血常規等方式進行檢測,可起到積極預防與診治的作用。鑒于此,在本次研究中,討論生化檢驗項目在肝硬化疾病診斷中的臨床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選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間我科共收治的72例肝硬化患者的病歷資料展開回顧性分析,并全部納入研究組中,其中男性39例,女性33例;年齡搜集范圍20-75歲,中位年齡(49.60±13.05)歲;再選取同一時段到我院接受健康體檢的受檢對象共75例,并全部納入對照組,其中男性41例,女性34例;年齡搜集范圍21-74歲,中位年齡(49.88±13.42)歲。兩組的基線資料通過統計學計算結果得出P>0.05,可作對比研究。
1.2 診斷方法
首先指導患者完成肝功能、血常規、免疫功能、尿常規等各項基礎檢查。采用X線、纖維內鏡對門脈高壓癥者進行檢測;采用穿刺腹水對并發肝腹水的患者進行檢測。隨后,所有患者均采用型號為AU680診斷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生化檢驗。在清晨空腹時抽取5ml靜脈血,通過離心處理10分鐘后進行血清分離,轉速值設定為3500r·min-1。檢測總膽紅素、γ-谷氨酰轉肽酶、丙氨酸轉氨酶、直接膽紅素、谷草轉氨酶、堿性磷酸酶、總蛋白、白蛋白、膽堿酯酶各項生化指標。
1.3 觀察指標
評價及對比兩組的各項生化檢驗指標水平,包括總膽紅素、γ-谷氨酰轉肽酶、丙氨酸轉氨酶、直接膽紅素、谷草轉氨酶、堿性磷酸酶、總蛋白、白蛋白、膽堿酯酶。
1.4 統計學方法
將本次研究所得所有項目數據資料均納入SPSS21.0軟件分析,()記錄計量資料,t檢驗,(%)記錄數據率,檢驗, P<0.05可認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的生化檢驗項目情況
研究組的總膽紅素、γ-谷氨酰轉肽酶、丙氨酸轉氨酶、直接膽紅素、谷草轉氨酶、堿性磷酸酶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的總蛋白、白蛋白、膽堿酯酶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檢驗結果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3 討論
肝硬化的患病及致死風險較高,且具有無特異性,好發于40-50歲中年人群。該疾病存在著酒精性、膽汁淤積性、病毒性肝炎等表現形式,其中以酒精性表現形式最為常見。早期主要因激素紊亂而引發的腹脹、乏力、乳房脹等臨床癥狀,但由于癥狀不典型,誤診漏診可能性較大,且大部分患者容易忽視,因此往往入院就診時病情已演變為肝硬化晚期、肝癌等,貽誤了最佳救治時機,嚴重影響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因而,建議對疑似或存在肝硬化患者養成定期入院接受健康體檢的習慣,有助于及時發現與干預。
目前生化檢驗項目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檢驗中,根據化學方法、生物方法對總膽紅素、γ-谷氨酰轉肽酶、丙氨酸轉氨酶、直接膽紅素、谷草轉氨酶、堿性磷酸酶、總蛋白、白蛋白、膽堿酯酶等指標進行檢查[2]。其中,白蛋白、總蛋白、膽堿酯酶可正確反映肝細胞代謝情況。正常情況下,普通健康者的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值范圍在1.5-2.5之間,若未達到該比值范圍,則提示存在肝硬化。若該比值超過1時,則提示肝硬化病變程度較為明顯。谷草轉氨酶、丙氨酸轉氨酶可有效反映肝細胞受損情況,若其數值升高,則提示肝細胞已經損傷或是壞死。間接膽紅素、直接膽紅素可有效反映肝臟排泄、解毒以及分泌情況,在肝硬化檢驗期間,紅細胞分解后可促使膽紅素形成[3]。堿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轉肽酶等同樣能夠反映肝硬化病變情況,若其數值升高,則提示肝硬化病變存在。
本研究表明,研究組的總膽紅素、γ-谷氨酰轉肽酶、丙氨酸轉氨酶、直接膽紅素、谷草轉氨酶、堿性磷酸酶水平均高于對照組;研究組的總蛋白、白蛋白、膽堿酯酶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提示生化檢驗項目在肝硬化疾病診斷中,健康體檢對象與肝硬化患者比較,兩者的生化指標項目水平存在明顯差異,可作為判定肝硬化程度的敏感標志。
綜上所述,生化檢驗項目在肝硬化疾病診斷中,可正確反映出肝硬化病情嚴重程度,對后續臨床診斷及治療方案的選擇具有重要指導價值。
參考文獻
王軼. 肝硬化疾病診斷中的生化檢驗項目價值探討[J]. 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 2017, 4(26):143-143.
尚海晶. 肝硬化疾病診斷中的生化檢驗項目價值探討[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7, 5(19):204-204.
王正海. 肝硬化疾病診斷中生化檢驗項目的臨床價值分析[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7, 9(20):59-6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694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