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及其價值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對糖尿病診斷中生化檢驗的應用效果及價值進行分析探討。 方法 選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該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2例展開回顧性分析。 結果 采用生化檢驗診斷方法的觀察組患者檢驗準確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將生化檢驗診斷運用在糖尿病患者中可提高臨床診斷效率及準確率,為疾病的治療提供依據。
  [關鍵詞] 生化檢驗;糖尿病診斷;應用效果;價值分析
  [中圖分類號] R587.1;R44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4(a)-0051-02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一旦發病患者血糖便會升高,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近年來糖尿病患者逐漸呈現出年輕化發展趨勢,為了改善患者癥狀應做到早診斷早治療,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研究將對2017年7月—2018年7月間該院收治的62例糖尿病患者為對象,所有患者中40例為男性,22例為女性,患者年齡30~70歲,并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中女性為15例,男性為16例,平均年齡(60.12±3.25)歲;觀察組中男性為20例,女性為11例,平均年齡為(61.02±2.25)歲.兩組患者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檢驗手段:為確保臨床檢驗工作的有效開展,首先應做好準備工作,取患者晨尿樣本,利用尿液分析儀實施檢驗。
  觀察組患者采用生化檢驗,詳情如下:囑咐患者在檢驗前1 d 8:00點后禁食,次日清晨適當抽取一定靜脈血,抽取血樣在300 mL溫水中溶入75 mg葡萄糖粉,并引導患者來合理用藥,值得注意的是生化檢驗應在4 h內完成。
  1.3  統計方法
  把該次統計所得相關數據的結構記錄至統計學軟件SPSS 20.0中,以便統計分析相關數據,經過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以后,應用(x±s)來表示計量資料,并通過t檢驗;應用百分率(%)表示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生化檢驗結果
  兩組患者生化檢驗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糖耐受試驗結果
  通過對兩組患者實施糖耐受試驗,結果顯示對照組檢測值為(5.6±1.4)mmol/L,觀察組檢測值為(12.3±5.4)mmol/L,組間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比較不同血液采集方式結果
  不同血液采集方式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  對標本處理不當結果比較
  對標本處理不當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糖尿病的發病與胰島素分泌不足相關,臨床癥狀以多食、多尿、多飲、消瘦,如若不及時對患者進行治療便會對其他器官造成影響,從而引發更多并發癥,威脅患者身心健康,據此對糖尿病患者開展臨床診斷具有重要意義。在生化檢驗中主要項目包括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糖化血紅蛋白以及餐后2 h血糖,并對機體空腹血糖水平科學測定,加強對患者胰島素分泌情況的了解,進一步提高臨床診斷準確率。
  生化檢驗方法包括空腹血糖檢測、血脂檢驗、糖耐受試驗,詳情如下。
 ?、倏崭寡菣z測:在生化檢驗中,檢測人員應引導患者于清晨空腹對血糖指標進行檢測,檢測前12 h禁止飲食。適量抽取2 mL血樣,并及時將血液送到檢驗室,為了提高檢測準確性,應對每個人進行3次檢測工作,最后取平均值。如若數值超過6.10 mmol/L,表示血糖含量不正常。為了提高血糖檢測的準確率,應將葡萄糖氧化酶法運用其中,通過氧氣、葡萄糖與水發生反應對空腹血糖中葡萄糖含量科學計算。
 ?、谘瑱z驗:除空腹血糖檢測外,血脂檢驗也是一項重要的項目,應在清晨進行,為了確保檢驗工作的有序進行,患者應提前禁食,適量飲水,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對靜脈血樣抽取時可采用真空管來進行,劑量為5 mL,當血樣抽取完畢后,檢驗人員應靜置血樣30 min,隨后按標準對血清分離,對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進行檢測。
  ③糖耐受試驗:在糖耐受試驗開展前3 d,應對受檢測者的生活作息進行規范,如若患者進食狀態不佳,可對200 g左右碳水化合物實施靜脈注射,糖耐受試驗前12 h受檢者只能適當用水,在開展試驗時首先對靜脈血樣進行抽取,樣本劑量為2 mL。
  糖化血紅蛋白作為一種重要的監測指標,可對患者血糖控制情況加以了解,將其運用到糖尿病檢驗中能獲得良好的檢測效果。目前在糖尿病檢測中,常規尿液檢驗作為一種常用的檢驗手段,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但由于該檢驗方法存在局限性,從而提高了誤診率。在人體血液中葡萄糖作為主要的糖分,能為機體提供能量,為了滿足人體各器官需要應對血糖水平合理控制,如若血糖水平高,便會形成糖原,無法在短時間內消耗。甘油在脂肪中占比為10%,如若胰島素分泌缺陷,患者血糖代謝便難以有效平衡,在這種情況下便會增加機體糖分,為提高臨床生化檢驗質量水平,首先應對質量管理控制管理體系有效完善,對質量控制小組進程建立,主要負責SOP文件的編制、擬定操作手冊、質控記錄等文件,對病例討論會定期組織,另外還應將先進的管理理念引入到質量管理控制中來,加強對小組成員的培訓管理,提高其專業素質水平,為檢驗結果準確性提供保障。
  其次還應對質控管理體系加以健全,確保質檢項目的精準化、詳細化,提高質檢內容的可行性及針對性,確保質量控制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實,對質控管理力度加以強化。為了解決質量控制問題,檢驗人員應加強與科室的有效聯系,根據患者實際情況來選擇合理的管理方法,提高臨床檢驗結果。如若出現編號姓名不符、標本溶血等問題,應對標本重新采集,需避免出現超時送檢行為,并將“采集——檢驗”工作的操作市場控制在十五分鐘以內。
  該研究對該院患者采用了常規尿液檢驗及生化檢驗兩種方式,兩組患者生化檢驗結果顯示,對照組餐后2 h血糖為(7.0±1.5)mmol/L、空腹血糖為(8.6±1.7)mmol/L、甘油三酯為(1.1±0.2)mmol/L、糖耐量為(5.5±1.1)mmol/L;觀察組餐后2 h血糖為(11.2±1.25)mmol/L、空腹血糖為(8.8±1.5)mmol/L、甘油三酯為(2.9±0.6)mmol/L、糖耐量為(12.1±1.7)mmol/L,數據差異顯著。
  綜上,將生化檢驗手段運用到糖尿病患者診斷中也提高臨床診斷準確性,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  史恒川.生化檢驗與常規檢驗對糖尿病診斷的效果差異性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34):93-94.
  [2]  呼格吉勒圖.探討尿常規檢驗與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智慧健康,2018,4(34):11-12.
  [3]  周衛東,羅玉娟,譚為,等.血液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療中的臨床應用和價值[J].當代醫學,2018,24(31):141-143.
  [4]  王義賀.常規尿液檢驗與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對比[J].糖尿病新世界,2018(22):65-66.
  [5]  姚紅艷.常規尿液檢驗與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對比[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86):171.
  (收稿日期:2019-01-09)
  [作者簡介] 于志堅(1978-),女,山東青島人,本科,主管檢驗師,研究方向:醫學檢驗。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6088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