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檢驗診斷糖尿病的臨床價值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討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HbA1c)檢測診斷糖尿病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35例進行診斷治療的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組, 另選同期35例進行體檢的健康志愿者作為對照組。對兩組研究對象空腹、餐后2 h的血糖及血清C肽和全血HbA1c進行檢測對比。結果 研究組空腹血糖為(8.98±2.55)mmol/L, 對照組空腹血糖為(4.35±0.85)mmol/L;研究組餐后2 h血糖為(12.75±2.69)mmol/L, 對照組餐后2 h血糖為(4.25±1.23)mmol/L。研究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t=10.191、17.001, P=0.000、0.000<0.05)。研究組空腹血清C肽為(1.25±0.35)μg/L, 對照組空腹血清C肽為(0.75±0.11)μg/L;研究組餐后2 h血清C肽為(3.75±0.95)μg/L, 對照組餐后2 h血清C肽為(1.89±0.89)μg/L;研究組全血HbA1c為(9.65±2.12)%, 對照組全血HbA1c為(4.55±1.21)%。研究組空腹、餐后2 h血清C肽和全血HbA1c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t=8.063、8.453、12.361, P=0.000、0.000、0.000<0.05)。結論 在臨床糖尿病患者的診斷中, 血清C肽和HbA1c能夠反映糖尿病患者的相關情況, 能夠作為診斷糖尿病的重要依據, 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 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 血清C肽;糖化血紅蛋白;糖尿病;臨床診斷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8.030
隨著經濟的發展, 居民收入不斷增加, 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出現了明顯的改變, 臨床中糖尿病的發病率也呈現出明顯增加的趨勢 [1]。相關研究顯示, 血清C肽與HbA1c是臨床中進行糖尿病診斷的重要指標, 本次研究就對此進行了探討分析, 詳細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于本院進行診斷治療的糖尿病患者35例作為研究組, 所有患者均經過臨床診斷, 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臨床糖尿病診斷標準。男20例, 女15例;年齡38~76歲, 平均年齡(58.23±6.45)歲;病程2~15年, 平均病程(7.12±3.99)年。另選取同期于本院進行體檢的健康志愿者35例作為對照組, 男18例, 女17例;年齡40~77歲, 平均年齡(59.22±6.78)歲。兩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要求兩組研究對象在早晨保持空腹狀態, 叮囑不要進水進食, 進行靜脈血抽取工作, 采用真空采血管, 分別為無抗凝劑及EDTA抗凝, 每管抽取血量為2~3 ml;之后由專門的護理人員將血液樣本送至實驗室中進行進一步檢測分析;血液送至實驗室后, 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對血糖及HbA1c進行檢測分析, 使用化學發光分析儀對血清C肽進行檢測分析;待研究對象進食2 h后, 再次進行血液抽取工作, 對進食2 h后的相關數據進行檢測分析。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研究對象空腹、餐后2 h的血糖及血清C肽和全血HbA1c水平。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研究對象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比較 研究組空腹血糖為(8.98±2.55)mmol/L, 對照組空腹血糖為(4.35±0.85)mmol/L;研究組餐后2 h血糖為(12.75±2.69)mmol/L, 對照組餐后2 h血糖為(4.25±1.23)mmol/L。研究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t=10.191、17.001, P=0.000、0.000<0.05)。
2. 2 兩組研究對象空腹、餐后2 h血清C肽和全血HbA1c比較 研究組空腹血清C肽為(1.25±0.35)μg/L, 對照組空腹血清C肽為(0.75±0.11)μg/L;研究組餐后2 h血清C肽為(3.75±0.95)μg/L, 對照組餐后2 h血清C肽為(1.89±0.89)μg/L;研究組全血HbA1c為(9.65±2.12)%, 對照組全血HbA1c為(4.55±1.21)%。研究組空腹、餐后2 h血清C肽和全血HbA1c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t=8.063、8.453、12.361, P=0.000、0.000、0.000<0.05)。
3 討論
經濟的發展帶動了居民收入的提高, 同時也使得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出現了明顯的變化, 而不恰當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則給居民的身體健康帶來了巨大的威脅, 其中飲食結構的改變, 使得臨床中糖尿病的發病率呈現出明顯增加的趨勢, 每年糖尿病患者的數量出現了明顯的增多。而糖尿病則是臨床中一種極為常見的慢性疾病, 其不僅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 還會導致患者體內的各項系統受到明顯的負面影響, 尤其會對患者的腎、心臟等器官造成嚴重的損害, 并且會在臨床中誘發多種并發癥, 導致患者的身體健康受到嚴重的威脅 [2]。
隨著醫療技術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 臨床中治療糖尿病、控制糖尿病的方法較多, 例如服用降糖藥物、使用胰島素治療或者進行飲食的控制等, 但是如果不能對患者進行準確有效的診斷, 自然也就不能夠進行相應的治療, 因此在臨床中十分重視對糖尿病患者的診斷工作。在以往的臨床糖尿病診斷中, 主要是對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進行檢查, 通過對檢查結果的判斷來分析患者是否存在糖尿病, 但是在臨床實踐中發現, 早期糖尿病患者由于病情并不嚴重, 往往不能進行有效的判斷, 會導致誤診和漏診情況的出現, 并且部分患者的日常中會攝取到外源性胰島素, 也會導致診斷結果受到影響。而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和臨床研究的深入, 發現在臨床中血清C肽和HbA1c能夠共同作為臨床診斷糖尿病疾病的方法[3-5]。 臨床研究中證實, 在糖尿病患者發病的早期, 其體內的胰島素仍舊處于較為完善的狀態, 尚且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 因此在這一階段中, 當患者的血糖濃度超出正常的范圍時, 患者體內的胰島細胞會受到一定的刺激, 而胰島素會迅速做出反應, 使得患者體內的胰島細胞呈現出明顯增加的趨勢;而血清C肽則是胰島B細胞所產生的一種化合物, 在胰島細胞增加的同時, 該產物也會隨之增加;并且在臨床研究中發現, 人體內的血清C肽含量不會受到外源性胰島素的影響和控制, 即使患者已經開始服用胰島素進行治療, 通過對患者血清C肽的檢查依舊能夠了解到患者的胰島細胞活動情況, 檢查結果具有一定的穩定性, 對于實現有效準確的診斷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6]。HbA1c是臨床中患者的全部血紅蛋白中與葡萄糖相結合的血紅蛋白在整體中所占的比例, 在臨床研究中顯示, 當患者的血紅蛋白出現持續性增高時, 患者將可能出現糖尿病性腎病以及動脈硬化等并發癥, 嚴重的情況下患者甚至可能出現酮癥酸中毒合并癥, 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 同時HbA1c也是臨床中判斷患者糖尿病情況, 協助醫生制定相應治療方案的重要數據, 能夠較為準確地反映在過去一段時間中患者的血糖情況[7]。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 研究組空腹血糖為(8.98±2.55)mmol/L, 對照組空腹血糖為(4.35±0.85)mmol/L;研究組餐后2 h血糖為(12.75±2.69)mmol/L, 對照組餐后2 h血糖為(4.25±1.23)mmol/L。研究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t=10.191、17.001, P=0.000、0.000<0.05)。研究組空腹血清C肽為(1.25±0.35)μg/L, 對照組空腹血清C肽為(0.75±0.11)μg/L;研究組餐后2 h血清C肽為(3.75±0.95)μg/L, 對照組餐后2 h血清C肽為(1.89±0.89)μg/L;研究組全血HbA1c為(9.65±2.12)%, 對照組全血HbA1c為(4.55±1.21)%。研究組空腹、餐后2 h血清C肽和全血HbA1c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t=8.063、8.453、12.361, P=0.000、0.000、0.000<0.05)。
綜上所述, 在臨床糖尿病患者的診斷及治療中, 血清C肽和HbA1c能夠反映糖尿病患者的相關情況, 能夠作為診斷糖尿病的重要依據, 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 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王潔艷. 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檢驗診斷糖尿病的臨床價值分析. 糖尿病新世界, 2017, 20(10):65-66.
[2] 石永紅, 孫建國. 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合檢驗診斷糖尿病的臨床價值分析.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 4(41):8041-8042.
[3] 孔令娥. 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合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作用分析. 基層醫學論壇, 2016, 20(8):1078-1079.
[4] 孟曉東. 糖化血紅蛋白聯合血清C肽檢測在糖尿病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5, 24(9):142.
[5] 龔娟. 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HbA1c)聯合檢測在糖尿病患者臨床診斷中的應用研究. 糖尿病新世界, 2018, 21(8):55-56.
[6] 郭建軍. 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合檢測在糖尿病患者臨床診斷中的臨床價值. 糖尿病新世界, 2015, 18(11):16-17.
[7] 陳思. 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合檢測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 糖尿病新世界, 2015, 18(6):1-2.
[收稿日期:2018-11-0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34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