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糖類抗原125水平對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的臨床診斷價值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分析血清糖類抗原125水平對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的臨床診斷價值。方法 選取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患者50例作為觀察組, 另選同期進行體檢的健康者50例作為對照組。對兩組血清糖類抗原125水平進行檢測。比較兩組血清糖類抗原125水平及陽性率, 分析觀察組患者病情嚴重程度與血清糖類抗原125的關系。結果 對照組血清糖類抗原125水平為(14.53±6.48)U/ml, 血清糖類抗原125陽性率為0(0/50);觀察組血清糖類抗原125水平為(88.32±64.79)U/ml, 血清糖類抗原125陽性率為80.00%(40/50);觀察組血清糖類抗原125水平和陽性率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隨著患者病情加劇, 血清糖類抗原125水平也會隨之上升, Ⅳ期患者血清糖類抗原125水平明顯高于Ⅲ期、Ⅱ期和Ⅰ期, Ⅲ期明顯高于Ⅱ期和Ⅰ期, Ⅱ期明顯高于Ⅰ期,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血清糖類抗原125水平可作為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臨床診斷標準, 患者病情越嚴重, 血清糖類抗原125水平則越高。
【關鍵詞】 血清糖類抗原125水平;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診斷價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9.025
子宮內膜異位是育齡女性常見婦科疾病, 與惡性腫瘤性質較為相似[1]。該疾病發病率高, 且后期易出現復發情況, 早期診斷難度大, 對女性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影響較大。本文旨在探討血清糖類抗原125水平對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的臨床診斷價值, 特收集本院50例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患者和50例健康者為研究對象,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50例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患者作為觀察組, 所有患者經手術病理均確診為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 排除高血壓、高血脂、電解質紊亂、心臟病及嚴重肝腎疾病患者;收集同期于本院進行體檢的健康者50例作為對照組。觀察組年齡23~46歲, 平均年齡(34.5±5.6)歲;孕次1~4次, 平均孕次(2.0±1.0)次;美國生育協會(AFS)分期:Ⅰ期10例, Ⅱ期
14例, Ⅲ期11例, Ⅳ期15例。對照組年齡22~47歲, 平均年齡(34.5±5.3)歲;孕次1~3次, 平均孕次(2.0±1.0)次。兩組研究對象的年齡、孕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兩組均避開經期清晨空肘腹靜脈采血3 ml, 進行離心分離處理后, 使用CA125測定試劑(西門子)通過化學發光儀Centaur xp對血清糖類抗原125水平進行測定。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血清糖類抗原125水平及陽性率, 分析觀察組患者病情嚴重程度與血清糖類抗原125的關系。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血清糖類抗原125水平及陽性率比較 對照組血清糖類抗原125水平為(14.53±6.48)U/ml, 血清糖類抗原125陽性率為0(0/50);觀察組血清糖類抗原125水平為(88.32±64.79)U/ml, 血清糖類抗原125陽性率為80.00%(40/50)。觀察組血清糖類抗原125水平和陽性率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病情嚴重程度與血清糖類抗原125的關系 50例患者中Ⅰ期10例(20.00%), 血清糖類抗原125水平為(16.18±3.79)U/ml;Ⅱ期14例(28.00%), 血清糖類抗原125水平為(36.83±15.67)U/ml;Ⅲ期11例(22.00%), 血清糖類抗原125水平為(65.74±17.22)U/ml;Ⅳ期15例(30.00%), 血清糖類抗原125水平為(142.47±77.89)U/ml。隨著患者病情加劇, 血清糖類抗原125水平也會隨之上升, Ⅳ期患者血清糖類抗原125水平明顯高于Ⅲ期、Ⅱ期和Ⅰ期, Ⅲ期明顯高于Ⅱ期和Ⅰ期, Ⅱ期明顯高于Ⅰ期,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子宮內膜異位癥具有多發性和復發性特征, 多發于生育年齡女性。近年來子宮內膜異位妊娠發病率逐年上漲, 嚴重影響育齡女性生活質量及身體健康, 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是子宮內膜異位癥中常見慢性疾病[2], 在子宮內膜異位癥發病率達17%~44%, 且易出現粘連情況。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發?、衿?、Ⅱ期時患者無明顯臨床癥狀, 對患者卵巢和輸卵管無明顯影響, 因此, 容易出現漏診和誤診情況, 隨著患者病程延長, Ⅲ期、Ⅳ期時盆腔出現粘連情況, 對患者受孕器官產生較大影響, 導致女性受孕困難[3], 給患者身體健康帶來巨大威脅, 及早診斷治療對女性妊娠率提高具有積極作用。因此, 臨床醫生必須對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引起高度重視, 及時治療以提高女性妊娠率。研究表明[4], 早期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術后1年患者妊娠恢復, 其妊娠率與患者術中卵巢破壞情況有密切關系, 術中破壞度越低, 則妊娠率越高。目前, 在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臨床診斷中尚無良好的非創傷性診斷方案, 臨床上多采取腹腔鏡探查進行診斷, 該診斷方式結果準確率高, 但具有一定的創傷性, 且檢查價格昂貴, 患者經濟壓力較大, 一般不建議非治療患者選擇腹腔鏡探查。血清糖類抗原125是目前臨床上暖巢癌腫瘤常見診斷方式, 隨著女性身體中出現良性或惡性病變后, 血清糖類抗原125水平也會隨之上升, 具有非特異性抗原特征。血清糖類抗原125主要分布在人體腹膜、胸膜、心包苗勒氏管、間皮細胞處、生殖道皮細胞表面和卵巢上皮細胞處, 是人體腔皮細胞中高分子糖蛋白表面抗原, 與卵巢腫瘤有著密切關系, 其水平變化對子宮內膜發育也有著較大影響[5-7]。一般情況下, 腹膜屏障對子宮內膜中血清糖類抗原125具有一定的屏蔽作用, 血液循環中可有少量血清糖類抗原125進入, 但當血清糖類抗原125大量進入血液循環時, 證明子宮內膜和盆腔腹膜易出現異位和損害, 血清中血清糖類抗原125水平也會隨之升高, 病情越嚴重其水平越高, 因此, 可作為子宮內膜異位囊腫診斷和分級[8]。在臨床研究中, 關于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不同分期和血清糖類抗原125水平變化相關性、差異性及與術后妊娠間關系報道較少。本研究通過對本院收診的50例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患者和同期50例健康者血清糖類抗原125水平進行分析發現, 觀察組血清糖類抗原125水平和陽性率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隨著患者病情加劇, 血清糖類抗原125水平也會隨之上升, Ⅳ期患者血清糖類抗原125水平明顯高于Ⅲ期、Ⅱ期和Ⅰ期, Ⅲ期明顯高于Ⅱ期和Ⅰ期, Ⅱ期明顯高于Ⅰ期,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患者血清糖類抗原125水平會隨著病情變化而產生相應改變, 病情越重則血清糖類抗原125水平越高, 反之, 血清糖類抗原125水平越低則患者病情越輕, 術后妊娠率也更高。臨床可通過血清糖類抗原125水平對患者進行診斷和分級, 及早讓患者接受治療, 以提高妊娠率和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韋冰, 車小群, 許麗華, 等. 血清CA125在評估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的分期及術后妊娠情況中的價值. 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 2017, 4(6):67-70.
[2] 張俊嬌, 周潘梅. 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CA125的測定及其臨床價值研究. 中國基層醫藥, 2016, 20(20):3109-3111.
[3] 趙金娟, 陶存武. 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患者血清CA125及EMAb檢測的臨床意義. 陜西醫學雜志, 2017, 41(6):682-684.
[4] 韋平宣. 婦科疾病患者血清CA125和CA199檢測結果析. 應用預防醫學, 2016, 17(1):50-51.
[5] 杜鑫, 王雪, 袁啟霞, 等. 內異方聯合GnRh-a對氣滯血瘀型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患者術后的影響. 吉林中醫藥, 2017, 37(2):141-144.
[6] 馬玉霞, 馬成龍. 血清CA125與抗子宮內膜抗體聯合檢測對子宮內膜異位癥診斷價值探討. 中國中醫藥咨訊, 2012, 4(5):451.
[7] 王敏慧, 趙巧云. 子宮內膜異位癥術后應用曲普瑞林的臨床效果觀察及對血清CA125、抗子宮內膜抗體的影響. 中國基層醫藥, 2015, 19(11):1683-1685.
[8] 劉桂蘭, 石晶, 趙銘宇, 等. 異痛消對于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抗子宮內膜抗體、CA125表達的影響.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4, 12(14):26-28.
[收稿日期:2018-09-2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41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