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數字化攝影胸片檢查診斷肺結核的臨床價值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分析肺結核(PTB)診斷中應用數字化攝影(DR)胸片檢查診斷的臨床價值。方法:選擇筆者所在醫院2013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肺結核患者40例進行研究,納入對象有完整資料,確診滿足肺結核相關標準,自愿配合研究,均有完整的CT檢查與數字化攝影胸片檢查資料?;仡櫺苑治龌颊叩呐R床資料,記錄CT診斷與DR胸片檢查結果,予以統計學分析。結果:DR胸片檢查肺結核符合37例,符合率為92.50%,CT檢查肺結核符合31例,符合率為77.50%,DR胸片檢查符合率明顯高于CT檢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種檢查方式檢出病灶數目、具體伴發情況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DR胸片檢查顯示病灶陰影面積0.55 cm×2.98 cm~1.24 cm×3.27 cm,而CT檢查則為0.34 cm×
  2.77 cm~1.22 cm×3.29 cm。結論:數字化攝影胸片檢查診斷肺結核有不錯的價值,相比CT檢查有更高的診斷符合率,而且可取得與CT檢查相似的病灶數目、病灶陰影面積、伴發情況檢出結果,值得在臨床應用。
   【關鍵詞】 肺結核; 數字化攝影; 胸片檢查; CT檢查; 病灶陰影面積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6.02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9)06-00-02
   肺結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屬于比較常見的疾病,在我國極為普遍,而且近幾年罹患本病的肺結核的人群增多,甚至出現隨人口流動與增加也有所增長的趨勢。但是,不典型肺結核患者因癥狀與體征無典型肺炎特征,難以發現,而且臨床診斷符合率也不高,或者誤診為其他疾病[1]。對于肺結核,若未能準確、盡早診斷,并積極治療,對于改善預后,提高生存質量有著積極的意義[2]。CT檢查屬于肺結核比較常見的影像學診斷方式,隨著影像學技術不斷發展與成熟,近期有研究報道顯示采取數字化攝影(DR)胸片檢查肺結核也可取得不錯的價值[3]。為了分析DR胸片檢查應用在肺結核診斷中的價值,筆者所在醫院就收治的確診為肺結核的40例患者進行了研究,將CT檢查與DR胸片檢查結果進行了比較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筆者所在醫院2013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肺結核患者40例進行研究,納入對象有完整資料,確診滿足肺結核相關標準[4],自愿配合研究,均有完整的CT檢查與數字化攝影胸片檢查資料。入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胸悶、胸痛、咯血、低熱、咳嗽等癥狀。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22~64歲,平均(40.9±10.4)歲;肺結核類型包括陳舊性肺結核10例、Ⅱ型肺結核5例、Ⅲ型肺結核25例。
  1.2 方法
  1.2.1 CT檢查 選擇雙排螺旋CT診斷儀進行檢查,直接對胸部、胸廓開始掃描,直到隔面,掃描參數包括層厚5 mm、層距5 mm。為了確保掃描成像清晰,可輔之以增強CT掃描,予以造影劑碘海醇處理。
  1.2.2 DR胸片檢查 選用西門子AXGP520型數字化攝影裝置及其對應的工作站進行處理。檢查時要求患者保持標準后前立位,指導患者深呼吸,維持屏氣,經AEC自動控制曝光系統曝光胸部情況,經工作站處理曝光的圖像,將其數據傳送到干式激光機,完成相關打印。根據打印所得片子對患者的病灶部位,以及有無空洞、實質化、滲出、纖維化等進行詳細觀察與記錄。
  1.2.3 閱片 交由筆者所在醫院經驗豐富的影像學醫師2名進行閱片,在閱片期間若存在差異,則協商,直到達成統一結論。
  1.3 觀察指標
   對兩種診斷方式下診斷肺結核符合率進行記錄,并觀察病灶數目、病灶陰影面積、伴發癥狀等,實施統計學分析。
  1.4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應用SPSS 22.0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種診斷方式肺結核診斷符合情況比較
   DR胸片檢查肺結核符合37例、不符合3例,符合率為92.50%,CT檢查肺結核符合31例、不符合9例,符合率為77.50%,DR胸片檢查符合率明顯高于CT檢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種診斷方式下檢出病灶數目、病灶陰影面積、具體伴發情況比較
   DR胸片檢查檢出病灶數目54個,CT檢查檢出病灶數目50個,兩種診斷方式下病灶檢出數目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DR胸片檢查顯示病灶陰影面積0.55 cm×2.98 cm~1.24 cm×3.27 cm,而CT檢查則為0.34 cm×2.77 cm~1.22 cm×3.29 cm;DR胸片檢查顯示伴有支氣管擴張5例、肺大泡3例、縱隔淋巴結腫大6例、胸膜增厚3例、肺門淋巴結腫大3例、胸腔積液3例,而CT檢查則有支氣管擴張5例、肺大泡5例、縱隔淋巴結腫大5例、胸膜增厚2例、肺門淋巴結腫大4例、胸腔積液2例,兩種診斷方式下伴發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肺結核主要是結核分枝桿菌所致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對人類健康會造成嚴重威脅。結核分枝桿菌(簡稱結核菌)傳染源多為排菌的肺結核患者,經呼吸道傳播[5]。健康人若感染結核菌,并非一定會發病,只有當機體免疫力降低后才可能誘發肺結核。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有關統計來看,全球每年結核病發生例數在800~1 000萬例次,而死亡者約為300萬例次,成為死亡人數最多的一類單一傳染病[6]。1993年開始,WHO宣布全球結核病緊急狀態,從而成為全球公共衛生問題,而我國作為人口大國,罹患肺結核疾病人數較多,病情十分嚴重,需加強重視。    結核菌和其他細菌(外毒素、內毒素)等不同,并無可防止吞噬作用的莢膜,也無和致病能力相關的細胞外侵襲性酶類。結核菌毒力基礎至今未能明確,多數學者認為可能和菌體成分相關,其他類脂質和結核菌毒力也有關,不僅增強索狀因子毒性,且能抑制溶酶體-吞噬體融合,加速結核菌生長與繁殖[7]。結核菌感染與發病生物學過程可分為多個階段,包括起始期、T細胞反應期、共生期及細胞外繁殖傳播期,侵襲呼吸道的結核菌被肺泡巨噬細胞吞噬后,可存貨與復制,擴散到鄰近非活化肺泡巨噬細胞,進而形成早期的感染灶。T細胞反應期,結核菌在巨噬細胞內生長,形成固態干酪壞死樣結核灶,可限制結核菌復制。大部分感染結核菌的患者可持續存貨,細胞和宿主處在共生狀態[8]。宿主免疫機制可抑制細菌增殖,免疫損害可引發受抑制結核菌重新增殖??偟膩碚f,肺結核的發生與發展十分復雜,人體免疫力與變態反應性,以及結核菌侵襲數目與毒性,和結核病變性質、范圍等都有關聯。
   肺結核常有滲出性病變、增殖性病變及干酪樣壞死,這些病變可同時存于一個病灶,但基本上以一種為主。本病可有全身癥狀、咳嗽、胸痛、咯血、呼吸困難、結核性變態反應等癥狀,臨床需盡早診斷與治療,才能改善預后,促進患者盡快康復。影像學診斷肺結核屬于比較常用的手段,比如CT、胸片等,而近幾年數字化攝影技術逐漸成熟開展起來,在本病中也有不錯的價值,在筆者所在醫院也有應用。在本次研究中就收治的40例肺結核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均有完整的CT與DR胸片檢查資料,結果顯示DR胸片檢查肺結核符合37例,符合率為92.50%,CT檢查肺結核符合31例,符合率為77.50%,DR胸片檢查符合率明顯高于CT檢查(P<0.05);兩種檢查方式檢出病灶數目、具體伴發情況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結果與同類研究相似,周智師[9]在其研究中對46例肺結核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均接受CT檢查與DR胸片檢查,結果顯示DR診斷準確率為93.48%,CT檢查準確率為80.43%,DR胸片檢查準確率顯著高于CT檢查(P<0.05);但是,兩種檢查方式在結核病灶數目、病灶陰影面積、伴發癥狀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CT診斷在典型肺結核中有不錯的價值,得到廣泛證實,但對于非典型肺結核患者,診斷效果欠佳。不典型肺結核有著特殊的病變,癥狀與體征不規律,患病人群可為老人,或為兒童,這些人群比較特殊,診斷難度較大[10]。DR檢查作為現代醫學X線新型技術,直接采取數字化X線攝影系統處理,摒除前期成像模糊與分辨率等缺點,使得成像更清楚,加之分辨率隨著像素增加明顯提高,從而成為肺結核診斷比較新穎的方案。相比CT診斷技術而言,DR技術檢查可直接顯示橫掃面的每處變化,平面影像重疊可更直接觀察病灶,圖像也比較清晰[11]。從研究結果看出,DR胸片檢查診斷符合率更高,這樣可避免誤診或漏診,因為一旦誤診或漏診,會導致治療錯誤,輕則影響治療效果,重則因治療不當而危及生命安全。肺結核誤診或漏診比較嚴重,臨床應盡量規避。尤其是在診斷不典型肺結核時,不能單獨依靠某類檢測方式來判斷,還應結合患者的臨床癥狀與體征,以及其他常規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判斷,如穿刺活檢或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等[12]。此外,將DR胸片檢查應用在肺結核檢查中,可發現空洞影、鈣化影、浸潤影、結節斑點影、網狀影等情況,同時在發現綜合或肺門淋巴結腫大、粘連、胸膜增厚及胸腔積液等方面均有不錯的價值。CT圖像盡管可現實不清晰邊界,但將病灶作為中心,越往外周,則陰影密度也會逐漸下降,這也可以作為臨床診斷的一個指標,從而進行鑒別診斷。
   綜上所述,數字化攝影胸片檢查診斷肺結核有不錯的價值,相比CT檢查有更高的診斷符合率,而且可取得與CT檢查相似的病灶數目、病灶陰影面積、伴發情況檢出結果,值得在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陳育鋒,朱澤遠.用數字化攝影(DR)胸片檢查診斷肺結核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15,24(17):46.
  [2]云青,張秀芬,烏云,等.DR雙能減影在胸部檢查中的應用價值[J].疾病監測與控制,2012,6(2):120-121.
  [3]蔡浩穎.DR雙能量減影技術在胸部病變的臨床應用價值[J].現代醫用影像學,2014,23(5):569-570.
  [4]廖慶華,鐘球,周琳,等.DR系統胸部攝影在肺結核病篩查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醫學雜志,2013,29(8):1265-1267.
  [5]商巖松,鐘達,魏文亮,等.車載數字X線攝影在肺結核普查中的優勢[J].傳染病信息,2016,29(3):164-166.
  [6]張景芝.大學生繼發性肺結核的X線分析[J].醫藥前沿,2017,7(16):245-246.
  [7]王路昌,趙德明,吳春根,等.數字化攝片與 CT 對繼發性肺結核檢查的臨床價值[J].中國基層醫藥,2017,24(4):491-494.
  [8]穆迎民,孟育茹,馬永飛,等.Ⅲ期塵肺行CT多平面重建圖像與X線攝影對照分析[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5,37(3):336-337.
  [9]周智師.數字化攝影(DR)胸片檢查診斷肺結核的臨床價值分析[J/OL].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85):16759.
  [10]周春華,秦立新,李寶學等.影像診斷在結核病防治服務體系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中國防癆雜志,2016,38(11):925-928.
  [11]郭恩政.DR胸部X線攝影技術在臨床中的應用價值[J].東方食療與保健,2016,17(1):128.
  [12]景國華,施付強.DR在胸部體檢中的應用[J].黑龍江醫藥,2012,25(6):918-92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90947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