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痰TB-RNA檢測在肺結核中的診斷價值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討痰結核菌核糖核酸(TB-RNA)檢測應用在肺結核中的診斷價值。方法 321例活動性肺結核患者作為試驗組, 62例肺部其他疾病患者作為對照組。采集兩組患者痰液進行TB-RNA檢測法、涂片鏡檢法和羅氏培養法檢驗, 比較兩組患者陽性檢出率, 并觀察三種檢測方法的檢測特點。結果 試驗組患者TB-RNA法陽性檢出率為85.05%, 明顯高于羅氏培養法的74.77%、涂片鏡檢法的28.04%, 羅氏培養法陽性檢出率高于涂片鏡檢法,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TB-RNA法陽性檢出率為0, 羅氏培養法陽性檢出率為3.23%, 涂片鏡檢法陽性檢出率為0,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TB-RNA檢測法的特點是檢測周期適中(40 min), 可鑒別活菌并能區分結核與非結核分枝桿菌。結論 痰TB-RNA檢測在肺結核中具有陽性檢出率高, 檢測周期短, 并可鑒定活菌等優點, 值得推廣。
  【關鍵詞】 肺結核;結核菌核糖核酸檢測;診斷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sputum tuberculosis ribonucleic acid (TB-RNA) detection in pulmonary tuberculosis. Methods A total of 321 patients with ac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ere taken as experimental group and 62 patients with other pulmonary diseases were taken as control group. The sputum sampl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llected for TB-RNA detection, smear microscopy and Roche culture.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the dete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ree detection method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of TB-RNA method was 85.05%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Roche culture method (74.77%) and smear microscopy method (28.04%).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of Roche culture method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smear microscopy (28.04%).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of TB-RNA method was 0 in control group, 3.23% in Roche culture method and 0% in smear microscopy method. Their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B-RNA assay was characterized by moderate detection cycle (40 minutes), and it can identify live bacteria and distinguish between tuberculosis and 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a. Conclusion Sputum TB-RNA detection in tuberculosis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short detection cycle and identification of live bacteria. So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Pulmonary tuberculosis; Detection of tuberculosis ribonucleic acid; Diagnosis
  肺結核疾病較常見, 其在全球范圍內流行感染,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7年結核病疫情報告, 我國是肺結核疾病高負擔的國家。結核病作為一類慢性的傳染性疾病, 主要是結核分枝桿菌(Mtb)傳染感染[1]。肺結核主要有原發性、血行播散性、繼發性肺結核、氣管支氣管結核以及結核性胸膜炎[2]。肺結核疾病不僅給患者帶來身體不適, 如導致患者出現身體乏力、低熱、呼吸困難以及消瘦等不良癥狀, 也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由于其具有感染性會給患者在工作和社交方面帶來不便[3]。TB-RNA檢測方法是通過RNA恒溫擴增技術發展起來, 不同于其他檢測方法, 可快速準確地判斷Mtb的存在[4]。本研究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治療的383例肺部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探討痰TB-RNA檢測在肺結核中的診斷價值, 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內蒙古自治區第四醫院治療的383例肺部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321例活動性肺結核患者作為試驗組, 62例肺部其他疾病患者作為對照組。試驗組中確診275例患者為肺結核疾病, 46例患者為臨床診斷肺結核疾病;男211例, 女110例; 年齡18~65歲, 平均年齡(41.24±12.46)歲。對照組患者中男39例, 女23例;年齡28~68歲, 平均年齡(43.31± 10.18)歲;慢性支氣管炎32例(51.61%), 肺炎15例(24.19%), 肺癌5例(8.06%), 非結核分枝桿菌肺病2例(3.23%), 結節病2例(3.23%), 支氣管擴張4例(6.45%), 塵肺2例(3.23%)。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5]:①活動性肺結核研 究對象診斷依據為《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②研究對象愿意配合治療。排除標準[6]:①患有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及嚴重的全身疾病;②患有精神疾病;③同時參與其他研究項目。
  1. 3 方法 采集兩組研究對象在早餐后的痰液作為標本, 每個標本分3份分別通過羅氏培養法、涂片鏡檢法以及TB-RNA法進行檢測, 具體方法如下。
  1. 3. 1 TB-RNA檢測方法 使用SArTB試劑盒, 具體操作為:①將標本和TB裂解稀釋緩沖液按照1∶100進行混合稀釋, 用C5H10O3處理的無菌水制備10 mmol/L檸檬酸鈉為TB裂解稀釋緩沖液。②將稀釋的溶液采用超聲波清洗儀進行超聲處理, 超聲條件設定為300 W、15 min。③在超聲結束后, 采用移液槍吸取2 μl加入倒30 μl擴增檢測液(pH為8.1的40 mmol/L的Tris-Hcl緩沖液)中。④按操作說明設定恒溫熒光檢測儀的實驗參數, 熒光素通道為6-羧基熒光素(42℃, 1 min), 共40個循環;1 min記錄1次熒光信號, 共檢測40次。⑤反應結束后, 在溫度42℃條件下保溫5 min(恒溫混勻儀);同時將預熱到42℃的SAT酶液(2000 U的T7 RNA轉錄酶和2000 U的M-MLV逆轉錄酶)加入到反應管中, 迅速放入恒溫熒光檢測儀中檢測。實驗用試劑與設備:恒溫混勻儀(上海精宏實驗設備有限公司), 恒溫熒光檢測儀(上海精宏實驗設備有限公司), SArTB試劑盒(上海仁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 3. 2 羅氏培養法 進行菌種鑒定, 針對檢測出培養陽性的標本, 確定分枝桿菌種類。
  1. 3. 3 涂片鏡檢法 按《結核病診斷細菌學檢驗規程》中萋-尼氏抗酸染色鏡檢的相關方法進行操作。
  1. 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陽性檢出率, 并觀察三種檢測方法的檢測特點。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陽性檢出率比較 試驗組患者TB-RNA法陽性檢出率為85.05%, 明顯高于羅氏培養法的74.77%、涂片鏡檢法的28.04%, 羅氏培養法陽性檢出率高于涂片鏡檢法,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TB-RNA法陽性檢出率為0, 羅氏培養法陽性檢出率為3.23%, 涂片鏡檢法陽性檢出率為0,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三種檢測方法的檢測特點 TB-RNA檢測法的特點是檢測周期適中(40 min), 可鑒別活菌并能區分結核與非結核分枝桿菌。見表2。
  3 討論
  對于活動性肺結核能夠快速判斷出病癥是控制病情發展和惡化的關鍵環節, 現在對于快速診斷尚未達到理想的要 求[7]。目前患者在醫院進行診治要經過數天后檢查才會確診肺結核疾病, 容易錯過病癥的最佳治療期, 拖延病情[8]。由于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 近些年來分子生物學技術診斷此病發揮了很大的價值。
  本研究結果顯示, 試驗組患者TB-RNA法陽性檢出率為85.05%, 明顯高于羅氏培養法的74.77%、涂片鏡檢法的28.04%, 羅氏培養法陽性檢出率高于涂片鏡檢法,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TB-RNA法陽性檢出率為0, 羅氏培養法陽性檢出率為3.23%, 涂片鏡檢法陽性檢出率為0,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再根據三種檢測方法的特點進行觀察發現, TB-RNA檢測法的特點是檢測周期適中(40 min), 可鑒別活菌并能區分結核與非結核分枝桿菌。醫院現在對肺結核疾病的診斷暫無快速診斷的方法, 使用TB-RNA檢測方法不僅可以減少檢測診斷的時間, 縮短臨床確診周期, 還能提高陽性檢出率, TB-RNA檢測法是將16S rRNA作為檢測靶標, 再擴增靶標的片段, 將熒光探針與靶標片段的擴增產物雜交后, 釋放出熒光信號, 再實時檢測熒光信號, 因此快速準確地判斷結核分枝桿菌的存在[9, 10]。
  綜上所述, 痰TB-RNA法陽性檢出率較高, 檢測周期短, 為診斷肺結核提供更為快速和準確的檢測手段,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震, 龔玉華, 錢彩娣, 等. 5 種結核桿菌檢測方法的臨床應用價值.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5, 12(3):334-336.
  [2] 王華鈞, 孫小軍, 金法祥, 等. 4 種結核分枝桿菌檢測方法的比較.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2, 22(11):2472-2474.
  [3] 許宏濤, 陳東科, 賴慧英. 結核分枝桿菌四種常用方法檢測比較. 中國熱帶醫學, 2015, 15(5):612-614.
  [4] 段靜, 王艷, 袁杭, 等. 結核桿菌五種實驗室檢測方法比較. 現代檢驗醫學雜志, 2014, 29(4):79-82.
  [5] 李春林, 孫峰. 結核分枝桿菌檢測方法臨床應用的對比研究.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2, 9(9):2164.
  [6] 張治國, 歐喜超, 孫倩, 等. 利福平耐藥實時熒光定量核酸擴增技術檢測痰液標本中結核分枝桿菌及其耐藥性的研究. 中國防癆雜志, 2013, 35(1):13-16.
  [7] 李良杰, 林小玲. 熒光PCR技術檢測痰液中結核分枝桿菌的研究. 中國衛生檢驗雜志, 2015, 25(21):3636-3637.
  [8] 夏輝, 趙雁林. Xpert MTB/RIF 在我國的應用前景. 實用醫學雜志, 2013, 29(23):3799-3800.
  [9] 肖學文. 結核分枝桿菌蛋白芯片法檢測對結核病輔助診斷的應用. 中國熱帶醫學, 2015, 15(10):1238-1240.
  [10] 代旭磊, 柳愛華, 寶福凱, 等. 結核分枝桿菌的分子檢測技術研究進展. 現代預防醫學, 2012, 39(8):2032-2034.
  [收稿日期:2018-11-0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369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