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實驗梅毒檢測(抗-TP、TRUST、TPPA)聯合檢測在梅毒診斷中 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探究三種實驗梅毒檢測聯合檢測方式在梅毒診斷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對本院60例梅毒患者的標本進行檢測,按照試劑說明書對標本同時進行梅毒螺旋體抗體酶免試驗(抗-TP)、甲苯胺紅不加熱血清試驗(TRUST)、梅毒螺旋體明膠顆粒凝集試驗(TPPA),對比三種檢測方法以及聯合檢測陽性率。結果:在早期梅毒、一期梅毒、三期梅毒檢測中,TRUST檢測陽性率低于其他兩組檢測陽性率。TPPA的陽性檢出率高于抗-TP、TRUST,組間差異性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值>0.05。三組檢測結果對二期梅毒陽性檢出率對比無統計學差異性:P>0.05。結論:三種實驗梅毒檢測方式聯合檢測效果更佳,有利于提高梅毒檢出率,值得推薦。
關鍵詞:不同實驗室檢測方式;抗-TP;TRUST;TPPA;聯合檢測
梅毒(syphilis)屬于世界性公共健康問題,該疾病作為常見的性病,具有傳染性,近年來發病率有所上升。該疾病主要是由于蒼白螺旋體病毒引起的慢性、系統性疾病,臨床上將其臨床表現分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潛伏期梅毒和先天性梅毒。梅毒患者的皮膚、黏膜中均含有梅毒螺旋體,因此當未患病患者在與梅毒患者性接觸或皮膚黏膜存在細微破損均可發病。在所有梅毒患者中,大部分患者是通過無保護性行為傳染、少數通過輸血、接吻等傳染[1]。
該疾病早期會侵犯患者皮膚黏膜,晚期則逐漸侵犯患者神經、心血管、骨骼等組織器官,嚴重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由于該疾病臨床表現復雜,而且無典型性表現特征,導致患者入院就診時容易發生漏診、誤診等情況,影響治療效果。目前臨床上針對梅毒檢測主要是通過(抗-TP、TURST、TPPA)等方式,其中相關研究表明TRUST檢測效果一般,而抗-TP檢測結果中存在假陽性,從而影響診斷準確性,因此為梅毒患者選擇合適的診斷方式十分必要。在本次研究中,針對上述三種檢測手段進行分析,討論三種檢測方式聯合檢測結果,以下是詳細的報道內容。
1 資料、方法
1.1 資料
對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梅毒患者中,采用隨機抽樣法抽選出60例患者作為研究樣本,所有患者均確診為梅毒患者,并采集患者血液作為標本進行檢測。
在這60例梅毒患者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齡范圍22~68歲,平均年齡值:(38.6±4.2)歲,其中早期潛伏梅毒患者14例、一期梅毒患者18例、二期梅毒患者18例、三期梅毒患者10例。
由于本次研究屬于組內對比,患者的一般性資料對此次研究內容并無明顯影響,可以進一步比較分析:P>0.05。
1.2 方法
對上述60例患者進行三種檢測,三種聯合檢測包括:梅毒螺旋體抗體酶免試驗(抗-TP)、甲苯胺紅不加熱血清試驗(TRUST)、梅毒螺旋體明膠顆粒凝集試驗(TPPA)。
抗-TP檢測方式:選擇廈門英科新創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抗-TP試劑進行檢測,患者清晨空腹狀態下抽取患者靜脈血5ml放置到取血管中,3000r/min,離心十分鐘,分層取上層血清作為備用。按照試劑盒上相關操作進行檢測,陽性判定結果參考試劑盒相關規定標準[2]。
TRUST檢測方式:選擇上海榮盛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的試劑盒,同樣在患者清晨空腹狀態下取患者靜脈血3~5ml。離心靜置分層,取上層血清進行備用,根據TRUST的試劑盒相關標準進行操作,以出現紅色凝塊或絮狀顆粒視為陽性。
TPPA檢測方式:取患者外周靜脈血,選擇日本富士瑞必歐株式合作社提供的TPPA試劑盒,根據試劑盒說明書進行常規操作,并以U形孔中顆粒呈大環,外緣粗糙多形,存在外周凝集現象視為陽性反應[3]。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三種檢測方式對各期梅毒的陽性檢出率。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3.0版,計數資料以(%)表示,兩兩對比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以()表示,兩組數據比較采用t檢驗;以P值<0.05表達組間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585751
2.1 三種檢測方式陽性率對比 三種檢測方式檢測陽性率分別為:96.67%(TPPA)>95.00%(抗-TP)>85.00%(TRUST),TPPA陽性檢出率高于TRUST陽性檢出率,差異性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卡方值=4.9041 P=0.0267,但是TPPA與抗-TP的陽性率相比較差異性并不明顯:P>0.05。詳細情況見表1。
2.2 三種檢測方式各期梅毒陽性檢出率對比 可以看出TRUST各期梅毒檢出率均低于其他兩種檢測方式,抗-TP與TPPA對早期潛伏梅毒、二期梅毒檢出率較高,均達到100.00%???TP、TRUST、TPPA三種檢測方式對二期梅毒的陽性檢出率均較高,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性較?。篜值>0.05(詳情見表2)。
3 討論
目前,臨床上診斷梅毒最主要的方式為血清學試驗,其中包括特異性與非特異性兩種試驗方式。作為目前國內外公認的梅毒檢測方案,TPPA檢測法通過采用雙抗體夾心法特異性檢測梅毒抗體,能夠取得理想的檢測效果。該檢測方法的應用意義在于,患者感染梅毒后,梅毒螺旋抗體始終保留在患者體內,不會隨之治療或病情改善而消失,因此采用TPPA檢測有助于提高檢測穩定性,不會發生假陽性反應,對各個時期的梅毒患者均能夠有效檢測出[4]。
抗-TP屬于一種基因工程的特異性檢測技術,能夠通過檢測人血清或血漿標本中的梅毒螺旋體特異性IgM、IgG以診斷患者是否感染梅毒。該診斷方式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可以通過全自動檢測儀對大劑量標本進行檢測,能夠滿足臨床診斷需求。目前醫院以及血站均采取抗-TP試驗展開梅毒檢測[5]。 TRUST作為一種非特異性梅毒檢測試驗,主要是檢測患者血清或血漿中抗心磷脂抗體,是將梅毒螺旋體內類脂質作為抗原,當患者感染梅毒后或梅毒復發后,類脂質水平隨之上升,但是當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療后,其敏感度也隨之下降,因此該檢查手段主要用于檢查梅毒患者是否復發以及病情臨床療效,為醫生合理治療提供參考依據[6]。但是該檢測方式對于早期梅毒陽性檢出率較低,容易導致漏檢發生,而且該診斷方式假陽性較高,特別是對于患有其他免疫系統疾病的老年患者,容易造成誤診發生。因此該檢測手段不建議用于梅毒患者初篩檢測中,但是考慮到經濟費用低廉,操作簡單方便,目前仍有大量醫院和血站采用TRUST進行梅毒初檢[7-8]。
在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三種檢測方式均具有一定檢測結果,但是都未達到100.00%檢測準確率,其中抗-TP與TPPA的檢測結果要優于TRUST陽性檢測率,而且TPPA陽性檢測率與TRUST相比較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P值小于0.05。但是TPPA陽性檢出率與抗-TP相比較并無統計學差異性:P值大于0.05。說明TPPA與抗-TP對梅毒陽性檢出率均較高,可以作為首選的檢測方式。針對不同分期的梅毒陽性檢出率,可以看出抗-TP與TPPA的診斷效果較高,具有可靠、準確性,值得推廣。
綜上所述,抗-TP與TPPA試驗檢測效果均較高,可以作為檢測梅毒的主要方式,考慮到假陽性的存在建議三種檢測方式聯合。由于臨床上常見的三種檢測手段均無法完全達到理想的100.00%診斷準確率,因此將三種檢測方式聯合應用,以提高梅毒檢測的敏感性和準確性,降低梅毒誤診率和漏診率,對控制梅毒疾病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朱瑞敏,鐘華.三種方法聯合檢測對新生兒梅毒診斷的應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5):42-43.
[2]李迎麗,張麗萍,張丹浩,李加鳳,路文靜,肖曉軍,張媛媛,周蕾,楊曉莉.上轉發光免疫層析技術檢測梅毒心磷脂抗體的研制及初步評價[J].中國艾滋病性病,2018,24(3):275-278.
[3]閆朝春.洗液對ELISA法檢測梅毒螺旋體特異性抗體結果的影響[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5,33(5):614-616.
[4]蘇宗義,龔愛紅,隋青,張振國,樂宏元,李彩虹,劉新勇.腦脊液TP-ELISA、TRUST和VDRL檢測對神經梅毒的診斷價值探討[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14,26(12):1411-1413.
[5]王飛翔,程蘭芳,王維,劉超.五種梅毒血清學實驗方法的準確性及在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性科學,2018,27(3):72-74.
[6]李凌.不同分析系統檢測術前感染性指標的方法學比較[J].醫學檢驗與臨床,2018,29(4):24-27.
[7]文偉,彭雪峰.三種梅毒血清學試驗的臨床診斷價值比較[J].實用預防醫學,2017,24(8):1007-1008.
[8]余建華,郭海燕,梅玉霞,羅來主,洪軍,吳洪軍.流浪精神病患者感染艾滋病病毒、梅毒螺旋體、乙肝病毒狀況調查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7,35(6):967-96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95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