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談小學語文探究式閱讀的教學開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閱讀作為語文知識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對學生語文綜合實力的考查,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文學功底和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新課程改革提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需求和想法,以學生為教學中心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切身考慮學生的學習體驗,實施引導式教學,保證教師的課堂教學有效性和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 探究式教學 閱讀教學
  引言
  探究式教學模式,意在通過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更加全面的了解語文知識點的學習,發現閱讀的樂趣,幫助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鍛煉學習技能,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實力。其教學模式注重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參與,關注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有利于促進師生間和諧關系的發展,提高教師語文教學計劃的科學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更應該實踐探究式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進而營造課堂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一、課堂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性格比較活潑好動,在課堂學習過程中難以集中學習注意力,課堂紀律也難以維持,這給教師的課堂教學增加了很大的難度。特別是對于語文這種看似比較枯燥無聊的課程,如果教師不能夠準確把握學生的學習偏好和學習興趣點,很容易陷入低效率的課堂教學旋渦中,引發學生語文知識學習的厭煩心理,導致惡性循環。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時,應該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的幾分鐘時間,設計課堂導入環節,利用一些新穎的教學內容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盡最大努力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教學當中來,為教師課堂教學做好鋪墊。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完《春雨的色彩》的相關內容后,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為學生展示春雨之景的相關圖片,利用直觀形象的視覺沖擊來吸引學生的課堂學習注意力,引發學生對春雨景色的回憶和思考,幫助學生將生活經驗和課文內容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其課堂學習效率。教師還可以利用生活常識融入到閱讀學習當中來,“我們經常說,春雨貴如油,這是因為在古代,雨水是灌溉農田的主要來源,也是農民伯伯增收糧食的重要保障,對他們來說雨水顯得尤為珍貴。在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中,也有雨水這個節氣,其中飽含著勞動人民對于春雨的喜愛之情?!鳖愃浦R的講解,使得學生對于春雨的認知更加全面,引發學生對于課堂閱讀內容的強烈好奇心,有利于教師課堂教學計劃的順利開展。
  二、小組活動,營造課堂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語文作為一門國學課,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應該引導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學習和積累,還應該引導學生進行文學知識的鋪墊和感悟,在學生心里樹立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崇高印象,引發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巨大熱情,這是教師在語文閱讀課堂中應該營造的文學氛圍。同時,教師還應該通過課堂教學活動的高效組織,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當中來,激發學生參與課堂閱讀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促進課堂師生之間的友好交流,以加強學生課堂學習內容的理解和記憶,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比如,教師課堂小組活動的組織,就是營造課堂學習氛圍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師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團結合作,進行閱讀任務的分工安排,既能夠增強班級凝聚力,同時又為學生提供了語文知識探究的途徑,給予學生個人能力鍛煉和發展的機會,可謂是一舉多得。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完《烏鴉喝水》的相關內容后,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類似寓言的閱讀,任命小組長監督組內成員的學習,并且為小組成員安排相應的閱讀任務,做好組內分工,以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然后,教師可以通過簡單的問題引導,使得學生明確課堂小組學習的目標,明確學習任務,加強教師課堂語文知識教學的引導作用。比如,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1,找出文章中不認識的字詞,由小組長分配任務進行預習查字典;2,小組長組織進行文章朗讀或者默讀,明確課文大致內容;3,提問:寓言故事講述了什么道理?”教師閱讀任務的安排和羅列,幫助學生更加明確小組活動的計劃和任務,明確小組探究活動的先后順序,有利于節約教師課堂教學的時間,保證教師的課堂教學進度,進而提升教師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拓展延伸,擴展學生閱讀面
  在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通常利用仿寫來鍛煉和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而仿寫的對象一般是課文中的優美句式。但是一般來說,小學階段課本編排注重打好語文知識學習的基礎,在文章題材和主旨方面不夠全面,學生一味的仿寫容易固化其邏輯思維,束縛學生個性化的發展,不利于學生語文技能的提升和語文知識的長遠學習。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學閱讀課堂教學時,應該拓展課堂教學內容,鼓勵學生擴大其閱讀面,選擇感興趣的書籍進行閱讀,并且積極地與班級同學進行閱讀分享,營造課堂積極的閱讀氛圍,加強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
  例如:教師在基礎的閱讀知識教學之后,可以在班級中開展閱讀分享會,并且鼓勵學生將自己珍藏的書籍帶到班級中來,收納入班級圖書角中,與其他同學共同學習,邀請學生分享在課下閱讀的書籍,討論閱讀感悟,尊重學生個性化的閱讀,注重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的培養。當學生對同一本書中的情節或者人物提出不同的想法和意見時,教師不應該試圖統一學生的思維,而應該與學生站在同等的位置上,與學生分享讀書感悟,并且為學生分析這只是不同人生經歷和家庭教育下正常的現象,鼓勵學生求同存異,尊重他人的想法。
  結語
  閱讀是學生發現信息,了解信息,分析信息和總結歸納信息的重要途徑,閱讀能力更是學生在所有課程學習中都需要具備的重要技能。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該通過多元化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實踐,鼓勵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和總結,擴展其閱讀面,豐富其知識視野和見識,從而養成學生良好的閱讀理念和閱讀習慣,提升其閱讀技能。
  參考文獻
  [1]李永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式學習三步曲[J].人文之友,2018,8(14):275.
  [2]張世全.思考小學高年級語文探究性開放式閱讀教學策略[J].中外交流,2018,(21):269.
  [3]林巧青.小學高年級語文探究性開放式閱讀教學初探[J].基礎教育研究,2018,(8):63-64.
  [4]管彩虹.論小學語文探究閱讀教學模式[J].新課程·上旬,2018,(7):14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666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