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一年級識字教學開展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識字不僅僅是語文學習的基礎,更是學生未來生活的必備技能,它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不可替代。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讓學生感受漢字魅力,激發識字興趣,認識1600個左右漢字,其中的900個能夠完全記憶。因此,教師應針對這個教學要求適當調整識字教學策略,完善低年級語文教學模式,使得小學生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下更高效地完成識字任務。本文結合小學語文教學現狀,探究如何在一年級有效開展識字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一年級;識字教學;方法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1-0102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表達、閱讀以及寫作能力非常重要,同時也是小學語文教學階段的中心目標,尤其是對于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學而言,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更是培養的重點,而若要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識字是重要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將識字做好,才能夠進行閱讀和寫作,從而使課程中的知識能夠更加易于吸收。與此同時,新課改的實施針對一年級的語文教學而言,也需要教師對識字教學進行重視,最終使學生在語文素養方面能夠得到提升。
一、以興趣為導向
低年級識字教學首先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币驗橹挥袑W生喜歡漢字,才能激起其學習欲望。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以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為導向,優化學生學習的情感體驗,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小學生都有好玩、榮譽感強、想象力豐富的特點,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認知出發,結合趣味教學法,幫助學生發掘識字學習中的樂趣,以此激發其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日月明》一課時,筆者便從“明”字著手,先給學生展示太陽、月亮的相關圖片,讓學生發揮想象,總結兩者共同特征,讓學生進行回答,對回答合理的學生進行表揚,最后筆者再總結太陽和月亮給我們帶來了光明,自然而然地引出“明”字學習。通過這種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調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中,借助積極的鼓勵與評價來培養學生學習信心,滿足學生學習成就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教師還可以在教學中開展漢字書寫比賽、漢字游戲等,豐富識字學習方式,構建輕松、愉悅的識字教學課堂,給予學生良好的學習情感體驗,進一步發掘漢字學習樂趣,更好地培養學生識字學習興趣。
二、注重字形結構教學
通過死記硬背來認字并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反而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識字并不是只能依靠漢語拼音,教師可以讓學生認知字形結構,通過形象法來識字,例如“日、月、山、水、馬、牛、羊”等都是獨體的象形字;“上、中、下、一、二、三、五、七、九”等都是獨體的表意字;“媽、奶、姐、妹、桃、跳、河、甜、梅、竹、葉、楓、明”等都是左右結構的字……如果學生熟悉字形結構,知道“媽”左右結構,“馬”是獨體字,就不會把這兩個字弄混淆。
三、結合學生生活實際進行漢字教學
《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小學階段的學生掌握兩千五百個漢字,事實上在生活中學生就可以對一千余個最常用的漢字建立起初步印象,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漢字教學時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點,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漢字識字教學,這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還有利于學生形成在生活中進行學習的良好習慣。同時,教師在教學中要意識到漢字學習不僅是為了學生的學習服務,更是為了學生的生活服務,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為學生建立良好的漢語識字環境。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最易受環境的影響進行學習,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點,利用學校的“標語”“宣傳欄”等為學生開展“識字樂園”的欄目,這能為學生開辟學習交流漢字的途徑,這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更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與效率。教師要鼓勵學生在生活過程中進行漢字的學習,感受到漢字與學習、生活的密切聯系,調動學生對漢字學習的積極性。
四、適當加入閱讀內容
在當前小學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最常用的一種方式是通過引入閱讀內容來提升學生的識字意識。因為閱讀不僅能提高小學生的識字量,還能開闊他們的思維,提升教學效果。因此,在教學時,任課教師可以合理地加入閱讀,并通過閱讀來檢查學生的識字程度,要引導他們利用互聯網技術或是查閱字典來熟悉字詞,掌握其代表的含義,鍛煉他們養成良好的識字習慣。例如:在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可以找一節小段落,但是這里面要含有即將學習到的生字,在閱讀過程中,可以讓他們把不會念或是不認識的漢字圈出來。待閱讀結束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如果學生能夠正確回答出來,就要對這位學生進行獎勵或鼓勵,如果回答錯誤,也不能打擊他們的自信心,要糾正他的讀音并進行口頭激勵,并著重對該字反復讀幾遍,讓學生有一個深刻的印象,從而達到鍛煉他們全面發展的目標。
五、通過積累幫助學生識字
小學教育重視學生的識字能力,教材課本中也有不少作文識字的課文,這些課文把那些本來沒有任何關聯的漢字放置到具體的語言情境中,把原本抽象籠統的漢字與具體的語意相結合,編成圖文并茂的韻文,幫助學生學習漢字。語言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學生不斷積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對學過的漢字進行歸納總結。例如準備一個生詞摘抄本,將學過的漢字或者詞語進行分類,韻母相同的為一類,使學生在這種分類歸納中加強對漢字的理解和記憶。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普遍不愿意接受以往枯燥的教學方法,而是更愿意在游戲中學習,這樣的學習方法可以讓學生的學習興趣普遍提高,學生在游戲中的學習效率會比在普通課堂上更高。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本文介紹的方法,來使學生更高效地進行識字學習。當然,教學識字的方法還有很多,教師可以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選用恰當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 趙小千,趙秀蓮.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有效方法[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8(6).
?。ㄗ髡邌挝唬喊不帐《ㄟh縣新區實驗小學 2332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15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