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網絡信息時代下新型小學師生關系的構建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當前的網絡信息時代,互聯網的全球化、交互性、開放性等特點使其在現代社會日常生活中的不同行業領域都得到了深入滲透,也為小學教學和班級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本文簡要分析了網絡信息時代下新型小學師生關系構建的意義,圍繞轉變教學管理角色定位、提升教師綜合素質能力、創新師生溝通平臺載體等三個層面入手,探討了基于網絡信息時代下新型小學師生關系構建的具體路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教育 網絡信息時代 新型師生關系
引言
現如今的網絡信息時代對傳統教學環境與師生關系造成了一定的沖擊,網絡教育依托互聯網平臺得到了廣泛深入的普及,其交互性、跨時空性與共享性等特點昭示出師生關系重構的必要性。在小學教育中構建平等、民主、共同發展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優化教學效果,減少因信息溝通不暢而造就的師生矛盾,進一步促使教師發揮對學生的引導與激勵作用,實現對學生正確學習習慣與價值觀的有效培育。
一、網絡信息時代下新型小學師生關系構建的意義
首先,構建新型師生關系能夠緩和傳統教學模式下師生間存在的矛盾,例如教學管理與學生自由發展之間的矛盾、教師要求與學生能力之間的矛盾等,互聯網平臺的實時性與交互性可以有效提升師生溝通的便捷性,實現矛盾問題的及時發現與有效解決,進一步深化師生間溝通的有效性。其次,構建新型師生關系能夠更加順暢的發揮教學激勵作用,通過師生之間的密切交流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優化教學活動的實施效果。最后,構建新型師生關系可以推動教育功能的有效發揮,借助教師的模范作用與榜樣力量實現對學生的積極引導,進而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與人際交往能力等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1]
二、基于網絡信息時代下新型小學師生關系構建的具體路徑
1.轉變教學管理角色定位,歸還學生主體性地位
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習慣于在課堂中承擔主導作用,依據教學大綱與既往教學經驗進行教學進度的安排與教學內容的創設,在此模式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自主學習意識無法得到有效培養,只能跟隨既定的教學安排完成學習任務,無法在課堂中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擁有獨立思考的空間,導致師生之間存在較為疏遠的身份差別感與距離感。
伴隨網絡信息時代的到來,教育界致力于依據時代特征更新教學管理理念,多次利用新課程改革與教材改革強調了對學生主體性地位的挖掘,致力于借助多元化視角培養學生的個性化認知,進而真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獨立思考能力?;诖耍處煈斨匦聦徱曌陨淼穆毮芏ㄎ?,真正兼顧到每一個學生個體的個性化學習需求與發展特點,例如可以借助網絡信息技術構建學生學習成長電子檔案,在日常教學管理中觀察學生的個性特征、學習習慣、興趣愛好與學習能力,通過詳細的學生信息收集工作完成檔案設置,以此作為教學管理模式改進的重要依據,在兼顧整體學習模式特征的基礎上著重加強對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的滿足,進一步引導學生充分張揚個性、培養自主能力。
2.提升教師綜合素質能力,迎合網絡信息時代要求
在網絡信息時代背景之下,不僅要求教師具備過硬的理論基礎與教學能力,更注重教師教學理念的更新與教學手段、教學技能的豐富,依托完備的綜合素質推動師生關系的有效優化。當前互聯網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都得到了深入的普及,據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國內已有超過64.2%的小學生擁有移動智能設備,昭示著學生獲取信息渠道的寬廣性。[2]在此基礎上,部分小學教師由于日常忙于教學管理工作,導致其借助網絡渠道獲取的信息量有限,針對部分網絡新鮮事物的接受度低,自然也造成了師生間溝通的不對接性、降低了師生交流有效性。
基于此,教師應當著重加強自身的網絡信息技術掌握能力,深入了解小學生群體的興趣愛好和流行趨勢,強化自身對新鮮事物和知識的接受能力,以此創設師生之間有效溝通的話題。同時,還可以將熱點話題與教學內容相結合,既有助于實現教學內容的創新,也能夠拓寬學生的思維認知,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培養發現問題與思考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實現教學向度的有效延伸。此外,教師應當注重網絡技術的學習,確保能夠靈活運用多媒體工具創新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從而進一步提升教學實效性,構建和諧融洽、溝通順暢的師生關系。
3.創新師生溝通平臺載體,擴寬師生交流互動渠道
此外,教師還應當注重新鮮教學技術手段的學習與利用,依托網絡平臺載體和技術手段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可以聯合學校相關技術人員完成班際、校際微信公眾平臺的開發,依托API創設問答系統,引導學生將自己在完成作業或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實時上傳,經由教師系統統計后進行集中解答。教師還可以借助微信公眾平臺上傳微課視頻,后臺記錄學生的登錄與閱讀記錄,實現對學生自主學習情況的有效監督,引導學生圍繞教學內容與教師之間構建良好的溝通交流,進一步提升教學實效。此外,教師還可以在公眾平臺中開設專門的師生溝通模塊,引導學生將自己在學習、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問題勇敢表達出來,由教師耐心為其解答疑惑,進一步構建平等、密切的師生關系,深化師生間的情感濃度。
結語
總而言之,在網絡信息時代環境下,新型小學師生關系的構建不僅僅滿足了網絡教育發展的基本需求,也進一步彰顯出教學改革實施的內容與要求,有利于推動師生的共同成長與發展。基于此,小學教師務必要注重在日常教學管理中滲透互聯網思維,借助多媒體課堂環境的創設培養學生的主體認知,依托網絡平臺工具增進師生互動交流,進一步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推動教學成效的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許晶云.架起師生間那座美麗的“彩虹橋”——談談“基于網絡環境條件下新型師生關系構建”的實踐研究[J].教師,2013,(6):15.
[2]李玉霞.網絡環境下和諧師生關系的詮釋與構建[J].中小學電教,2013,(11):34-35.
作者簡介
毛宗飛(1982.08—),男,云南馬龍人,大學本科學歷,一級教師,專注于數學教育教學研究,多年從事學校管理工作。
張洪梅(1982.08—),女,云南馬龍人,大學本科學歷,一級教師,專注于語文教育教學研究,多年擔任班主任,擅長班級管理工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66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