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對初中體育教學與德育工作有效結合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體育教學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能力、提升學生的智力,還有利于幫助學生開展德育工作,因此,初中體育教師需采取有效的措施展開教學活動,利用體育課堂的教學時間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及人生觀。本文主要分析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在體育教學中開展德育工作的具體策略,幫助提高體育教學的品質。
  關鍵詞:初中教學 體育教學 德育工作 思考
  一、初中開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逐漸形成了明確的主觀意識,并且,初中生易于受到外界的影響,如早戀、抽煙喝酒、打架、安慕虛榮等,基于此,教師需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教育和引導,讓學生養成正確的道德觀。所以,德育工作在初中階段的教學中至關重要,教師應注重開展德育教育,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念,幫助學生養成明確的對錯觀。另外,初中生已經初步與社會開始接觸,社會上的人和事都會影響到初中生的成長,這更表明了開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不僅有利于幫助學生適應社會,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更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成為符合時代需求的人才。[1]
  二、初中體育教學與德育工作有效結合的特點
  首先,教師需正確認識體育教學和德育工作的關系,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有效的結合體育教學和德育工作;其次,體育教學注重鍛煉學生的體育項目,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而德育工作注重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兩者看似毫不相關,實則相輔相成。體育教學具有實踐性,而結合德育工作開展的體育教學不僅有助于規范學生的行為,還有利于促進學生的主觀意識,使學生擁有正確的思想觀念。另外,體育教學有效的利用運動教學進行德育工作,初中體育教學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身體素質,還提高了學生的心理素質,因此,教師在初中體育教師課堂中可以利用相應的游戲教學和活動,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最后,體育活動中擁有很多可以進行德育工作的教學內容,例如,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好勝心、評判對錯的正確的是非觀等,所以,教師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和引導,讓學生養成健康正確的思想觀。因此,體育教學和德育工作有效結合具有重要意義,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鍛煉身體,增強學生的意志,還能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2]
  三、初中體育教學與德育工作有效結合的具體策略
  1.落實常規教學,認真備課
  初中體育教學主要是為了鍛煉學生的運動能力,因此,大部分教師放任學生自主進行體育活動,這導致學生逐漸喪失了體育鍛煉興趣,甚至漸漸厭惡體育運動?;诖?,教師需提前準備體育課堂的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運動能力進行分組,從而制定出不同的教學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例如,初中體育教學活動主要包括跑步、跳繩、跳遠、鉛球、坐位體前屈等,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運動強項合理分配學生,讓學生通過自己擅長的運動項目逐漸提高自己的自信心,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并且,學生也通過長期的體育運動影響自身未來的行為和思想。
  2.增加期末互評環節,激發學生的好勝心
  教師的評價和表揚不僅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還有利于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教師還可以通過評價和表揚學生,促進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激發學生的好勝心,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例如,教師利用最后一節體育課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從而全面了解學生在學習當中的困難及原因,并在日后的教學中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學生敢于表達出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并渴望得到提升的體育能力,此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意見重新制定教學方式,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另外,教師需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弱項運動項目,用言語鼓勵學生敢于嘗試,避免學生的心靈缺失。并且,在學生成功完成教師設定的目標之后,教師需對學生提出表揚,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向更高的目標前進。
  3.增強學生的地位,培養學生自主思考能力
  傳統地初中體育教學教師占據著主導地位,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體育活動項目,部分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中考體育分數,只要求學生訓練考試規定項目,忽視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而結合了德育工作的體育教學要求教師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自主選擇自己想要提升的運動項目。例如,教師首先幫助學生了解自身的身體素質的具體情況并發現自己的特長,然后教師要求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制定出一學期的運動項目,并且,教師需從旁指導,避免學生選擇的超過自身的能力及只選擇一種自己擅長的體育項目,教師需確保學生每一項運動項目都進行了嘗試,并不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另外,學生自主決定教學內容,成為體育課堂的主體,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更促進了學生德育能力的全面提升。[3]
  4.體育教師需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素養,以身作則影響學生
  在學校中,教師是不僅肩負教書育人的重任,還擔負著學生學習的榜樣的責任,所以,教師需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避免對學生產生不良的影響。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逐漸潛移默化影響學生的行為。例如,體育教學時,教師需穿著休閑舒適的運動服,并耐心引導學生愛上體育課堂,感受體育的魅力,重視體育學習,樂意穿上運動裝。初中階段的學生易于受到外界的影響,需要教師通過不斷規范自身的行為達到教學的目的,從而實現體育教學與德育工作的有效結合。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越來越重視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而體育工作結合德育工作開展教學活動,有效的促進了學生的德育發展,并且,以德育工作為主,體育教學為輔不僅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還有效的實現了提升學生的德育能力的要求。因此,體育教師需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課前時間進行備課,增強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地位,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促進學生品德修養的提升,培養出符合時代需求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劉率.初中體育教師職業素質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D].天津體育學院,2010.
  [2]劉艷久.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08):291+276.
  [3]吳仕濤.初中體育教學中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探析[D].蘇州大學,20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722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