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繪本戲劇活動的實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繪本作為公認的講故事或親子共讀的最佳讀物,內容充滿趣味性,圖畫具有敘事性,并能通過圖片與文字的巧妙搭配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幼兒傳遞成長中所需的道理,具有“好聽”“好看”的特點。幼兒戲劇的對象是幼兒,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和接受能力,幼兒戲劇不但要有戲劇的特點,更要符合幼兒成長規律,即具有兒童劇的特點,并可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具有“好玩”“體驗”的特點。當繪本與戲劇相遇,結合成為會“繪本戲劇”之后,帶給孩子們的又是什么呢?——以“過程”為主的,促進幼兒能力發展的“成長”。
關鍵詞:繪本 戲劇 活動實施
一、在幼兒園推行繪本戲劇的價值
1.在幼兒園推行繪本戲劇能充分發揮幼兒創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對對幼兒來說,繪本戲劇可以幫助他們解放自己的天性,為他們插上想象的翅膀,使他們作在戲劇創作中作為主人,大膽展示自己的創造才能,結合自身經驗去創作角色、設計情節、布置場景,充分表現自己的情感與奇思妙想。
2.幼兒戲劇創作的過程即是身體與思想的對話過程。在幼兒戲劇排練中,幼兒可以在教師引導下充分運用自己的身體資源,嘗試運用肢體定格畫面、擺出各種造型、變換不同聲音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通過身體與思想的“對話”,啟發他們對戲劇主題的認知,使每個參與戲劇游戲的幼兒都成為敢表達、會表達、善表達的“戲劇小明星”。[1]
3.幼兒戲劇可增強幼兒的歸屬感與成就感。在幼兒園開展戲劇游戲教學,可以滿足每一個幼兒的表現欲望,讓幼兒成為他人關注的焦點,有利于幼兒自信心的培養和樹立。同時,在戲劇工作坊這個大家庭中,每名幼兒在參與戲劇游戲過程中,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團隊意識、協作精神、互助觀念。
二、幼兒園繪本戲劇的特點
作為戲劇的一種,幼兒園繪本戲劇也具有戲劇的一般特點,即也要有劇本、有舞臺、有演員、有觀眾,但作為一種特殊的戲劇,它又有不同于普通戲劇的特,主要包括:[2]
1.幼兒園繪本戲劇演出通常是即興的,討論的結果就是演出的腳本,內容由群體共同討論、共同創作。
2.幼兒園繪本戲劇的演出場所比較寬泛,不論是教室還是操場,也不管是專業的舞臺或文化廣場,哪怕是家里的客餐廳,凡是一切可以利用的場地,均可以用作繪本劇表演。
3.演員是普通的孩子和老師。
4.幼兒園繪本戲劇的的觀眾即可以是參與戲劇創作演出的幼兒和老師,也可以根據劇情需要隨時請其他前期未參與的幼兒和老師加入,總之,繪本戲劇就是要給所有有意愿參與的人以展示的機會。
三、幼兒園繪本戲劇的實現路徑
幼兒園繪本戲劇主要根據幼兒園課程教學的組織形式和特點,將幼兒園繪本閱讀與戲劇教育結合起來,采取戲劇游戲、戲劇主題活動、創意表演、戲劇工作坊等4種方法路徑來實現。
1.戲劇游戲
戲劇游戲是指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動作、表情、聲音、語言等來進行感知、想象和表達的一種游戲活動。戲劇游戲由于可與幼兒在園學習生活緊密結合,在幼兒一日生活的過渡和等待環節開展,故比較容易組織,它的時間比較短,一般只有3至5分鐘,且具有有趣、靈活的特點。
2.戲劇工作坊
戲劇工作坊是指教師圍繞事先確定的主題,在區域活動時間,帶領8至10名幼兒在專門的戲劇空間中組織開展的一種兒童戲劇教育活動。戲劇工作坊的主題來源較廣,既可來自幼兒園正在進行的主題活動課程,也可來自戲劇自身,或者幼兒學習生活中的某一事件。在戲劇工作坊中,幼兒在教師引導下,主要通過動作、語言或聲音等來共同創作戲劇角色和情節,并在這一過程中反映各自的獨特經歷。戲劇工作坊對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積極意義。
每次工作坊的活動時間以10—30分鐘左右為宜。
3.繪本劇表演
繪本劇表演是將繪本故事通過戲劇的形式進行展示的一種教學方式。繪本故事是靜態的,以圖片和文字為表現形式, 繪本劇是動態的,是通過戲劇表演讓繪本故事動起來、活起來,更便于幼兒接受。 “繪本戲劇以幼兒參與為本,以發展幼兒綜合能力為訴求。繪本的趣味性、圖片的敘述性,能夠在文圖的完美配合中將幼兒成長所需的道理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表現出來。這些特點使得繪本在戲劇表演中不但可以作為主體和內容的來源,還可以在表演實踐中促進幼兒戲劇的最終生成?!盵3]
4.戲劇主題活動
戲劇主題活動是以幼兒的戲劇經驗為基礎、以教師和幼兒共同建構為途徑,在某一主題之下而開展的一系列戲劇活動。戲劇主題活動可與幼兒園計劃開展或正在開展的主題活動課程結合實施,它一般從戲劇表達開始,發展到戲劇創作,最終形成戲劇表演,中間貫穿著對角色的體驗和表達、戲劇沖突的創作和問題的解決。戲劇主題活動與其它主題活動的相似之處在于,它也需要創設區域環境和主題墻、安排親子活動等。一般情況下,一個戲劇主題活動在時間上須進行約4周左右,前2周進行主題導入、戲劇表達和創作,后2周進行戲劇表演。在戲劇表演過程中,需注意做好劇本完善、塑造角色、服裝道具準備、舞臺排演、場景制作等工作。
四、幼兒園繪本戲劇活動的實施
1.精選繪本
當前市場上繪本琳瑯滿目,在繪本戲劇的繪本選擇上,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精選那些故事性強、情節跌宕起伏、角色形象鮮活、對話生動感人的繪本。只有這樣的繪本才適合用于幼兒戲劇表演。具體來說:
?。?)貼近幼兒的生活,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興趣。使幼兒能夠理解繪本內容,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去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
?。?)選有戲劇沖突性的繪本。
?、龠x故事情節豐富、結構完整的。具備事件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等戲劇要素。
?、诶L本人物性格典型。繪本中的角色設置、角色行為都是戲劇表演的基礎。因此我們要選擇人物性格典型的繪本給幼兒便于幼兒觀察和表演。 ?、劾L本是否給孩子留有想象空間。這也是幼兒理解繪本進行創編的重要一環。
?、芾L本的主題要貼近孩子、鮮明、單純、直接而又不簡單。
2.閱讀繪本
先閱讀需要使用的繪本,文字與圖畫要同時兼顧,才能掌握故事的整體內容。故事的要素都能從圖畫故事中找到,這些要素包含:
?。?)角色:有時是人,有時是動物,有時是自然界的現象。例如《神奇糖果店》的角色是動物,《風喜歡和我玩》的角色是風和人。
?。?)時空背景: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例如《快點睡覺吧》是睡前在臥室里發生的,《我的幸運一天》是白天在家里發生的。
?。?)主題:作者最想要傳達的想法。這種想法有時會被寫出來,有時卻隱藏著。例如《臟兮兮的國王》的主題是在最后被寫出來的,《野獸國》的主題卻被隱藏了起來。
?。?)情節:因為角色的某些決定而發生的事件與沖突,通常伴隨著故事的高潮與解決而出現。例如《南瓜湯》的情節非常明顯,是鴨子一次不尋常的選擇引起了許多沖突,然后鴨子離家出走,貓和松鼠去找他,最后又重新團聚,而貓和松鼠開始遷就起鴨子來。全書一共包含三段情節,而其中包含的小事件很多。
?。?)想象:故事有許多想象空間,而作者會運用創造力把這些想象的空間發揮出來。例如,《瘋狂星期二》就是特別有想象力的故事,《十兄弟》也是。
故事的要素還有比喻、觀點、對話、氣氛等,這些都能從故事中找到。在運用創作性戲劇做活動時,也可以請孩子注意這幾點。
3.以繪本戲劇的架構及創作
一般來說,在繪本向繪本劇的轉化過程中,我們可以將繪本的內容分為三至四段,每段設計一幕,每一幕表演故事的一個情景。對于每一幕的表現方式,可靈活運用歌舞或角色對話。
以繪本《誰咬了我的大餅》為例,它的戲劇轉化可分為以下四幕:
第一幕:《小豬做餅》??梢赃\用旁白、小豬表演和律動的形式來表現故事情節。先通過旁白來介紹小豬、小豬準備做餅以及小豬用來做餅的面粉,然后再運用律動的形式來表現小豬和面、做餅、最后累趴的整個過程。
第二幕:《大餅怎么了》。還是通過旁白、小豬表演和律動的形式來表現故事情節。場景可設計為小豬一覺睡醒后發現少了一塊大餅,便在舞臺上來回跑著尋找,這時其他動物也都上場表演律動。
第三幕:《是你咬的嗎》。這一幕主要通過對話和表演的形式表現故事情節。場景可設計為小豬挨個問其他動物:“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接下來小豬與其他動物們展開對白、進行表演。
第四幕《小豬家的狂歡會》。這一幕依然可通過旁白、小豬表演和動物律動的形式來表現故事情節。場景可設計為小豬請朋友們到家里開party,大家歡聚在一起高高興興地吃大餅和其他好吃的。
4.表演細節的處理
繪本劇的細節處理是繪本劇表演成功的關鍵。這些細節包括對故事的旁白、角色間的對話,以及韻律舞蹈的配合等。在表演細節的設計上須充分考慮不同階段幼兒的特點。還以《誰咬了我的大餅》為例,如果是在大班幼兒中表演,則發揮他們語言表達和表演能力相對較強的特點,更多的用對話和舞蹈的形式來表現情節;如果是小班幼兒,則可揚長避短,更多地運用韻律活動來表現情節。在角色的選擇上,由于該劇本只有小豬、小鳥、小兔、小狐貍、鱷魚、河馬等為數不多的角色,為了讓每個孩子都有參與表演的機會,在這些主要角色之外,還可讓其他幼兒扮演面粉娃娃、樹枝等。
5.排練
組合排練是繪本劇表演的重要環節。在組合排練過程,須根據每一幕的情景設計來組合旁白、對話、律動等各種不同的表演形式。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和幫助幼兒自主選擇表演的角色,體驗和嘗試不同的角色和情境??梢宰屇挲g稍長的幼兒在排練過程中承擔更多責任,比如進行分組排練、自主排練等。
6.演出前的準備
演出前的準備工作主要包括舞臺的布置、服裝的制作、海報的設計、觀眾的邀請和音響的調試等,這些工作可以請家長協助,并讓部分幼兒參與,比如設計請柬、編排座位號、制作服裝道具、化妝、布景等。由于幼兒易受新環境的影響,所以演出的場地最好是選擇幼兒熟悉的操場、禮堂、教室等地。
7.演出
彩排是演出前必不可少的一環,目的是讓幼兒熟悉演出場地和演出流程,確保正式演出圓滿成功。幼兒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表演過程中常出現忘語、忘動作等現象,彩排可以最大限度減少此類情況發生。而正式表演過程中,教師也應以適當方式對幼兒加以引導,讓其在舞臺上充分發揮,體驗表演的成就感。
總之,繪本戲劇就是以繪本為基礎,將繪本故事通過“講述”讓幼兒能夠記住,通過“示范”讓幼兒能夠明白,通過“親身經歷”讓幼兒能全面發展的教學過程,讓幼兒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親身體驗繪本故事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戲劇學習強調以想象為主,聯系個體的已有經驗去解決問題。一般會從肢體、感觀活動開始,建立情境,抒發情緒情感。學習戲劇技巧應由簡單至復雜循序漸進,以戲劇活動為主軸,目的是創造性培養與人格成長。每日流程中“準備”“呈現”“回顧”三個部分都要作為重點,使幼兒通過學習戲劇技巧,能夠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生活。
參考文獻
[1]張金梅.表達·創作·表現——幼兒園戲劇教育課程(大班)[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徐美娥.利用繪本進行幼兒創意戲劇表演的探索[J].學前教育研究,2015(2)
[3]李嬰寧.“教育性戲劇”在中國[J].藝術評論,2013,(0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72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