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文化“三位一體”教育模式構建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高校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場所,高校學生應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體育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以及邏輯歸納法等方法對我國高校體育文化“三位一體”的教育構建模式進行研究,通過對教師引導、實踐體驗、環境熏陶為一體的“三位一體”教育模式的探究,探索提升高校體育文化的模式,進而提升高校體育教學質量和效果。
關鍵詞:高校體育文化三位一體模式
高校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場所,其中體育又是教育中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通過體育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品質以及頑強拼搏的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是體育教學的主要目標?,F階段我國高校教育教學中主要以運動技能的教學為主,對于學校體育文化的重視程度相對較低,通過發揮高校體育文化的重要引領作用,提升高校體育教學水平,促進學生運動成績的提升。[1]
一、研究對象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高校體育文化構建中的教師引導、實踐體驗以及環境熏陶三個要素。
二、研究方法
本文在寫作的過程中運用了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以及邏輯歸納法等方法。
三、研究目的與意義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究教師引導、實踐體驗、環境熏陶三者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作用以及實施方略。
本文的研究意義在于通過對教師引導、實踐體驗、環境熏陶三者的進一步梳理,提升高校體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四、研究結果與分析
1.高校體育文化“三位一體”教育模式的構架與內核
模式就是解決某一類問題的方法論,把解決某類問題的方法總結歸納到理論高度,形成穩定的過程結構與方法體系。通過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認為高校體育教育模式主要包括教師引導、實踐體驗、環境熏陶三個方面的要素。
教師引導、實踐體驗以及環境熏陶三個要素對高校體育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在高校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這三個因素是相互作用和影響的,一方面的發展影響另一方面的發展,總體而言這三個要素都能夠有效促進學生運動技能和運動理念的形成。
教師引導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情景導入、語言描述或其它形式使學生對某項運動產生興趣。這是體育教學的起始階段也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對于學生運動行為的形成產生重要的影響和作用。
實踐體驗是指通過自身對某種事物的感知,進而促進對該項事物的進一步了解。在體育教學中實踐體驗主要是通過學生自身對某項運動的練習,提升運動技能,促進對該項運動的進一步了解。
環境熏陶是指外部事物影響、濡染而促使自身漸趨同化。體育講求的是氛圍,在良好的運動氛圍下會促使個體積極參與運動,形成運動的行為習慣,相反如果外部環境相對較差那么會進一步影響該項運動的發展和形成,學生運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要深入了解這三個因素,使三個要素有機結合,使每個要素都能夠積極發揮作用并在教學中不斷探索、反思,形成自己的理念,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能力,促進高校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2.高校體育文化“三位一體”教育模式實施策略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認識三位一體教育模式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對該項事物的了解在體育教學中實施,促進學生運動技能的形成,提升教學質量,高校體育文化三位一體教育模式的實施應該是有目的、有計劃的進行的。本文主要對高校體育文化的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教育評價等進行探究。
高校體育教學目標與中小學階段的教育目標略有不同,高校體育教學目標主要是體現在高度自律能力的培養以及從體育中學會的體育精神能夠在社會中有所體現。通過在高校中對學生進行體育相關知識的教學,促進學生對體育深層次的了解,不斷學習和訓練完善自身存在的不足,在長期的學習與訓練中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并影響以后的生活,達到體育育人的目標。[2]
高校體育教學內容主要是運動技能但又不全是運動技能,主要是通過學生學習運動技能,在這個過程中形成善于思考、永不言棄、團結協作的能力。任何一項運動技能的學習都不是在短時間內能夠形成的,在進行一項運動技能學習的過程中都需要學生通過與老師或者同學之間交流,不斷完善動作,提升動作的經濟效率,在長期的過程中需要持之以恒,不斷思考動作結構以及完成動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各種隱性的能力不斷得到提高。[3]
由于學生的身體素質、接受知識和能力的水平各異,在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對教學效果產生重要的影響和作用,面對不同的個體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通過將有形的資源和無形資源的引導提升學生的運動熱情和運動能力?,F階段是信息社會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翻轉課堂的教學,轉變傳統體育教學中教師講解學生訓練的模式,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傳統的高校體育教學評價僅限于運動技能和理論知識的評價,對學生情感、態度、進步程度等方面的衡量不夠,導致評價不夠全面,由于學生先天素質有所差異,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學習效果也不盡相同,有的學生身體素質好但是學習不夠認真卻能夠在短時間內掌握運動技能,而有些學生身體素質差在學習的過程中態度很端正、學習很認真卻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掌握動作,在進行評價的過程中先天素質不夠好的學生成績始終處于末端,這種現象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產生重要的抑制作用。在教學評價的過程中通過對學生學習態度以及進步程度等納入評價范疇,提升學生上課的質量和效果,完善評價考核方式。
五、結論與建議
我國高校體育文化“三位一體”的教育構建模式主要包括教師引導、實踐體驗、環境熏陶三個要素,具體組織實施過程中重點加強對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教育評價的探究。
建議高校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學習相關知識,并在教學實踐中應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提升自身教學水平,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程遠義,楊愛華,張英.文化強國戰略下高校體育文化建設新思考[J].沈陽體育學院學,2012(6):47-49.
[2]楊玲,王偉明,戴紹斌.“三自主”選課下大學生體質狀況與干預策略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11(1):59-61.
[3]秦勇.力效和諧:高校體育文化與大學生心理健康[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1(4):123-12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75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