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結合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閱讀與寫作是學好高中英語的關鍵。但是傳統教學中的閱讀與寫作缺乏關聯性,導致學生寫作和閱讀能力難以提高,英語成績無法得到提升。針對這種情況,本文首先對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提出了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的結合策略,使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能夠有效結合,以讀促寫,提高英語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寫作教學結合
引言
進行高中時期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進行大量知識的灌輸的同時,更要對學生在閱讀能力上和寫作能力上加強培養和教育,讓學生把英語知識做到學以致用,善于利用英語知識添加到自己寫作中,在進行閱讀英文文章過程中也同樣利用所學的內容,文章的內容就能更好地理解。下面將分析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進行閱讀和寫作,從三個方面入手:[1]
一、高中英語閱讀和寫作教學現狀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多數的學生在知識點的掌握上很好,試卷上的測試題也能獨立完成,英語的分數也很高,但是如果給他們布置一道英語寫作題目或者英語的的文章時,對學生來說就有難度。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當下我國的教育模式還過于傳統,在教學中應試考試是教學中的主體教育,在日常的學習中,將全部的精力和時間全部放到了試卷的成績上,對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的培養有所忽視。目前,我國教育體制在改革,新課改要求對學生在全面素質教育上要加大重視程度,但是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影響了很多代,教師在課堂中對學生的教育還是停留在填鴨式的模式,對英語中的單詞、詞匯知識要全部通過死記硬背的相方式,給學生在學習中對英語的興趣大大降低,導致學生只能是機械式地了解英語知識,缺乏學習的靈活性。另外,在日常中學習只針對課本中的內容進行學習,沒有閱讀過課外的書籍等,在單詞和詞匯上缺乏,導致學生在寫作上能力下降,無從下手。[2]
二、英語閱讀與英語寫作之間的關系
首先,英語閱讀與英語寫作本質上是兩個相對的過程,英語閱讀是“解碼”的過程,英語寫作是“編碼”的過程,但兩者均需對書面材料進行針對性的思維加工。通過閱讀,學生的接受能力會得到較好的鍛煉,并實現對單詞、詞組、句型等內容的分析與理解。只有理解單詞、詞組及句型,才能夠理解文章內容。英語寫作是將積累的單詞、詞組及句型等通過組合的方式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實踐表明,只有通過反復訓練,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才會得以提升。其次,英語閱讀與英語寫作存在辯證統一關系。一方面,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可以強化并鞏固已經掌握的單詞、詞組及句型,掌握一些新的單詞、詞組,還可以深入分析文章的構思與常用的寫作手法,提升英語寫作能力。另一方面,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可以運用閱讀過程中掌握的知識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為再次閱讀奠定基礎,從而提升閱讀效率。[3]
三、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的具體結合思路
1.明確分析高中英語閱讀中的信息詞匯和寫作模式
進行高中的英語閱讀中,其中將閱讀中獲得有價值的信息是十分重要的內容,同時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想將培養目標更好地完成,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學生要針對一些單詞、詞匯采取分析和推理,要求教師要從重點內容著手,培養學生在詞匯方面有認知能力和很好地應用能力,針對一些很相似的詞匯能夠準確地分辨。例如,hen,too等等,在文章的情節和意義上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在一些文段要能很好地將文章內容進行推理或者分析出來。為此,進行英語的教學中,首先要讓學生在詞匯量方面增加,認識到其重要性,同時要引導和指導學生采取分析和歸納。另外,在高中時期的閱讀課程資料都是經過多年累積的,在語法和詞匯上都是相當標準的,在寫作形式上也存在很多不同。針對這種情況,就要求教師要善于利用材料中的文章寫作方法、寫作思路等給學生采取分析和研究,長此以往,學生便形成了習慣對文章的框架有一定積累,在日常學習中就會將積累的詞匯用于寫作上,更好地完成寫作。
2.以課本教材為基礎,做到讀中有寫,寫中有讀
在《英語學科教學基本要求》中,給高中英語教學提出了寫作的過程要“理順文章結構”,由于在高中時期,跟中小學相比較,英語作文所包含的內容更廣泛,更加多元化。在高中的教材中正好包含了各種體裁的英語文章,所涉及的內容也是相當豐富的,與網絡上搜集的資料,更具有可信度和準確度。為此,在進行讀寫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針對課本的教材文章的結構采取分析,找出重點進行解析。先通過學生對課本教材文章結構進行分析,緊接著要求學生在課下進行模擬寫作。例如,在記敘文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就可以對《A Student OF African Wildlife》這篇文章進行模擬,這篇屬于記敘文的一類。教師在進行這篇文章授課中,要對這篇文章進行整體的解析,讓內容清晰地表達給學生。同時還要給學生布置作業,寫一篇自己有興趣的人物傳記用英文。為此,就能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鍛煉自己的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4]
3.在思維訓練中提升讀寫能力
在閱讀和寫作過程中思維是非常重要的。進行英語的閱讀教學過程中,就需要教師在學生的思維方式上進行大量的訓練,通常情況下,閱讀教學在思維訓練上,是根據從低到高的過程,是從認知性思維—理解性思維—評價性思維—創造性思維,一般把閱讀教學分為述性閱讀—解釋性閱讀—評價性閱讀—創造性閱讀。進行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課本中的特點進行思維方式的定位,然后就需要教師將寫作的標準和閱讀進行融合,待學生對文章有一個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只有這樣,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才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另外,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在閱讀后進行文章的評價,寫讀后感等各種方式,讓學生在思維上加強訓練。例如,學生學習完課本后,需要教師要將課文內容和背景信息進行結合,構建出和閱讀思維教學相關的寫作訓練,讓學生在對課本內容有所了解的情況進行寫作的訓練。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在閱讀材料中,能夠將文章中精華的內容實際運用到自己的寫作過程上。在英語閱讀上和寫作上要進行緊密結合,同時給教師提出了更好地標準和要求。為此,教師要針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度的挖掘,有針對性地對寫作和閱讀找出契合點,同時要加強訓練。在此項的教學過程中,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做好管理和引導,讓課堂秩序井然有條。為此,教師要不停的找出寫作和閱讀的切合點,才能給學生在閱讀能力上和寫作能力上有所提高。 4.布置練筆任務,提升學生英語水平
教師為了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就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練習機會,使得學生多動手多動腦,在練習寫作的過程中使得學生自己發現學習英語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而端正態度改進問題,認真參與到練筆寫作活動中來,提升寫作能力。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隨機設計練筆活動,圍繞本節課所講解的內容靈活布置練筆任務,這樣的練筆任務存在著很強的不確定性,學生不必花費心思在課前進行準備,為了完成好隨堂練筆任務,學生就必須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認真學習教師所講解的知識,在學生進行練筆寫作的時候,教師應當給予學生及時的指導,糾正學生不好的寫作習慣,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增強學生對于寫作的自信心,營造更為積極的英語課堂環境,使得學生在課堂上與教師之間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愿意在練筆的時候尋求教師的指導和幫助。
5.精讀閱讀文本,優化寫作句式結構
進行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閱讀文本上,要讓學生對本文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并進行深層地解析,其中包括:詞匯、句型等,要讓學生能夠很好地利用這些更好地完成寫作。例如,在江蘇譯林版“Backtothepast”的閱讀講解過程中,本節的主要內容就是主要都是名詞為主,為此教師在講解名詞時,就要從四大類型出發,同時還要講解連接詞的重要性。例如在“what”和“that”之間,在名詞性從句當中,“that”沒有任何的涵義,就是連接句子的連接詞匯;但是what”在名詞性從句中“Whenyougetyourpaperback,payspecialattentiontowhathavebeenmarked.”,主要就是則作為主語、賓語、表語三大成分,為此,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針對不同的文章機構進行詞匯的分析,給學生起到引導并指導,讓語法能夠更好地掌握,給自己的寫作能力有所豐富,才能達到以讀促寫的目的。
結語
在進行高中英語讀寫的教學時,教師要和學生之間進行互動,指導學生并加強閱讀理解的能力,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都有所提升。與此同時,教師要搜集大量的優質語言傳輸給學生,將經典文章,內容欣賞,模仿方面等給學生提供多元化的方式,才能讓英語這項學科發揮出它的核心作用。
參考文獻
[1]胡冰.以讀促寫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亞太教育,2016.
[2]謝麗媛.高中英語教師讀寫整合教學信念與行為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7.
[3]王莉.以讀促寫,提高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有效性[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
[4]夏谷鳴.2018.讀后續寫: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一種評價途徑[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1):1-6.
[5]鄭清燕.高中英語“讀寫結合、以讀促寫”的教學策略[J].文理導航,2015(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76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