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解題障礙之因,探索審題策略之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有些孩子的接受能力很好,個人的素質很好,但成績卻常常不如人意。追述源頭,其實還是孩子沒有養成好的審題習慣。所以找到學生審題出現問題的緣由,找到培養學生審題能力的策略是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最有效的方法。
數學素養 學習習慣 解題障礙 審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1-0174-01
所謂數學素養是以人的先天生理為基礎,受后天環境和數學教育的影響,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和認知活動,獲得個人的知識、技能、能力、思想和素質。大部分孩子接受能力很好,個人素質很好,成績卻常常不如人意,由此可見是否能夠正確審題,是提高學生的解題速度和正確率的前提條件。學生因為審題不清導致解錯題的現象十分常見,通過分析歸納,基本分成以下幾種情況:
1.不細讀題,提筆就寫。現在,學生由于作業負擔比較大,大量的作業養成了學生匆忙讀題、做題的習慣。有時題目都還沒仔細地讀完整,分析完題意,就隨手寫下答案,造成錯誤。
2.不擇條件,容易誤導。因為平時的基礎練習中,一般題中出現的所有數據都會被使用,如果一些題目出現多余的信息,學生容易混淆。另外一些題目較長,題目數據較多的時候,使得部分學生無從下手。
3.思維定勢,不善辨析。在平時的練習中,好多時候有些典型題會多次練習到,當學生多次遇到這些題目就會放松警惕,以自己的經驗下筆,忽視了細節的變化造成錯誤。比如最近一直是求周長,現在求面積,而學生還是按照平時求周長的方法求。又如最近在學除法,練習中都是用除法解決問題,突然出現一道需要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孩子就思維定勢的用除法去做,特別是提供的數據可整除的時候,這種現象就更加嚴重了。
4.遇到困難,容易放棄?,F在的學生由于意志力比較薄弱,平時遇到困難就容易放棄。在做題時往往會碰到,稍微需要動腦思考的題目,就放棄了,或者沒思考就去問家長、老師。而且部分學生往往對解決問題沒有濃厚的興趣、也沒有解決難題的勇氣和耐心審題的意志,常常知難而退。久而久之便逐漸失去了解決難題的能力。
“授之以漁”,所以培養學生審題的能力,比教他們更多的數學知識更有意義。更是培養他們良好數學素養的第一步。那么我們老師該怎么掃除學生的審題障礙呢。我結合教學中的一些經驗,總結幾點策略如下:
1.著眼讀題習慣,提升審題能力
學會閱讀題目是培養他們審題能力的第一步,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所以教師在正常的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明確規定閱讀要求。很多學生在讀題時經常就用眼睛掃一遍,就急于下筆了,很容易在答題時掉入題目的“陷阱”,因為他們感覺這是平時見過的問題,而事實上題目并不是他們想象的樣子。如:“一塊三角形廣告牌,底是46厘米,高是30分米,把這個廣告牌正反兩面都刷上白漆,如果每平方分米需要刷漆560克,準備7千克白漆夠不夠?”如果學生能夠仔細讀題,就會發現,這道題中,有4處“陷阱。”第一、廣告牌的形狀是三角形。第二、底是46厘米,高是30分米,刷漆是按平方分米刷。所以底需要改寫成4.6分米。第三、廣告牌是正反兩面刷漆的,所以面積需要乘2。第四、最后問的是7千克夠不夠,而之前是按每平方米560克來刷漆的,所以最后要統一單位后再進行比較。真可謂步步是“陷阱”,稍有不慎就容易發生錯誤。所以平時可以培養學生用手指或者筆來指讀,或者用符號劃出題目條件、問題、關鍵字詞,這樣可以很大程度提高讀題的準確性。
2.動手操作體驗,幫助審題分析
在有些較為復雜的問題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題意,特別是在解決空間和圖形的問題中。這些動手方法都大有用處。如:把1張長方形紙對折一次每個圖形占它的幾分之幾 ?對折3次呢?5次呢。解決這種問題光靠思考有時是很難得出答案,但是動手折一折或者畫出草圖,那問題就變的簡單了。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折、拼、畫這些操作,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問題,從而培養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的空間概念。
利用畫圖來解決幾何問題的事例實在太多了,所以在幾何單元,一定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畫圖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蘇教版的教材中,四年級下冊,特別安排了一個單元來教學畫圖的策略,可見畫圖策略對于審題有著多么至關重要的作用。
3.注重鼓勵疏導,增強學生意志
俗話說:“木材的世界,不僅有堅忍不拔之志超世之才。如果你想建立一個事業,有一定的天賦,一定要有毅力,面對困難,不斷前進,盡管挫折重重?!蔽覀兠恳晃唤逃ぷ髡咴谄綍r的工作中都應該自覺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讓他們成為生活中的堅強的人。這樣面對難題,乃至于以后生活中的困難才不會輕易退縮,逐個攻破。
現在,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在注重學生素養培養的教學理念下,條條框框的東西越來越少,需要教師利用自己的知識水平和教學經驗來對學生教學的要求就越來越高。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們還應當作好充分的準備,不斷努力,幫助孩子進一步的提高自我素養。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1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