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小學語文學習指導的基本方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很多老師非常重視學習指導,也做了深入研究,但常常收效甚微,主要原因在于沒有掌握語文學習指導的基本方法。為此,本文重點介紹了課程式、滲透式、門診式、經驗交流式、導學式等語文學習指導基本方法。這也是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學習指導的較為普遍的方法,在教學中我們應根據課型穿插應用。
小學語文 學習指導 基本方法
【中圖分類號】G 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5-0134-01
所謂學習指導的基本方法是指學習指導時經常用到的、從不同方面實施的、帶有普遍性的基本類型的方法。它們從學習指導實踐的角度,構成學習指導方法體系的基本框架,每類方法中還可包括若干更具體些的方法,并且各類具體方法之間還會有交叉。小學語文教學中所常用的學習指導基本方法主要有:
1.課程式
它主要是結合小學語文學科體系的內在特點,以語文基礎知識的訓練、語文學習能力的培養為主要研究對象,向學生講解和傳授小學語文的學習方法。進行課程式的學習指導,優點是能引起學生重視,并能從理論上掌握最優化的學習方法,缺點是容易脫離學科實際,學生實踐的機會較少,訓練和指導均會較為困難,為了避免理論與實踐脫節,操作時應該注意:(1)不能把“講授”單純地理解為教師的口頭講解,教師的言語講解只是一種基本方式,其他方式如運用微視頻、實物、實景等形象直觀手段等,也是講解的輔助方式。(2)結合文本的具體知識進行講解,這樣可以避免空對空,并將靜態的學習內容變為具有可操作和探究價值的學習活動。(3)結合正例反例進行比較。講授學習方法時利用正反例證,能給學生更直觀更深刻的感受,從而增強學習指導的有效性。(4)做到師生雙向交流與溝通,如在講授中穿插談話、討論等多種形式,以創造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
2.滲透式
這是一種“潤物細無聲”式的學習指導方法,即教師在講解和傳授語文知識的時候,引導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學習方法的訓練,例如有位教師在解釋“茫然若失”這個成語的意思時,先請學生依次說出已學過的“茫然”、“若”、“失”三個詞的意思,然后再讓學生想想這三個詞合起來該怎么理解。由于鋪墊自然、引導得法,學生很快就能溫故知新,正確說出這個成語的意思。教師在充分肯定該學生的回答之后,可及時引導其他學生總結該學生解詞的方法,從而使全體學生明確“利用分步理解的方法,通過現有熟字、熟詞的意思去掌握新的詞意義”的道理。像這樣進行滲透式的指導,顯然要比抽象地教學生“利用語素義解詞”來得親切而具體。
3.門診式
這是指教師在了解學生學習中遇到一時難以理解的困惑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的方式。小學生認知水平低,學習中難免會出錯,教師要幫助學生分析錯誤產生的緣由,指導學生找出來或師生共同找出來加以研究。例如有位教師指導學生用部首法查“馨”字,學生按以前掌握的方法查“日”部,可是“日”部查不到,“香”又不是部首。這時,教師可提示學生:可不可以在該字左上角找到部首?結果,學生不僅很快 “馨”字,而且又學到一種新的部首查字法。這樣的學習指導就是門診式的指導方法。至于具體形式,則可集體、可個人;可當面點撥,也可批注啟發;可在聽說環節,也可在讀寫環節。
4.經驗交流式
這是一種在教師的指導下,在學生之間進行方法互學、經驗共享的方式。每個學生經歷的學習過程是有很大差異的,在語文探究活動中所運用的學法也必然是各不相同的。要求學生交流學習經驗,既能夠彼此借鑒,揚他人之長,還能夠在交流中深化感悟,增強理解,優化學法,提高效率。比如學生識記“晉”字,有的學生將其分解為上中下結構,即“一、業、日”;有的學生將其分解為上下兩部分,即“亞和日”;還有的學生用刪減法,即將“普”字刪除上面的兩點。經過交流,同學們普遍認為最后一個學生使用的方法最好,因為這種方法最直接。這樣教師就引導學生學會了用最簡便方式記住生字的學習方法。至于交流的具體形式,像主題班會、優秀學習方法報告會、學習方法討論會、請畢業學生返校介紹學習經驗、舉辦“我的學習經驗”征文活動、開展“優秀學生學習方法咨詢”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成功之舉。
應用經驗交流式,一要引導學生全面參與,不能僅僅是語文特長生的交流;二要指導學生對典型經驗進行剖析,對交流中涌現出的各種不同觀點進行比較。
5.導學式
這是一種以教師的指導、啟導、疏導、引導、誘導為主要手段,促進學生主動學的學習指導模式?!皩W式”顧名思義就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學習。但其實并不這么簡單,教學中既要注重研究“導”的方式,更要注重研究學生“學”的方式,“導”是手段,“學”是目的。采用這種方式進行學習指導,教師應充分做好課前的各種準備,尤其是學法訓練的設計要有鮮明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如果準備不充分,就會導致導無方、學無效;其次要在“自學”階段指點方法或提示學法,在“導學”階段通過啟導開動思維、通過疏導攻克難關、通過引導深入探究、通過誘導達成學標,并幫助學生歸納總結學習方法,在“訓練”階段加強運用并強化遷移。
參考文獻
[1]任瑞花,如何讓語文走進農村孩子的心靈[J].好家長(時代先鋒),2017(10):147
[2]陳通,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2016(08):17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4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