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解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數學作為一門工具性學科,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在初中數學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要基于數學學科特點,強調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應用,充分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更好的認識到現實生活中的數量關系。本文從幾種常用的教學方法出發,對多元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提出一些淺見,希望能夠為推動初中數學教學效率的改變起到作用。
關鍵詞:多元化教學 初中數學 教學 應用策略
在初中教學體系中,數學較強的邏輯思維性與抽象性特點,成為了許多初中學生學習路上的攔路虎,部分學生由于數學基礎較弱,學習能力不足,思維能力不強等,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無法跟進教學進步,無法對抽象的數學知識進行具像的理解,從而出現學習困難現象,久而久之,造成學生信心不足,自暴自棄?;谛抡n改下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切實改變傳統教學的不足,結合數學教學規律與學生學習特點,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對教學過程進行優化,切實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興趣與信心。[1]
一、開展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當前初中數學的集體授課背景下,由于一個班級內學生存在數學學習基礎與知識接受能力上的顯著差異,使得教學活動的開展缺乏針對性,學優生能夠快速跟上教師教學進度,領會教學意識,在學習中感覺吃不飽,而學困生無法跟進教師的講解速度,對新知識的吸收與消化能力緩慢,感覺吃不下。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推進,初中數學教育工作的開展,要基于“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一新課程標準要求,開展分層式教學模式,通過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與自己基礎能力相匹配的教學過程中,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耙虿氖┙獭弊钤缡怯晌覈鴤ゴ蟮慕逃铱鬃犹岢龅?,經過漫長的發展實踐可以得出,根據不同學生基礎進行層次劃分與教學活動設計的教學過程,將使人人有機會獲取進步。[2]
例如在初中數學教學前,教師可以參考學生的入學考慮成績以及學習興趣,個人特長等指標,將學生劃分為A、B、C三個層次,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可以制訂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教學目標以及教學任務,還可以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分層教學評價。例如在進行學習目標設置時,對于A層次學生以升化學習能力為主,對于B層次學生以拓展與提高為主,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則以鞏固基礎,鼓勵進步為主。又如在課堂提問時,針對A層次學生以綜合性題目提問為主,B層次學生要適當提高問題的靈活性,C層次學生主要以簡單的問題為主,為其創造表現的機會。通過分層教學,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合適的教學機會,對于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大有裨益。不過這更適合班級學生數較少,以及學生在校時間較長的學校環境。
二、開展生活化教學,拉近課堂距離
數學是一門工具性學科,來源于生活同時又廣泛應用于生活,當前,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嚴重的脫離實際問題,大量抽象性的概念性教學內容,對學生的學習理解造成了一定阻礙,學生感覺到知識點的學習枯燥乏味,晦澀難懂,對于學習興趣難以得到提升。在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要基于學生的全面、持續、和諧發展原則,基于學生的生活經驗,考慮數學學科特點,進行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構建?;趯W生已有生活經驗,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像的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來,啟發學生在數學與生活之中尋找聯系,拉近學生與課堂的距離。
例如在進行“一次函數”部分內容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舉出如下例子,1、假設一棵樹現有50厘米,每個月長高3厘米,在X個月之后,這棵樹的高度長到了Y厘米,論如何求出X與Y之間的關系。2、假設圓的面積為y( cm 2 ) 求圓的直徑與它的半徑x( cm)之間的關系。通過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現象進行一次函數概念引入,將使學生對于函數的表達式產生熟悉感,學習在數學中解決生活問題,在生活中學習數學問題。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課堂積極性
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的、邏輯性的特點,許多學生由于缺乏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常常感覺到數學知識十分深奧難懂,久而久之,無法跟進教學進度,在學習中缺乏學習的自信。興趣是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的驅動力,也是學生良好數學情感態度培養的重要基礎,在新課程標準下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基于課程標準中應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要求,為學生創造豐富的多媒體教學環境,使學生在生動的、富有趣味的課堂教學環境中進行探究性的學習活動。
仍以“一次函數”教學為例,許多學生由于思維能力不足,對于函數的圖像特點無法進行準確理解。為了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培養學生數形結合意識,教師可以在幾何畫板上分別畫出 y =2x、 y = -2x兩個圖像,一目的然的表現出兩個正比例函數的特征,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逐步分析這兩個函數圖像間的相點與不同點,根據圖像觀察函數的變化規律。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在幾何畫板上畫出更加具體的函數圖像,如 y = 2x + 5 與y =-2x +7以及一系列的相似的函數圖像。并指導學生基于前面的分析方式再次進行觀察與比較,得出不同圖像之間的規律,通過多媒體的生動呈現,以及不斷的觀察類比過程,逐漸幫助學生樹立起數形結合意識,進而對函數圖像性質有較為深入的理解,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也能顯著提高學生課堂積極性。[3]
結語
綜上所述,結合初中數學學科特點以及實際教學現狀,教師要運用多元化的教學策略不斷優化教學過程,正所謂“教無定法、貴在有法”無論是哪一種教學方法,都需要教師通過不斷的教學方法嘗試與創新,經過實踐與總結,切實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本文由于篇幅有限,簡單分析了幾種嘗見的多元教學方法,還有其它豐富的教學方法沒有提升,相信通過廣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斷探索與實踐,必將得出更豐富的多元化教學方法,切實推動教育工作的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高紅敏.“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
[2]李軍.淺議初中數學中多元化教學法的有效應用[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11):249.
[3]趙潔.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方法之我見[J].未來英才,2016(14):2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5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