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學生責任意識的培養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很多學生養成了“以自我為中習”的習慣。出現了錯誤,首先想到的是責備、埋怨他人,而不是主動承擔起其應當承擔的責任并解決問題。如何更好地樹立學生的責任意識,是當前素質教育中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本文中,筆者根據自己擔任班主任工作12年期間所接觸到的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及處理方式,就中學生責任意識的缺失進行探究,并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
中學生 責任意識 缺失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1-0027-01
中學生責任意識是學生作為社會成員對其份內應做的、應盡的義務的態度,是體驗自己對社會或他人所負的道德責任感情。然而,近些年來,受社會、家庭等因素影響,中學生責任意識呈現出低于其角色職責要求的傾向,養成了“唯我獨尊”的習慣,不懂得關心,不知道謙讓,不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不理解父母的艱辛,不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對人對事都比較冷淡……這種種現象不能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思考。
鏡頭一:教室里,一個學生違反校規,使用教室的電源為手機充電,被值班領導發現并暫時扣留。該學生得知后,非但沒有認識到自己違反了學校禁止使用手機以及禁止學生私自使用教室電源等規定。相反,該學生認為自己運氣不好,才剛剛充電就被領導發現;還認為手機是他的私人財產,領導沒有權利沒收他的手機,在同學面前大罵該領導并揚言一定要拿回手機。
鏡頭二:一個學生未經班主任同意,擅自缺席夜自修;第二天回到教室,班主任找他談話,他卻和班主任發生了爭執,甚至理直氣壯地抱怨班主任的說話方式讓他覺得非常不舒服,認為自己就是沒有請假,頂多記一次曠課,沒必要小題大做。
這是一些中學生學習生活中的真實寫照,相信還有很多類似的例子。確實,現在的中學生有他們可愛的一面,但他們大多為獨生子女,且正趨于成熟階段,對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但這些看法多數時候又是不成熟的、甚至是沖動的;他們渴望得到他人理解卻不懂得體諒他人,只知道接受愛,而不知道感恩他人,只知道指責他人而不知道首先應該從自己做起。蘇霍姆林斯基說:“人最大的不幸,往往是從忘記自己的責任開始的,最初是在小事情上,然后就會在重大事情上?!币虼耍熑胃性谥袑W生心理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學生人格品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愈來愈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如何開展好責任教育,我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首先,提高學生的責任意識要以愛學生、真正為學生的發展為前提。盡管我們提倡以寬容對待犯錯誤的學生,以表揚、肯定的語氣鼓勵學生,這種表達方式確實能讓一部分學生感受到老師對其關懷并發奮學習。但隨著價值多元化趨勢的增強,越來越多的學生對老師的教育無動于衷,甚至當作背后與他人的“談資”。古時就有“嚴師出高徒”的說法,對兒童我們應多鼓勵,但到了中學是否應該換一種方式呢?我們反對“棍棒底下出孝子”,但一味地對中學生“鼓勵”、“寬容”,我們很有可能成為毀滅學生前途的“爛好人”和“老好人”了!
其次,提高學生的責任意識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組織形式多樣的班級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其主人翁意識,使學生學會自主管理,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每學期初,我都會與班干部一起討論,全體同學投票通過,實行班主任指導下的負責制,每小組負責每天的紀律、環境衛生、遲到、夜修紀律和課外活動等的檢查。每小組互相競賽,互相監督,評比出每周表現優秀的小組和個人,對表現不好的小組和個人提出教育并指出努力方向,對于屢次表現不好的小組與個人,在適當的時候,利用班會讓全體同學一起討論,利用班集體的力量,教育與幫助他們,感召他們。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大多數學生都能主動嚴格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又能認真負責地做好某方面監督,不但鍛煉了學生的工作能力和組織能力,還激勵了他們的信心和勇氣,更增加了班級責任意識。
再次,提高學生的責任意識要在學校中創設“負責”的氛圍。開展相應的“責任感”宣傳教育活動,班會課、黑板報等要起到熏陶的作用,使學生認識到責任意識的重要性,形成崇尚負責、鄙視不負責的氛圍。要求學生定期為他人做一件事,事后,通過各種方式,暢談自己的感受。通過為他人做事分憂解難,使學生從中體會到為他人奉獻的樂趣和崇高,推動了學生關心社會,關心他人,培養他們的愛心,增加他們的責任意識。
最后,教育工作者要以身作則影響學生,給學生以表率??鬃釉唬骸捌渖碚?,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卑嘀魅问前嗉壍墓芾碚?,是學生個性發展的榜樣和領路人,而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首要條件。班主任對學生“身教”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身教重于言教。作為教師在明確責任教育的同時,還必須積極改變自己的教風,放棄教師自我權威中心意識,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允許與眾不同的觀念存在,大到教育教學中的每個環節,小到在班級中和各種場合下的言談舉止,處處給學生以表率,潛移墨化,增強他們的責任意識,真正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努力把自己培養成有高度責任心的教育者。
正所謂“智育不好出次品,體育不好出廢品,德育不好出危險品”。如果我們從小就教育學生,使他們養成一種良好的行為規范和學習規范,他們將終身受益。我們的學生若能有這樣一種責任意識:自己的事性自己做,凡事不把它推出去,而是攬過來,且貫穿于一切小事、大事之中,進而形成“天下興亡,我的責任”的思想,那么我們的素質教育就會更有成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6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