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生活化教學”的價值與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教師在美術教學中融入生活元素,讓學生在美術學習中體驗生活,感受生活之美,以此促進學生美術學習積極性的提升,提高學生在生活中的觀察與審美能力,從而為學生美術學習水平的不斷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小學美術 生活化教學 價值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06-0118-01
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學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有助于學生審美等能力的培養,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本文分析了生活化教學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價值,提出了幾點具體的應用策略,以期能夠為廣大美術教師提供幫助。
1.小學美術生活化教學的價值
?。?)豐富美術教學內容
美術教師在教學中,雖然一直在積極創新教學方法,努力為學生構建良好的課堂學習環境,但是其在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卻沒有體現出這些內容。教師在教學中出現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們沒有把創新的教學方法滲透的日常的課堂教學當中。這時,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就凸顯出了很大的優勢,豐富教師教學內容的同時,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活躍課堂氛圍,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基于此,美術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積極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將生活元素融入到美術課堂教學當中,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從而推動小學美術教學的發展。
?。?)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
在當前新課改和素質教育背景下,考試成績已經不再是對學生學業成績進行評估的唯一標準?;诖?,美術教學的生活化,更是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學生成績的評定維度。在此背景下,許多教學模式都能獲得更好的體現,如逆境情緒管理、情商訓練等。
?。?)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小學階段也是塑造學生人格的關鍵時期,生活化教學有助于引導學生對生活進行觀察和體驗,讓學生從美術的教學轉變對生活的態度,使其樹立健康的人文價值觀,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2.小學美術生活化教學的具體策略
(1)生活化的教學內容
首先,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內容應該與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相結合,最大限度地發揮教材的價值,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教學效果的良好。如在傳統節日、校運會等各種實踐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回憶,并讓學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當學生忍不住想要傾訴自己的歡樂時,教師就可以引導他們以繪畫的形式將當時的情景描繪出來。這樣,有助于激發學生美術創作的欲望,情感也就自然而然地隨之躍然于畫面之上。
其次,教師還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廢舊材料進行美術教學,既能落實美術教學的生活化,還能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尋找或搜集可利用的廢舊材料,與學生一起構思、創造,巧借廢舊材料的屬性和特點造型,充分發揮想象,通過繪畫、裝飾、折疊或剪貼等形式,對廢舊材料進行回收再創造,從而為大家展現出一件件的藝術作品。生活化教學的精髓在這樣的教學中得以體現,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并認識到生活中的美,從而發現并創造生活中的美。
最后,學生的學習生活占據了他們的大部分時間。因此,教師可以將小學美術與其它學科相聯系,通過學習美術來鞏固所學的其它學科知識,與其它學習知識相融合;也可以通過其它學科知識或視覺來豐富美術教學的內容,從而獲得事半功倍的美術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生活化的教學方法
傳統的美術課堂教學方法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導致部分學生喪失了學習美術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則有助于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審美與創作能力的提升。
在教學《走進大自然》一課時,就對課堂教學進行了拓展,帶領學生到大自然中,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真實的自然,并引導他們觀察大自然的景色與動植物,從而將教學課堂拓展到實際生活當中。學生在大自然中,對自然界中的生物進行觀察和感悟,并受美麗自然景觀的熏陶,不自覺的在頭腦中閃現出一副副生動優美的畫面,從而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與此同時,教學方法生活化還能幫助學生認識美術與生活實際的密切練習,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
?。?)生活化的教學評價
傳統的小學美術教學評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很難做到公平、客觀地去評價每一個學生,由于教師的嚴厲批評還會導致學生喪失學習美術的自信心和興趣。同時,教師評價的局限性,還會讓學生的美術思維在模式化的教學中受到束縛,從而對其創造能力的培養產生嚴重阻礙。因此,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標準,使得評價方式更具生活化,對每一個學生都能進行公平、客觀的評價,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教學評價最大作用,不斷增強學生學習美術的自信心。如,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評價學生的美術成績,還要對其創新能力和發散性思維進行評價,鼓勵學生積極發現并觀察生活的美,并在美術作品中體現出這些內容,從而促進學生觀察和創造能力的有效提升,為學生日后美術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在當前新課改背景下,美術教學已經成為素質教育的基礎,有助于學生觀察和審美能力的培養,全面促進學生美術綜合素質的發展。因此,小學教師在美術生活化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讓學生正確認識美術與生活實際之間的密切聯系,從而促進學生美術創造力的培養,促進美術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劉嘉.新課程視角下的小學美術教學生活化探析[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8,1(19):43-44.
[2]張露.妙趣生活,歡樂美術——生活化教學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7(22):17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7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