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評析發現反思提升聽學校觀摩課有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一種思想可以點燃另一種思想,兩種思想的碰撞可以產生萬種思想,聽課評課就是授課者和聽課者心靈的交融和碰撞,是學習思考發現的過程,啟發創新提升的過程,是促進教師成長的階梯。為推進我校高效課堂建設,提高教師教學水平,這學期,我校組織了多節數學觀摩研討課。走進這些課堂,如同走進一個啟迪智慧的藝術殿堂,讓你時刻感到生命的涌動和成長,我深深地被他們的教學魅力感染著,這些課堂也帶給了我更多的感悟和思考。
  評析發現 反思提升
  【中圖分類號】G62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4-0158-01
  這些課堂精彩紛呈,各有千秋,充分體現了教者的風采和智慧。有的老師善長運用語言藝術,如張老師語言有時鏗鏘有力簡潔明快,有力地推動著學生去思考,有時軟聲細語靜待花開,輕柔地釋解著學生心中的疑云,整堂課教學節奏緊而有序,密而不亂,充盈著教師的自信與穩練。李老師的課如夏之荷,明麗流暢,清新怡人,以創設生動活潑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情境為特色。梁老師的課如秋之云,舒展自如,收放有度,以“三環四步”為框架,獨辟蹊徑地擬定學路建議,使人耳目一新。王老師功底扎實,內力豐厚,面對課堂意外和學生錯誤,他鎮定自若,機智應對,讓人肅然起敬??v觀這些課堂,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無不滲透了新課程的理念,從不同的視角和層面實現了新課程的三維目標。
  1.將數學問題植根于現實生動的情境中
  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每位老師都獨具匠心地創設了鮮活生動的現實情境。使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現象數學化,化“冰冷的知識為火熱的思考”,有效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增強了他們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如田老師執教的《列方程解百分數應用題》,課伊始,趣已生,導入時,田老師用多媒體課件動態展現了神九飛天的壯觀景象,引出數學問題,體現了數學與現代科學技術的緊密聯系,渲染了氣氛,扣住了學生的心弦,驅動了學生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欲望。在練習題中,田老師巧妙引入恩格爾系數,作為判定人們幸福水準的指數,開闊了學生知識視野,為下面問題提供了理論支撐,順理成章地過渡到“笑笑家庭消費情況”的問題,讓學生從問題結果的數字信息中,推理聯想到人民的生活水平,至始至終都體現了數學問題和現實的相融相通,使學生對數學產生一種親和力。梁老師在《溫度計》一課中也充分體現了這一理念。導入時,她用“要知道教室現在的溫度,應該怎么辦?”這一實際問題引入課題,貼切自然。在“我會用”這個教學環節中,梁老師出示了4個箱子,溫度分別是20攝氏度,0攝氏度,-20攝氏度,-10攝氏度。讓學生學以致用,用剛才學到的新知識解決問題:老師買了一些水果想保鮮,應放在哪個箱子里?有價值的問題,加強了學生對新知識的內化,使學生真切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價值,使學生樹立了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判斷實物的思想。
  2.創造性地的活用教材,合理性地的巧用課件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每位教師都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華創造性地開發了教材,超越了教材。他們機智地打破了教材的封閉性,巧妙地利用多媒體課件,使課堂穿越時空,與生活銜接,和自然相連,使教材變靜為動,課堂化平為奇。如在《年月日》一課中,老師優化補充了教材,用多媒體課件直觀形象展示了天體運動的規律,觸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饒有興趣地知道了一日、一月、一年的來歷,以及閏年的奧秘,使學生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正如踏雪無痕,潤物無聲,為學生悄然埋下了熱愛科學,探索宇宙的種子。
  3.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數學,在小組合作中建構新知
  這幾位教師都深諳新課程的理念,給自己的角色正確定位,基本上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課堂以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數學體驗為靈魂。如《分物游戲》一課,教師只做為一個組織者,為學生創建了分蘿卜、分骨頭、分鉛筆、插花瓶等一系列小組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做,做中學,學中思。通過實際操作,學生經歷了平均分的過程,在經歷中體驗了平均分的特點,在體驗中主動構建了平均分的概念。在《年月日》一課中,老師為學生提供了年歷卡、表格等學習材料,完全放手學生,讓他們在小組內自主研究,通過觀察2004年、2005年這兩個具有代表性的年份,讓學生合作完成表格,通過表格中的數據,發現規律,用不完全歸納法推理總結出關于年月日的相關知識。根據學生的發現和表述,一個精致的板書如清水芙蓉,脫穎而出,它既是對學生成果的展示,又是對知識的梳理概括,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了一個清晰的知識網絡體系。
  品味別人的課堂,反思自己的教學。不難發現,我們的課堂難免會有缺失。我們難以沖破預設的樊籬,走出牽引的羈絆,有時甚至越權,學生創造的潛能還沒有完全釋放出來,課堂的寬度和深度還有待提升。我們雖然和藹可親,卻少了一點點的激情與幽默。我們雖然揮灑自如,面對意外的音符,卻少了一點點的機智與應變。究其原因,我覺得主要是教學的無限和我們的有限形成差距,我們的社會閱歷、知識積淀、專業技術以及藝術修養等影響著我們教學的至善至美。因此,我們要敞開胸懷來吐故納新,擴展自己。
  有人說,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是的,由于教育的特性,我們的課堂總有一點點的缺失,但這不能成為我們止步的理由,大行無垠,我們要不斷地反思,減少缺失,在反思中成長,讓我們的課堂趨于完美。
  參考文獻
  [1]段訓明,梅宋軍.一道習題的評析及反思[J].中國數學教育(高中版),2018(4):61-6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906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