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概念教學中情境的創設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物理學是是一門基礎的學科,主要研究物質的運動規律和相互作用,物理概念的教學是初中生正確物理過程和思維的前提。物理概念教學是初中物理學科基本的教學內容,也是培養初中生物理思維和邏輯思維的有效手段,教師必須創設積極的教學情境來進行有效的物理概念教學。
初中 物理 概念教學 情境 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 63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3-0008-01
新課程教學大綱明確了初中物理教學的要求,教學改革也不斷突出概念教學的重要性從基礎抓起來培養學生的物理基本功底。就初中物理學科而言,概念是對事物的抽象概括,物理概念也是課本的主要組成內容,更是物理學規律正確應用的關鍵。物理概念教學是初中物理教學中極其重要的內容,學習物理概念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思維邏輯能力,物理概念教學有著不同的意義,從表面上看是客觀不可更改的,從內在上看概念是有規律可以遵循的。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理解概念,進行比較、分析、綜合、概括的思維過程,不斷強初中生的物理思維能力。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設積極有效的教學情境來進行高效的概念教學。
1.結合實際生活,感知物理概念
物理學科是一門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的學科,在學生的生活和學習過程中有許許多多跟物理相關的現象,包含了電學、光學、力學和聲學等多種學習類別。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學生耳熟能詳的生活事例,用生活中的經驗來抽象出物理概念,從而起到幫助學生加深理解物理概念的作用。初中物理很多規律和概念都是對物理現象的高度概括,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物理概念的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進行物理概念教學,可以增強概念教學的時效性。
例如,以"力"這一最基本的物理概念作為教學內容,可以結合具體的生活情境來進行。像在初中體育課踢足球這一體育項目,在學生用腳把足球踢出去的過程中,腳對足球產生了力的作用從而改變了足球的狀態,使得足球在力的作用下飛出去。結合踢足球教學情境,教師為學生詳細講解了力的概念,讓讓初中生明白了"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換言之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學生在個人的生活感受中會感知到力這一概念,并正確把握和理解力的作用過程運用于解題過程中。
2.創設教學情境,突出概念教學
在概念教學過程中設置教學情境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還可以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教學環節中帶著問題去思考,促使學生理解和吸收初中物理概念的具體內涵。概念教學是比較枯燥的教學內容,如果依賴于教師的講解會使得物理課堂充滿了呆板的氛圍,初中學生在學習概念中既缺乏興趣又沒有好的學習效果。學生學習概念不僅僅是簡單的記憶過程,而是在學生深入理解概念之后的自然而然記憶,有效的教學情境創設突出了概念教學的趣味性,從而指導初中生在學習過程中以概念理解為主,不斷投入到初中物理教學中,結合教師的指導去積極思考和自我理解,使得對物理概念理解到位。
例如,在學習概念"重力"這一概念時,教師可以創設具體的情景來進行。情境如下:一個小鐵塊質量為500g,如果把它置于月球環境中,重力會不會改變?重力的概念教學是初中生理解的一個盲點,學生很容易把它和重量相混淆,以具體的情境創設進行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有效理解概念。重力是隨著重力加速度的變化而變化的,月球和地球的重力加速度發生了變化,重力自然而言也發生了變化,但是重量是物理的本身屬性,不因環境的改變而變化,結合具體的教學情境學生理解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3.增強探究興趣,內化物理概念
經過教學實踐,教師發現學生對物理概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上,不能深入理解物理概念的內涵外延。教師要在物理概念教學過程中輔助以探究過程的教學,使得初中生可以從多方面進行概念理解,逐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物理思維,對于物理概念的本質屬性也有了理解。初中生對物理現象充滿了興趣,教師要有針對性進行實驗探究,讓學生在個人深入探究和實驗的環節中理解物理概念,使得學生內化物理概念為個人的能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生正是好奇心激增的關鍵時期,結合物理概念教學不斷引導初中生進行相應的實驗探究過程,保證了概念教學的實際體驗。
例如,以初中物理概念"慣性"為例進行探究實驗。慣性是指在物體運動狀態突然發生改變時事物本身依然維持原來運動狀態的現象,教師可以設定這樣的情境:讓學生在坐公交的時候,保持站立的姿態不變,在司機緊急剎車的時候學生會使勁向前方摔倒,這就是慣性。慣性是廣泛存在于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像學生跳起來后仍然落在原來的位置,這也是慣性的表現。教師要指導學生具體的個人實驗探究過程,使得概念教學可以以實際的體驗為引導,不斷促進概念教學的教學提升。
總而言之,掌握正確的物理概念是學生學習初中物理知識的基石,教師也要探究有效的物理概念教學的方式,不斷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質量。具體的教學情境和概念教學的相輔相成,有利于初中生物理規律運用能力的提高,也增強了初中生的物理思維能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94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