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教學情境創設與情境教學模式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新課程標準倡導創設問題情境建立數學模型解決數學問題的教學模式,其中教學情境創設與情境教學模式環節是一節數學課是否高效的關鍵。下面我就談談自己的體會和看法。
一、創設故事式問題情境
課前教師可以準備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名人軼事或者要用到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的有趣的小故事,用于問題情境的創設,加之我們富有感染力的語境,就能給學生們一個富有創造力的意境。
例如,我在教授“乘方”這一內容時,并沒有選擇直接講解,雖然直接講解可以省掉很多時間,但導致的后果就是學生對所學知識記憶不深刻,為此我在課前先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古時候,在某個王國里有一個聰明的大臣,他發明了國際象棋獻給國王,國王很高興,為了對他表示感謝,答應滿足大臣一個要求。大臣說:韭菜這個棋盤上放一些米粒吧,第1格放1粒米,第2格放2粒米,第3格放4粒米,然后是8粒、16粒、32?!ぁぁひ恢钡降?4格?!澳阏嫔担鸵@么一點米粒”國王哈哈大笑。大臣說“就怕您的國庫沒有這么多米!”真是這樣嗎?你想知道原因嗎?這樣教學,不僅能充分抓住學生的好奇心,集中學生注意力,讓學生迅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還能使學生深刻理解、記憶所學數學知識。
二、創設生活式問題情境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教師在符合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情境,將問題設置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加之我們富有感染力的語境,就能給學生們一個富有創造力的意境。
例如,我在講授“正數和負數”這一內容時,創設了這樣的情境:1.當地的氣溫,白天是零上3攝氏度,晚上的氣溫是零下5攝氏度,白天的氣溫可以用“3攝氏度”表示,那么晚上的氣溫又要如何表示呢?2.學校組織的籃球比賽中,一班代表隊贏了2個球,二班代表隊輸了一個球,如果我們用“2”來表示一班代表隊所贏的2個球,那么二班代表隊輸的球又該如何表示?實踐證明:將抽象枯燥的數學知識與學生所熟悉的身邊事物聯系起來,使學生消除了對數學的陌生感,學生們紛紛參與到解決問題中來,通過這樣的問題情境、語境和意境,引入必定會事半功倍。
三、創設質疑式問題情境
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能利用新舊知識、直觀表象與客觀事實、生活經驗與科學知識之間的矛盾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的思維處于矛盾狀態,加深對新學知識的理解。
例如,我在講授“有理數的乘法”這一課時,我是先引導學生回顧正整數的乘法:5+5+5+5=5×4,5×4就是4個5相加的意思,然后筆者順勢引入新問題:5×(-4)表示什么意思呢?是不是-4個5相加呢?這樣理解行得通不?新舊知識的矛盾,引發了學生思維的強烈沖突,然后筆者在學生欲知而不可得的思維狀態下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我們在學習正數和負數是通過怎樣的方式學習的?我們是不是借助數軸來理解呢?在學生有點恍然大悟的時候再進一步引導學生嘗試有理數的乘法是否也可以在數軸上進行。通過這樣步步為營的引導,不斷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那么接下來的學習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利用舊知到新知的聯系創設問題情景
數學思想是數學的靈魂,而轉化思想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利用舊知到新知的聯系創設問題情景,把新知轉化為舊知去研究,這樣就提高了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例如,我在教授“分式的基本性質”時,是通過先讓學生復習分數的基本性質,讓學生類比探討分式的基本性質。我在講授“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時,是先通過復習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來探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五、利用簡單的數學實驗創設問題情境
在數學課堂上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親自操作實驗或通過現代技術手段演示及自己操作,讓學生從中感悟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既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創造能力。
例如,我在教授“軸對稱”的內容時,先讓學生把一張白紙對折,然后在紙上畫出你所喜歡的圖案,有的學生畫的是三角形,有的學生畫的是蝴蝶,有的學生畫的是更美麗的圖案再用剪刀剪下來,讓學生通過自己操作來體驗軸對稱。這樣創設的問題情境,融入學生們交流的語境和留給學生們自由創作的意境,使得同學們在理解概念時,不再是一片茫然,而是現實的,無疑增強了學生課堂學習的有效性。
六、利用游戲創設問題情境,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游戲符合學生生理和心理的特征。將一些數學問題改造為有趣的游戲,定會大大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例如,我在講授“旋轉”一節時,先準備了一副撲克牌,從中選出1、3、5、7、9的梅花、紅心、黑桃,然后把梅花、紅心、黑桃的方向調向一致。讓前排的學生從中任意抽取一張,與其他同學記住這張撲克是什么,然后筆者把那張撲克旋轉180度放入。因為那張撲克經旋轉后與其它撲克的方向不一致,筆者自然順利地找到了。但是學生不知道其中的奧妙。經過我邊演邊解釋,學生知道了:原來教師是用數學的旋轉欺騙了同學們。同學們一下子興趣盎然,感覺到了數學知識是無處不在的,使他們獲得了有效的學習數學途徑。
總之,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精心創設有效性問題情境,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引發學生的發現欲和好奇心,加之我們富有感染力的語境,就能給學生們一個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意境,讓學生在認知沖突中培養創新思維。
參考文獻:
[1]趙冠偉《初中數學情境式教學之我見》[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
[2]王文紅《初中數學中合理創設問題情境》[J],科技文匯,20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44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