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對初中數學教學情境創設的幾點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核心素養成為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重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也要落實核心素養,具體如何入手呢?筆者覺得可以從數學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入手。以核心素養為本,創設符合學生認知水平、數學素養的多種情境。
【關鍵詞】核心素養 情境創設 初中數學 課標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6-0131-02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數學課程實現從“雙基”到“三維目標”,再到“核心素養”的轉變。這一變化是適應新時代教育的要求,是數學課程從“學科本位”到“素養本位”的飛躍。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修訂組組長、東北師范大學校長史寧中教授在《中國學生發展的數學核心素養概念界定及養成途徑》中指出:“中國學生發展的數學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起主要作用的數學素養?!?
史寧中教授強調,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更多地關心學生的思維過程,抓住數學的本質,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提出合適的問題,啟發學生獨立思考或與他人進行有價值的討論,讓學生在掌握知識技能的同時,感悟數學的思想,積累數學思維的經驗,形成和發展數學核心素養。[1] “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是數學教學活動的基礎,也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途徑之一。
因此,初中數學課程要積極創設情境,提供時間和空間給學生自主探究數學問題,培養數學思維,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一、創設問題情境,培養數學問題意識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數學教學應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注意使學生在獲得間接經驗的同時也能夠有機會獲得直接經驗,即從學生實際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盵2]問題是數學的靈魂。創設初中數學問題情境是核心素養的要求。
?。ㄒ唬┮詥栴}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1.教師設疑??鬃诱f:“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痹O疑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所設問題要切合教學目標。如筆者在講解“二元一次方程”時,創設前NBA中國球員姚明、易建聯的情境來設疑。創設這一情景的前提是學生熟悉“二元一次方程”的知識點。在學生對這知識點有了認識之后,筆者創設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讓學生體會一元一次方程是解決實際問題的數學模型,從而回顧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第二、三問題是讓學生體會到當實際問題不能用一元一次方程來解決的時候,可以試著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滲透方程模型的通用性。通過創設輕松的問題情境,點燃學習新知識的“導火索”。
2.學生設疑。新課標強調:“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增強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問題意識這也是數學核心素養的一部分。學生主動去發現問題,自主設疑,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一過程就是用數學思維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如筆者在教學“二元一次方程組”時,讓學生根據本班的男女生,設一個二元一次方程,再男生比女生多了2人這一條件,組成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學生自己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過程中,成為數學課堂的真正主人。
(二)以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新課標提倡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變被動學習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數學課堂要充分讓學生分組討論、交流,進行合作探究,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筆者在教學“二元一次方程”,創設情景,學生合作探究概括“二元一次方程”的性質。如下題:“在高速公路上,一輛轎車行駛2時的路程比一輛卡車行駛3時的路程還多20千米。如果設轎車的速度是a千米/時,卡車的速度是b千米/時,你能列出怎樣的方程?”合作探究讓學生充分體驗知識的產生過程,使學生在不斷的參與、探究、動腦中獲得新的知識,構建新的數學知識體系。
二、創設生活情境,培養數學創新意識
數學來源于生活,也應用于生活。數學課堂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拉近學生與數學的距離,讓學生親近數學、愛上數學。如筆者在教學“生活中的立體圖形”時,讓學生從身邊、學校、家庭、社會中尋找這些立體圖形,如文具盒、筆筒、金字塔、足球、魔方、杯子等,再用線勾勒出這些圖形來。
創設生活情境,不僅可以學數學,還可以育人。如下題:小明去看望奶奶,買了5kg蘋果和3kg梨共花去23元,分別求蘋果和梨的單價。由此題挖掘出晚輩對長輩的尊敬、關懷的育人價值。
總之,初中數學課堂要創設多種情境,讓學生在問題中學數學,在生活中學數學。多種情境并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升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劉祖希.訪史寧中教授:談數學基本思想、數學核心素養等問題[J].數學通報, 2017(5):1-5.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0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55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