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內容摘要】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在其著作《大教學論》中提到“個體的情感對認知活動會產生強化功能”,而教學情境創設就是利用了這種感知原理,通過教師為學生提供的情境,從而促使學生的內心在情感因素上產生共鳴,進而更好的激發和強化學生求知欲望。本文之中筆者將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情境創設做出相關思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 課堂教學 情境創設
前言
情境創設作為一種創新的教學形式,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情境創設的教學方式,可以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幫助學生揭示情境提供的內在知識,從而經過情緒性的內在思維,促使學生得到理性的升華和認識,而這就極大的幫助學生化解了數學學習困難,因此在今后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同仁有必要對教學情境創設做出更加深入的探究和思考。
一、基于生活聯系進行情境創設
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生活即教育”,其認為生活為教育提供了最為豐富的土壤,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情境創設中,從聯系生活的角度出發,為學生進行情境創設是一種可行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之中,對抽象的數學知識建立感性的認識,同時還可以從中體味到數學知識的學習樂趣①。如在學習《正數和負數》中,很多學生日常生活之中都有過觀看天氣預報的經歷,因此在為學生進行情境創設時,教師就可以從學生這一生活經歷出發,在班級之中為學生進行一場“天氣播報”的生活情境演繹,如“哈爾濱小雪-20℃、北京晴-13℃、云南晴5℃、??陉?2℃”,從而讓學生在這一生活情境觀看中,分析不同地域溫度的表示方法,從而幫助學生建立“正數”和“負數”的概念。
二、基于問題探究進行情境創設
心理學研究表明,疑問的產生對思維的誘發具有明顯的作用,發自內心的疑問,可以促使積極思維活動出現,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情境創設中,從問題探究的角度出發進行情境創設是一種可行的方法,可以促使學生在問題思維的引領下,更好的認識數學知識的真諦②。如在學習《勾股定理》中,直角三角形a2+b2=c2的公式定理證明,是本節課程教學的難點所在,因此在創設情境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就可從這一公式定理出發,以“畢達哥拉斯”的故事為原型,讓學生觀察這組圖片有怎樣的規律,引導學生自主推導勾股定理的形式公式。這樣的問題情境創設方式對于學生而言,無疑是十分有趣的,可以激發調動學生的探究熱情,從而在學生在問題情境探究中,實現主體知識構建。
三、基于錯誤資源進行情境創設
在初中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在理解或者應用數學知識時,難免會出現一些大大小小的錯誤,對于教師而言,在面對學生的“錯誤”時,不要急于批評,而是要將學生的“錯誤”當作一種資源,甚至利用學生的錯誤資源進行情境創設,這樣才能更好的幫助學生認識錯誤,從而在探尋錯因的過程中,促使學生對知識的認知得到更好的完善③。舉這樣的一個例子,如學生在進行幾何計算時,容易出現“失根”這種錯誤,教師根據這樣的常見錯誤,為學生創建一個錯題情境,即將可以分類的位置幾何題、可以分類的對應關系幾何體的錯解方式呈現在學生的面前,通過一種“大家來找茬”的方式,對錯誤資源進行情境創設,從而讓學生在這樣的錯題情境資源之中,更好的發現自己易出現的錯誤,這樣的情境創設教學方式,會使學生對錯誤的警戒和思維的批判性得到認識和升華。
四、基于實踐操作進行情境創設
情境創設是一種對學生學習情感和知識應用都比較關注的教學方式,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情境創設教學中,教師若是可以在特定的情境下,對學生進行關于數學知識應用方面的訓練,往往能夠給予學生帶來強烈的情感驅動,因此進行實踐操作情境創設是一種可行的教學方式,可以促使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得到更好的進步提升。如在學習《圖形認識》時,教學的重點知識內容為直線、射線、線段及對圖形角的理解,因此在情境創設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展開“設計制作長方體形狀包裝盒”的實踐操作活動,從而讓學生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加深對圖形知識的認識。而像這樣的實踐操作情境創設方式還有很多,如“數學數據搜集”、“統計圖制作”、“調查報告撰寫”等,都可以讓學生在實踐鍛煉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認知。
總結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無論是對于學生數學知識的理解,還是學生的數學素養培養都是具有重要意義的,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所創設的情境方式有很多,為此作為一名一線數學教師,有必要對情境創設教學方式做出更加深入的探索和思考,從而結合課程教學實際,更加科學創新的為學生進行情境教學設計與實施。
【注釋】
?、?王愛鳳. 關于數學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的幾點思考[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7):141.
?、?齊立軍. 關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策略的幾點思考[J]. 數學大世界(下旬),2018(08):40.
?、?錢加琴.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怎樣創設教學情境[J]. 數學大世界(中旬),2018(05):44.
?。ㄗ髡邌挝唬焊拭C省天水市武山縣灘歌初級中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74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