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物理學科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邏輯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學生只有具備靈活的思維,才能更加高效率的探索物理知識。對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現實情況,為學生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指引學生在問題情境中深入思考、探索物理知識,從而培養學生的物理素養,本文對此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高中物理;問題情境;創設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19)16-0064-02
傳統的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大多是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手段,單方面的為學生傳輸知識,學生很少主動的對物理知識進行思考,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很低,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產生厭學心理。而問題情境的創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中對物理知識進行主動的思考、探索,促進學生物理思維發展,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
1 高中物理教學中構建問題情境的意義
高中物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創建問題情境的意義主要在于:(1)提升學生的學習欲望。由于物理學科本身具有知識抽象、理解難度大等特點,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因為無法理解物理知識而喪失學習欲望,不愿意正面面對物理問題。通過問題情境的構建,可以讓學生在情境中直接對問題進行獨立思考、探究,加上問題情境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可以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在極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欲望。(2)有利于改善教學氛圍。在以往的高中物理課堂上,教師大多是單方面的為學生灌輸知識,教學氛圍十分沉悶。而問題情境的創設,可以讓學生主動的對問題進行探究,同時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遇到困難時,還可以與同學、教師進行良好交流,改善課堂氛圍,強化課堂教學效果。(3)有助于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在以往的被動式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受到極大限制。而問題情境的創設,可以讓學生更加愿意去鉆研、思考物理問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
極性[1]。
2 高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
2.1 巧設問題進行課堂導入
物理知識是人類對自然生活規律的高度總結。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合理的設置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讓學生可以將這種好奇心理轉變成為自身學習的內在動力,維持學生不斷的探索物理知識,以此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認知。對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前,為學生引入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從生活的視角對其進行探析,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良好導入,指引學生積極的調動自身思維,促進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的提高[2]。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牛頓第一定律》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創設這樣的問題情境:教師利用多媒體將人在公交車上的情景展現出來,公交車突然剎車的時候,站著的人會身體向前傾;公交車突然啟動,站著的人身體又會向后倒。教師可以讓學生對這種現象進行全面分析,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由于這些現象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有十分緊密的關聯,學生會對這樣的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學生就會積極的投入到問題探究中。在此基礎上,教師為學生講解牛頓第一定律的相關內容,就會獲得好的教學效果。
2.2 逐層次增加問題難度
高中物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時,還需要結合學生的現實情況,設置從淺到深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可以在逐步分析問題中,全面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并引導學生一個層面一個層面的感知物理知識。高中物理教師需要意識到,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時,就像是在爬樓梯,需要一個臺階一個臺階的上,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的這一規律,逐層次引導學生完善知識體系,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在實際中,高中物理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劃分成多個層次,針對不同層次提煉出不同的物理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強化對物理知識的理解[3]。如在《探究彈性勢能的表達式》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學生設置這樣的層次性問題:(1)力與功存在什么關系?(2)在測量彈力時應該用什么工具?如何操作?(3)假設彈力與彈性勢能的關系式,并對其進行驗證?學生在探究這些問題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其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活動,在小組合作中激發學生的思維,強化學生的探究水平。同時教師還需要主動的參與到學生的探究中,對學生存在的困惑進行指引,從而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感悟。
2.3 借助問題引導學生總結物理知識
很多學生在學習物理時,會感覺物理知識十分瑣碎,學習起來十分困難。實際上,高中物理教材中的知識相互聯系是十分緊密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相應的問題,幫助學生梳理、歸納、總結物理知識,從而加深學生的理解、記憶。高中物理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將物理知識劃分成多個模塊,通過問題的方式將其結合起來,讓學生可以更加系統的學習物理知識,促進學生物理學習效果的提升[4]。如教師在教學《機械能守恒定律》的知識時,就可以與之前的“相互作用”知識結合起來,讓學生分析相互作用是不是機械能守恒的體現?并指引學生剖析相互作用與機械能守恒之間的相互關系,學生在分析、思索中就就會全面加深對兩者的認知,在此基礎上,教師指引學生開展相應的機械能守恒訓練,就可以極大的加深學生的理解。
3 總結
總之,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通過問題情境的構建,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加和諧、自主的學習環境,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學生實際學習效果的提升。因此,在實際教學中,高中物理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的現實需求,充分考慮教學內容、教學目標,采取適宜的手段創建問題情境,促進學生物理學習能力的
提升。
【參考文獻】
[1]祖龍.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研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6).
[2]雒志平.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探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7(9).
[3]劉曉峰高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的實踐探究[J].新課程,2017(6).
[4]李勤.問題情境創設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運用分析[J].考試周刊,2017(29).
【作者簡介】
李彥飛(1977~),男,湖南省衡陽市常寧市人,漢族,學歷:本科,職稱: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物理教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4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