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如何才能夠創設出有效的問題情境模式,來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興趣,是目前所有高中物理教師都在思考的問題。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的重要原則,并分析了如何創設出有效的問題情境模式來提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物理;問題情境創設;教學措施
  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通過不斷地發展問題、提出問題和研究問題,能夠讓學生在獲得新知識的同時,還能夠鍛煉舊知識的應用能力,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印象,讓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理解和應用的更加深入、靈活。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突出問題的提出和解決,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問題的思考和研究來提升物理綜合素質水平。
  一、 聯系學生實際學習情況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想要提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還需要從根本上來提升學生對于物理課程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把簡介和高度概括的物理知識和相關概念,使用更加生動形象的物理情境體現出來,既能夠鍛煉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情感意象,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激發出來,為學生的學習營造出生動活潑的教學環境。例如說在學習電磁感應相關知識點時,可以通過實驗來為學生展示。教師先拿出一根1米長的鋁管,然后拿出兩個外形十分相似的圓柱體,其中一個是小木塊,另一個圓柱體則是小磁體,然后教師在不碰管壁的情況下把這兩個小圓柱體分別從鋁管口放入,詢問學生認為哪一個圓柱體下落得比較快。大家都猜磁體的下落速度肯定更快,但是結果出乎大家的意料,是木塊下落得更快。通過這種小實驗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探究興趣。例如說在學習電動勢的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先給學生展示出兩種電池,一種電池為2個1.5V五號電池串聯,一種則是玩具汽車的電池,電壓為8.4V,然后分別使用電壓表來測量電壓。通過學生觀察實驗來思考教師提出來的問題:“用小燈泡和哪種電池串聯起來,小燈泡更亮呢?”學生們認為跟玩具汽車電池串聯的燈泡更亮。但是經過測量可知,電壓小的反而更亮。通過這種課堂教學實驗,能夠為學生創設出良好的情景模式,引導學生積極進行深入思考。
  二、 重視新舊知識的聯系
  任何教學活動的開展,都需要重視學生對于已有知識的利用能力培養,深入挖掘出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和經驗,才能夠為接下來的教學活動開展打下良好的鋪墊。學生的知識和經驗包含有認知經驗以及生活經驗兩種。學生已知的知識和經驗,是課堂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起點。例如說在學習宇宙航行相關知識點時,教師需要通過教學導入環節來為學生設置思考問題:地球對于周圍的物體有引力作用,因此我們扔出去的物體都會落回到地面上。在地面上把一個物體水平拋出之后,拋出的速度越大,那么落地點跟拋出點的水平距離也就越大。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地球屬于一個球體,那么如果拋出速度很大的情況下,是否還能把地面看成為平面?如果速度不斷地增大,會出現什么情況呢?學生們在經過自己的思考和探究之后進行問題回答。教師可以把學生們的回答跟牛頓的設想進行對比,從而肯定學生的答案,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自信心。這樣的課堂教學導入從學生的已知知識入手,既能夠讓學生體驗新的知識,同時也能夠鞏固已經掌握的平拋知識,有效提升了課堂教學質量。
  三、 設計好的問題鏈
  好的問題能夠激發思維的鍛煉,因此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有效的問題情境,能夠引導學生更加深入和持續地探究物理知識。想要完整地鍛煉學生的思維,就需要教師能夠設置出完整的問題鏈,不斷地提出問題,不斷地引導學生解決問題。通過實踐證明,在課堂教學中設置出完整的問題鏈,能夠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主動探究知識,提升學習自信心。例如說在學習機械能守恒定律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可以設置出一系列的問題鏈:用細線懸掛一鋼球,在鋼球擺動起來之后,讓學生們觀察小球在左右兩側高度是否一致?機械能變嗎?如果在懸掛點的下方使用一根釘子來擋住細線,那么觀察的結果還一樣嗎?然后教師繼續提出問題:如果選擇使用一根細線來懸掛塑料泡沫球,那么觀察出來的現象是什么樣的?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才能夠讓機械能守恒呢?通過一系列不同問題的分析和探索,能夠引導學生自然而然地總結出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基本內容。
  四、 重視最近發展區
  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創設出來的問題情境模式需要符合著名心理學家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創設出來的問題首先需要高于學生們已經掌握的知識經驗水平,并且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思維強度和思維容量,這樣才能夠引導學生把自己的思維積極性調動起來,通過自己的思考和探究解決問題。例如說在學習宇宙航行知識點時,其中學生們對于衛星變軌問題理解不是很清晰,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思考。教師先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圓周運動的條件是什么?在什么樣的情況下物體才會進行離心運動和近心運動?然后讓學生假設“神舟十號”目前正在圍繞著地球表面運動,想要讓它飛到更高的地方去應該怎么操作?學生們紛紛回答加速讓“神舟十號”來做離心運動。教師繼續提出問題:“那么假設加速之后衛星運動變成了橢圓,應該怎么樣在遠地點再變成圓運動呢?是加速還是減速?”通過不同問題的引導,學生能夠把自己的已有知識充分調動起來,既能夠了解新的知識點,同時也能夠鍛煉物理學習思維。
  五、 結語
  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創設出問題情境模式,能夠幫助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參與積極性,引導學生對于物理知識學習提升學習興趣,既能夠傳授給學生更多的物理知識,同時也能夠拓展學生的眼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物理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羅江勇,熊健,夏興海.淺析問題情境創設在物理教學中的運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11):186,189.
  [2]于穎.情境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1):116.
  [3]展宗財.淺議高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29):128,133.
  作者簡介:
   唐影,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平和正興學校。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1219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