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情境創設的研究與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高中物理教材中包含著許多抽象且復雜的知識點,一直是學生學習中的難點內容,也是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之一。在此基礎上,高中物理教師必須將各種先進理念融入到教學計劃中,通過實踐和創新來優化當前的課堂教學形式,不斷提升高中生的學習質量。本文以情境教學法為例,重點研究在高中物理課上創設情境的方法與途徑。
【關鍵詞】高中物理;情境創設;研究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19)16-0130-01
情境教學模式近年來被廣泛應用于各學科教學中,旨在借助有形的“境”和無形的“情”來營造一個適合學生學習、能夠被學生所接納、具有一定生動性和場景性的教學環境。
在高中物理課堂上,教師要以學生為核心來設計不同的情境,有效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讓學生在特定氛圍中掌握知識的內涵,獲得更多的積極體驗,并引導學生將重要內容融會貫通,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有效提升學習質量。
1 創設實驗情境,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實驗是物理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也是指導學生研究物理原理、探究知識形成過程的最佳途徑。高中物理教師可以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適時創設一個實驗情境,讓學生在實踐操作和直觀感受中了解物理概念和公式,加深其印象。如教師可以利用班級多媒體的視聽功能,通過播放視頻和圖片,指導學生自主設計物理實驗的流程和步驟,并提前預設實驗的結果,推測相關結論,然后為其分發實驗器材,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來進行實驗,可以在操作中及時調整方案,在改進中完善實驗,從而得出正確結論。在實驗情境中,高中生自身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會被充分激發,更愿意與其他同學合作完成學習任務,自身的實踐能力和靈活思維都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2 構建生活情境,指導學生學以致用
物理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有極強的關聯性。在教學中,高中物理教師要有意識地以生活現象或事物為素材,為學生構建具有生活氣息的學習情境,使其在熟悉的場景中挖掘物理知識的內涵,明確物理學科的實用性,樹立學以致用的意識。如教師在講課時,可以就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讓其立足于該情境,用物理思維來解釋其中的原理,并延伸出相應的物理概念、定律原理等,幫助學生將這些知識內化于心。在生活化的情境中,高中生能夠將物理和生活聯系起來,形成生活化的學習思維,并且會養成觀察生活和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習慣,不斷增強學習的能力。
3 設置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思考探究
課堂提問是檢驗學生學習情況的有效方式,因此,物理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問題情境來指導學生學習,讓學生根據問題的指示一步步探究中深層次的知識點,不斷鞏固物理基礎。如高中物理教師可以在了解學生學習水平的前提下,結合教材中的主要知識點,在課前為學生預設好具有層次性的問題。問題可以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并按照學生的思維認識順序進行提問,讓學生在有目的的思考和討論中了解知識,最終將所有內容集中到一起,構建完整的知識框架。在問題的引導下,高中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了滿足,會更加主動地開動腦筋進行探索,不斷開發自身的學習潛能,從課堂中獲取更多的信息。
4 打造時事情境,拓展學生知識范圍
在新時期的課堂上,知識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情感價值觀教育?;诖?,高中物理教師可以將物理課堂與社會熱點結合起來,通過打造時事情境來對學生進行引導,并拓展其知識面,使學生能以開放、多元的眼光看待物理學科。如物理教師在講解教材中的知識時,可以將最近的一則相關新聞引進課堂中,鼓勵學生對新聞內容進行剖析,了解當前的社會經濟發展或國內外形勢,把握我國在各個領域的研究成果。在時事學習中,學生會逐漸形成關注社會的意識,也會進一步拓展自身的學習深度和廣度,不斷增強自身的社會責任感。
將情境教學法應用于高中物理課堂上,不僅可以增添教學的趣味性和豐富性,還能有效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簡化學生學習的過程,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更多物理知識,進一步提升物理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2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