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隊榜樣教育策略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榜樣教育是學校少先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近些年,榜樣教育呈現一種弱化的趨勢。本文基于勒流中心小學少先隊德育的基本工作,從榜樣的選擇、構建校園榜樣文化、正視偶像崇拜三個方面初探少先隊榜樣教育策略。
【關鍵詞】少先隊;榜樣教育;榜樣文化;策略
一、榜樣的選擇
1.神化榜樣思維需打破,注重榜樣人格化
榜樣人物往往被賦予神化特征。在小學榜樣教育中,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榜樣的形象也被人們過分加以修飾,其美好的一面被過分夸張夸大,然而其在人性缺點的一面則被刪減,走向極端,導致榜樣人物被“神化”,把“人”進行神化式宣傳,從而導致真實而貼近生活的榜樣形象變成了脫離基本人性和生活的虛構形象。譬如課本十年如一日沒有變更的榜樣人物——劉胡蘭、董存瑞、邱少云等,他們在特定歷史背景下大無畏犧牲精神激發了無數人的愛國之情,但是這種精神脫離時代背景,遠離少先隊員日常生活,與當今社會多元化、信息化的時代特征不符,無法引起學生共鳴,教育效果低下是必然之勢。輔導員應立足真實,用心挖掘少先隊員身邊“有血有肉的人”以及貼近自己生活的榜樣人物,激發少先隊員學習的欲望,引導少先隊員去觀察、認識、學習榜樣人物身上蘊含著的精神與品質。
2.關注年齡特點、智力水平,貼近少先隊員日常生活
少先隊員接觸的人和事都比較單一,知識面狹窄,理解能力也相對較差,很難通過其他手段了解更多的榜樣人物和事跡,尤其是一二年級的少先隊員。顯然,他們接觸最多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家里其他長輩以及輔導員,這些人就是他們崇拜的對象。由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尚未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和價值觀,父母、輔導員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引起他們的注意和效仿,甚至小到他們走路姿勢、說話的神態,都會不經意地被當成學習的范本,一旦形成就根深蒂固。因此,少先隊員身邊的父母、輔導員在他們成長的道路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而對中高年級的少先隊員而言,他們知識面更廣,獲取知識的過程和方法會更多樣化,隨著知識經驗的增長,自我意識的不斷增強,輔導員、父母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模仿需求了,他們學習榜樣的方式也不再停留在單純模仿的水平上,而是帶有一些理性分析以及個人喜好的成分,因而給這一年齡段的少先隊員樹立一些同齡的小榜樣是很有必要的。由于年齡相仿,心理特點相同,少先隊員對他們的認可度會更高,也會更容易接受。因此,小榜樣所起的作用往往勝過成人?;谶@點,我們學校舉行了“爭當南粵好少年”的少先隊活動,每一個中隊在隊內競選,產生兩名優秀隊員參選學校的“好少年”,再由學校從中挑選最適合的少先隊隊員,參選佛山市的“南粵好少年”。不管是中隊內、校內還是佛山市的“南粵好少年”都將成為所有隊員們的小榜樣,他們積極向上、品德良好、認真學習等優良行為習慣定會給隊員們帶來不同程度的積極影響,引發一股學習身邊好榜樣的熱潮。
總而言之,榜樣人物的選定要打破神化思維,不求“高大全”,應該挑選一些貼近少先隊員生活實際,符合他們心理、情感需求的“活”的榜樣,可以是具有良好品質的父母、輔導員,身邊的同學,社區里的老人家等。
二、建構校園榜樣文化
濃厚德育氛圍的打造離不開良好的德育環境。良好的德育環境能使師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所以建設校園榜樣文化勢在必行。建設校園榜樣文化,要從整體把握,做好全面規劃,由細微處著手,用心挖掘每個無聲的角落,使得榜樣文化處處可見,大到一幢教學樓,小到一條走廊、一個標語、一張圖片都可運用于建設榜樣文化中。
1.以活動為載體,打造榜樣教育文化
例如,圍繞“榜樣”主題,我們充分利用班隊會、校園廣播、校園宣傳櫥窗、校園主頁、微信推文等渠道,對全體師生、家長朋友們以及社會各界關注我校發展的熱心人士進行榜樣文化宣傳。緊緊圍繞“一月一主題”的教育活動,引導少先隊員從點滴小事做起,把德育要求轉化為一個個具體的實踐行為。為此我校每月推行“星級評比”,推選優秀隊員作為同伴榜樣,以此方式推選身邊的小榜樣,使榜樣教育落到實處。此活動我們以已開展好些年,在班級輔導員的大力支持下,我校誕生了許多榜樣人物,其他隊員有了可學習模仿的榜樣對象,道德品質日益提升,日常行為習慣也越來越規范了。
又如結合“南粵好少年”的推薦和評選工作要求,我校各班推選具有榜樣示范引領作用的“美德少年”作為學校的“榜樣人物”,并推選適合選手參加佛山市“南粵好少年”的競選活動,使我校榜樣教育輻射至更多的少先隊員之間。校內也通過升旗儀式、班隊課等活動對“美德少年”事跡的宣傳和學習,一時間我校再次掀起了學習身邊好榜樣的熱潮,學校德育工作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春天”,呈現出一副嶄新的局面。
每學期還可有規劃性地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如,以“我身邊的好榜樣”為主題的征文征集活動、主題演講比賽、故事分享比賽等,以這些有趣的活動為載體,努力打造濃厚且有實際推進意義的榜樣教育文化。
2.實現榜樣教育家校聯動,強化校園榜樣文化氛圍
榜樣文化具有流動、傳播特征,僅僅建設校園內榜樣文化是遠遠不夠的,要想讓榜樣文化潤澤校園的每個角落,還要與學生家長、社區成員聯手,讓學校的榜樣教育理念和方法、輻射社區,打造校園周邊良好的榜樣文化環境,提高全民意識,實現榜樣教育家、校、社區三聯動,三管齊下,達到共贏互利的教育目的。
例如,我校近兩年來努力建設家長學校示范校,每學期開展“家長課堂”,少先隊輔導員根據班級情況有針對性地給家長們授課,與家長們共同探討教育,交流如何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我們還從家長團隊中推薦優秀家長作為榜樣,分享有個性的成功育兒經驗。以家長榜樣帶動家長,更有利于提高家長育兒意識,提升育兒水平。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原生家庭中原生態的潛移默化對孩子的成長造成極大的影響,所以父母師長若在日常生活中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在舉手投足間以實際行動影響少先隊員,便能起到潛移默化的道德滲透作用。 蘇霍姆林斯基說:“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覺到教育者的意圖,它的教育效果越大?!闭嬲玫慕逃龖撌恰半[藏”起教育者的意圖,在受教育者不知不覺中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孩子,讓孩子們自發或自覺地去模仿學習,最終逐漸形成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 因此,我校積極推廣“警家?!被顒樱M家長義工幫助疏導校門口的交通情況,讓家長有機會參與學校的管理。大批的家長義工的積極奉獻,無疑給社區成員以及少先隊員們樹立了一個好榜樣,于無形中滲透了盡自己所能為他人服務的無私奉獻精神。 這種非“說教式”的言傳身教,更有力地打造了校園榜樣文化。
實施榜樣教育的最終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意識,形成榜樣的氛圍,促進自身良好個性品質的養成與發展,并將榜樣意識轉化為榜樣行動。
三、重視媒體導向環境,正視偶像崇拜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當今社會已全面進入網絡媒體時代。對于當今的少先隊員而言,從他們呱呱墜地開始,眼見耳聽的都是海量的信息,他們作為信息時代的原住民,通過網絡獲取資源信息的能力很強,所以這為榜樣教育提供了技術性的支持,大大提升了榜樣教育的力量和效果。但這些新媒體也有其弊端性,如,部分商家、媒體人名利心較重,一心為賺取利益,完全忽視社會責任,忽視媒介的導向作用,發布賭博、色情、暴力信息,甚至還通過各種形式高頻率出現在少先隊員眼前。少校隊員尚未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無法甄別不良信息,甚至會以此為學習模仿對象,不知不覺走向錯誤的榜樣學習之路,嚴重危害身心健康。作為少先隊員們的引領者,我們不能面對不良信息泛濫而無作為,應該積極為孩子們創造良好的信息環境,做好孩子們“把關人”,摒棄不良信息。
少先隊員們還會根據自己的喜好隨意選擇偶像,并模仿其言行舉止。然而長期以來,少先隊員的偶像崇拜心理一直處于被忽視的狀態。由于種種原因,學校對此不聞不問,輔導員對此視而不見,家長對此坐視不管。在此環境下,少校隊員根據自己一時喜好隨意更換偶像,今天效仿這個明星,明天在同伴的影響下又更換成另一個,但無論如何變換,學生自己選擇的偶像始終與學校推崇的榜樣人物大相徑庭,甚至相互排斥。在這種情況下,學校如果只是一味強制少先隊員們學習自己為孩子們物色的榜樣,必定沒有成效,甚至會適得其反。因此,正視偶像崇拜的影響和作用,努力挖掘偶像身上的正能量,引導少先隊員們有所選擇的模仿學習,并慢慢探索出榜樣教育與偶像崇拜合理契合的路徑,才能真正落實榜樣教育,讓榜樣教育開花結果。
榜樣教育是少先隊德育工作的重要方式,希望從正確選擇榜樣、構建校園榜樣文化以及重視媒體導向環境三個策略中可以為榜樣教育工作尋得一個美麗春天。
參考文獻:
[1]岳曉東.論偶像——榜樣教育 [J].中國教育學刊,2004(9).
[2]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94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