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家園共育式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孩子的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俗語說:“三歲定八十?!庇變簳r期是各種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在這一時期對幼兒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和熏陶,會使幼兒終生受益。如今,越來越多的事實也證明了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要比知識的獲得更為重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獨立于社會的基礎。然而,由于幼兒時期的可塑性比較強,自控能力差。因此,也是容易沾染不良行為習慣的危險階段。因此,我們必須形成家園合力,適時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避免錯失最佳的教育時期,造成壞毛病難改的不良效果。
  【關鍵詞】家園共育;幼兒;行為習慣
  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好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受用;壞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吃它的虧,想改也不容易。”而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培養一個人良好的行為習慣就必須從小抓起?!队變簣@工作規程》中提出了“萌發幼兒健康情感,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任務。近年來,教育部門一直在中小學、幼兒園推行德育方面的教育,當中也涉及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在家長群體中,也開始出現越來越多關注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現象。然而,由于個別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經驗欠缺以及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家長們工作的任務越來繁重,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把教養孩子的事情交給年邁的爺爺奶奶或公公婆婆,隔代教育、老人家的過渡溺愛使得大部分幼兒形成各種不良的行為習慣。筆者本著理解、尊重、平等、協商的原則,在我園中班級組嘗試通過多種途徑積極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一系列實踐探索活動。
  一、了解幼兒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內涵
  1.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內容
  葉圣陶先生指出:“我們社會主義社會的教育,就是要培養學生在社會主義社會里生活的一切良好習慣。在德育方面,要養成待人處事和工作的良好習慣;在智育方面,要養成尋求知識和熟悉技能的良好習慣?!绷己眯袨榱晳T具體包括道德行為習慣、勞動習慣、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學習習慣、社交習慣等。
  2.幼兒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特點
  幼兒行為習慣的形成具有趨早性、漸進性、反復性的特點。
  3.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形成的意義
  良好的行為習慣可以發展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欲、啟迪思維與想象,提高學習效率,有利于良好人際關系的培養,還有利于往后的事業成就。
  二、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具體方法和措施
 ?。ㄒ唬┯行纬杉覉@合力,實現家園共育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币虼耍P者嘗試以開展小課題活動以及召開家長動員會的方式爭取家長的支持和配合。
  1.高度重視,成立《家園共育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的研究》課題小組開展實踐研究活動。為了更好地推進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活動的開展,讓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懂得在幼兒園學習生活以及在家里的日常生活中都能夠堅持良好習慣。盡可能糾正幼兒的各種不良行為習慣,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我在我園中班級組成立了課題組,就如何培養幼兒在幼兒園、家里以及公共場合中,關于道德、勞動、生活、衛生、學習、社交等方面的行為習慣,展開分析和討論,并根據幼兒的年齡、身心發展特點制定活動的計劃和方案。
  2.召開家長動員會,鼓勵家長參與到我們的活動中。通過家長動員會,鼓勵家長多看有關育兒方面的信息,樹立正確的育兒觀念,多陪伴孩子,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要多與家人溝通,特別是老人家,盡可能地統一教育的意見。
  讓家長們了解孩子們在幼兒園的日常生活、學習情況,知道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對幼兒的重要性,和家長們交流分享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心得體會。在會議上,筆者鼓勵家長們采取正面管教的方式配合老師展開教育活動,要欣賞孩子的獨特性,耐心地傾聽孩子們的心聲,以孩子的角度去看世界,多陪伴孩子,做孩子們的好榜樣。還列舉孩子們經常出現的一些問題分享自己的教育心得,例如,小女孩正在打她的玩伴,讓她停下來時,怎么叫喊她幾乎一下都沒停。又例如,一個小男孩正在公園里玩,他的爸爸告訴他該離開公園回家了。在沒有得到任何回應時,爸爸就提高嗓門,抓起小男孩的胳膊拖拉著回家。再例如:在一個商店里,媽媽平靜而清楚地告訴她的小孩,今天不會買任何吃的或玩具時,孩子點了點頭表示同意了,但是,當她們在收銀臺前等著結賬時,孩子卻又大聲地哭喊著無論如何也要買糖果。首先,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先傾聽孩子的心聲,給孩子做出傾聽的榜樣。學會理解孩子的行為,避免喊叫、懲罰和嘮叨的教育方式,我們該想出相應的辦法讓孩子學會主動地合作,而不是堅持要他們服從于我們。
  建議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為孩子提供有限制的選擇權利,讓孩子們參與,給孩子提供幫助別人的機會,在孩子身邊小心監督,只做不說。另外,作為家長必須說到做到,并和善而堅定地堅持到底;事事做到身體力行,用尊重的方式教給孩子尊重,嘗試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了解孩子的想法,成為孩子的好朋友,孩子們在身心都感覺到很好時才會做得更好。
  筆者還鼓勵家長們多與老師溝通交流,配合老師做到以下幾點:①當孩子看到老師與自己的爸爸媽媽的關系很親密時,他也會感到很愉快,因此,請以朋友的心態和老師相處,彼此間相互理解、相互信任;②家長們要不斷學習科學的育兒知識,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教育目標上與老師達成共識,在發現意見有分歧時以平和的心態與老師溝通協商;③在班群里分享一些孩子在家的良好行為習慣,讓孩子們互相學習,家長們積極評論交流育兒心得;④老師布置的親子活動,家長們要以引導的方式陪孩子一起完成,不要任務式地自己完成或者直接不做;⑤積極參加幼兒園的各項活動,多了解幼兒在園的情況,引導幼兒說說在園的情況,用心聆聽、細心引導。
 ?。ǘ┥钊肴粘W習、生活的每個細節,巧抓契機開展教育活動   在幼兒一日的學習生活中,每時每刻都存在著教育的契機,因此,我們必須細心、敏感地發現機會,采取適宜的方法引領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1.把良好行為習慣滲透在幼兒園日常學習、生活中。例如,良好進餐習慣的培養,餐后自己抹桌子。又例如午睡時脫下來的衣服自己疊整齊擺放好,午睡后自己疊被子。給孩子們布置小任務,鼓勵回家也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讓孩子們和爸爸媽媽一起制作精美的日常慣例表記錄自己每天的完成情況。我特意建了一個微信分享群,把孩子們在幼兒園的精彩瞬間發到家長群里和家長們分享,鼓勵家長把孩子在家的良好行為習慣也分享到群里,讓孩子們互相學習、互相鼓勵,促進孩子們的共同進步。
  2.在幼兒園五大領域的活動中滲透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如,晚上遲遲不肯上床睡覺是現在孩子們的通病,于是,筆者在語言活動《長高了》里,巧妙地滲透了行為習慣的培養,在孩子們掌握了詩歌以后,和孩子們一起討論長高高的秘訣,孩子們都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意見,然后她便把孩子們討論所得編成有趣的詩歌“營養均衡不挑食,多做運動早睡覺”,然后并給孩子們布置小任務回家把秘訣告訴爸爸媽媽,而且晚上9點就要上床睡覺,當天晚上家長們紛紛把孩子們傳達秘訣的小視頻分享到班群上。第二天早上,家長們都豎起了大拇指向老師表揚孩子9點就上床睡覺了。
  3.根據孩子的情況有針對性地每周開展一次良好行為習慣的主題活動。如,針對孩子們做事拖拉的現象,筆者設計了《珍惜時間》的活動,通過有趣的歌曲《聽時鐘說話》初步感受時間的珍貴,再以游戲“一分鐘感受游戲:傳小花”讓孩子們體驗一分鐘,讓孩子們知道雖然時間相同,但每組傳的速度不同,結果就不一樣。一分鐘時間很短,但是如果我們抓緊時間的話可以做很多事情。接著,點評孩子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現象和孩子們一起探討解決的辦法,還給孩子們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實例:醫生一分鐘救人,警察一分鐘抓小偷,劉翔一分鐘打破世界跨欄記錄,點心師一分鐘做38個包子,銀行職員一分鐘點鈔20萬元,打字員一分鐘能打300個字,環衛工人一分鐘可以掃完一條街,神州6號一分鐘發射上天。鼓勵孩子們養成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學會做時間的主人。最后還開展了一個自理能力比賽:出示3種玩具若干、大小不同的圖書若干,讓孩子們分組進行比賽,最快的收拾得最整齊的為勝,體驗做事情迅速的快樂。課后,我還建議家長在家里開展《誰最快》的活動,爸爸媽媽一起參與其中,提高孩子的積極性。
  4.結合家長開放日開展專題親子活動?;顒忧?,筆者先在中班級組的家長中,展開“最想孩子養成的良好行為習慣”的調查活動,并把調查所得的結果《不亂發脾氣》作為親子活動的主題?;顒油ㄟ^對孩子幼兒園以及家里、公共場所中經常出現的一些亂發脾氣的情景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開展活動?;顒臃譃槠邆€環節開展。
 ?、儆螒颉罢乙徽摇?,營造溫馨的活動氣氛,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通過游戲體會見到爸爸媽媽時愉快的心情,感受在爸爸媽媽的懷抱中被愛的感覺和特有的安全感。從而學會多聽爸爸媽媽的話,體諒爸爸媽媽的辛苦,不隨便發脾氣;
 ?、谕ㄟ^視頻讓孩子感受父母的辛苦,引發孩子體會父母對自己的愛,知道不要隨便亂發脾氣。通過組織孩子一起觀看視頻、討論,知道爸爸媽媽每天工作的勞累,但回到家依然把全部時間都給了孩子們,陪他們一起作手工,一起下棋,一起看書,一起出游。然后,樹立一些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會幫忙做家務,爸爸媽媽累了,幫他們倒水,捶捶背,揉揉肩的良好榜樣相互學習。
 ?、劢Y合生活中的情景,引導幼兒用良好的心態對待遇到的事情。如,出示起床、吃飯、外出超市購物三個生活中的場景,通過比較進行引導,知道發脾氣是不好的行為,并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
 ?、芤龑Ъ议L和孩子學會調節情緒的方法,學會表達互相之間的愛。如,想發脾氣的時候,先深呼吸讓自己冷靜下來,還可以安安靜靜地在一個自己喜歡的地方獨自呆一會等平靜下來了再出來。
 ?、葑尲议L和孩子一起實踐、體驗調節情緒的過程。放著輕柔的音樂帶領幼兒和家長一起嘗試調節情緒。
 ?、抻H子游戲“碰碰車”,幼兒與父母親子互動,親子之間體驗親情,也讓幼兒懂得用微笑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小碰撞和不愉快。
  ⑦欣賞學習禮儀兒歌《不亂發脾氣》進一步體驗調節情緒帶來的快樂。
  三、消除一切障礙,持之以恒地開展家園共育活動
  由于幼兒時期的可塑性比較強,自控能力差,個性、習慣的形成具有反復性的特點,好習慣形成又必須經歷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老師和家長都必須做到端正態度,身體力行地引領孩子循序漸進地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并做到持之以恒。
  對于個別自控能力差的孩子,要更多地關注,針對孩子的情況與家長一起商討有效的教育方法,達成共識,耐心地引導,細心地觀察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表揚。
  總之,在教育幼兒的過程中,老師是主導者,家長是支持、合作者。因此,老師要經常與家長溝通與協商,把家長作為一種教育資源引入到幼兒園的經驗中來。只有做到家園共育,在共同的教育目標和育兒觀的指導下,在思想上相互溝通和借鑒,在實際行動中力向一處,才能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只有家園教育觀念達成共識,良好習慣的養成才有真正的意義。老師和家長要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通過雙方共同的努力,才能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地成長,從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在家長的支持和配合教育下,我園中班孩子在幼兒園、家以及公共場合,在道德、勞動、生活、衛生、學習、社交方面已經逐漸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但受社會環境、家庭因素以及孩子自身個體差異的影響,幼兒的行為習慣也會發生各種形式的改變,要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個需要我們老師和家長長期關注的事情。作為老師,我們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斷更新自己的育兒理念,鼓勵家長熱情地參與到我們的活動中,通過家園合作的橋梁,不斷地進行探索、實踐,引領孩子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林秀如.家園互動的途徑研究[J].新課程(教研),2011(08).
  [2]馮國榮.初探幼兒園與家庭合作的意義[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8).
  [3]石偉峰.家園合作的必要性及對策[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07).
  [4]李玲.家園同心,共同筑就安全屏障[J].新課程(教研),2011(08).
  [5]毛曉紅.家園合作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J].考試周刊,2009(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987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