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紅棗裂果的氣象指標與防治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通過相關研究,探討了紅棗裂果的氣象指標,并提出了科學合理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 紅棗裂果;氣象指標;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S66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305(2019)02-071-03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9.02.029
  Abstract Through related research, the meteorological indexes of jujube fruit cracking were discussed, and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control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Jujube fruit cracking; Meteorological indexes; Control measures
  喀什地區特殊的光熱資源、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造就了眾多優質特色林果,其中喀什紅棗果肉多、營養豐富,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歡迎。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布局,棗業逐漸發展成為喀什地區主要特色產業之一。但紅棗發育期常出現裂果的現象,影響其品質。文中通過試驗研究,探討了紅棗裂果的氣象指標,并提出了科學合理的防治措施,以促進喀什地區紅棗實現優質高產。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地選擇及儀器安裝
   選一個具有代表性紅棗基地,安裝溫度、濕度、雨量傳感器,在紅棗發育期7—10月進行觀測,并對棗樹各個時期物候進行記錄,尤其是紅棗裂果期(8月中旬至9月下旬)進行重點觀察記錄。
  1.2 試驗設計
   在棗園基地設置2個觀測地段,4個處理點,分別為加棚蓋(搭建遮雨棚)與無棚蓋,噴藥與不噴藥(在紅棗成熟期對果皮表面噴灑防水藥劑)。每處理點確定3株棗樹,或要以小雨、中雨、大雨的標準來進行人工模擬降雨試驗,每次人工測試后定期或不定期地觀察記錄裂果情況。
  1.3 數據分析
   對降水、溫度、濕度、日照和天氣現象等氣象要素以及同期相對應的紅棗裂果率進行比對分析,初步掌握紅棗裂果與氣象條件的關系,并找出一些關鍵指標。
  2 紅棗生長的氣象條件
  2.1 紅棗開花期
   棗樹花芽當年分化,當年開花。當果枝抽出1 cm時,花芽分化已經開始。
   當旬平均氣溫達20℃時,花序出現(5月中旬);旬平均氣溫在19~20℃時(5月下旬)進入始花期;旬平均氣溫在22~25℃時(6月上旬)進入盛花授粉期;7月下旬進入開花末期,整個花期持續2個月左右。棗樹和其他果樹相比,花量大,花期長,養分消耗多,落花落果現象嚴重,自然坐果率只有1%左右。
  2.1.1 適宜氣象條件
   (1)一般棗樹的花粉發芽的適宜溫度為24~30℃,花期對水分相當敏感,空氣相對濕度在75%~85%之間,有利于棗花傳粉授精,坐果率高。
   (2)棗樹花期要求光照充足,可使花芽分化良好;風力3~4級,有利于紅棗開花授粉。
  2.1.2 不利氣象條件
   (1)棗樹花期氣溫<20℃時影響開花進程,甚至造成坐果不良;花期若遇到36℃以上的高溫,加之干旱少雨,空氣濕度小,易造成棗花柱頭枯萎而脫落。
   (2)相對溫度小于25%會造成大量“焦花”和幼果脫落;花期大風可造成棗樹大量落花,如果出現干熱風還會加速葉片水分蒸騰,影響體內有機物質的積累和輸送,葉片萎縮、花器干枯,影響坐果。
   (3)花期出現沙塵天氣會導致棗樹的光合作用能力和受粉率下降。
  2.1.3 生產建議
   (1)花前水。在棗樹的初花期(時間約為5月中下旬),為防止干旱造成“焦花”現象,要在花前結合追肥灌水1次,之后視天氣狀況于盛花期灌1次淺水。
   (2)花期噴水。可增加空氣濕度,迅速補充樹體營養,提高坐果率?;ㄆ趪娝畤姺室话阍?月上旬,棗樹盛花初期進行(有40%的花朵開放就可以進行噴水噴肥)。花期水3~4次(5月上、下旬,6月上、下旬、每2周1次)。
   (3)葉面噴肥。又稱根外追肥,可與花期噴水和病蟲害防治相結合,葉面噴肥最適宜溫度為18~25℃,避開高溫天氣進行,一般在上午10:00以前或下午7:00以后噴灑,效果最佳。用0.3%的尿素或0.3%磷酸二氫鉀或微量元素進行葉面噴灑,能顯著提高坐果率,整個花期噴肥一般進行3次,每次間隔5~7 d。
   (4)花期放蜂。棗樹花期應引進蜂源,在棗園進行全面放蜂,可提高棗樹坐果率1~3倍左右。
   (5)環剝。棗樹環剝應在5年生以上的結果大樹上進行,一般選在盛花初期,當大部分棗吊開放5~10朵花時進行,一般在5月底至6月上中旬。
  2.2 果實發育期
   紅棗果實發育期可分為4個時期,共85~105 d。一般6月上旬末進入坐果生長期,6月上旬至6月下旬為棗果緩慢生長期;6月下旬至7月下旬為棗果縱徑快速生長期;8月上旬至8月中旬為棗核形成期;8月中旬后期至8月下旬為子葉、果肉快速生長期。
  2.2.1 適宜氣象條件
   (1)紅棗坐果和果實膨大適宜溫度25~30℃,氣溫日較差在12℃以上,相對濕度在75%左右。
   (2)紅棗果實生長前期需水較多,遇干旱會導致果實小、產量低,且對根系生長不利。果實生長后期,以晴天少雨的氣候最為適宜。
   (3)果實生長期要求土壤水分以保持田間持水量在65%~75%,光照充足。
  2.2.2 不利氣象條件 當日平均氣溫低于18℃,漿果生長緩慢,成熟期推遲;夏季高溫抑制棗果生長,氣溫高于40℃時容易出現生理落果和日灼病;夏季出現大風天氣容易造成落果。   2.2.3 生產建議
   (1)幼果期追肥。7月中旬進行追肥,以無機肥為主一般每株施入磷酸二銨0.5~1.0 kg,鉀肥0.1~0.2 kg,可促進枝葉正常生長和果實發育,提高產量和品質。
   (2)葉面噴施微肥。葉面噴施微肥可促果實發育,以磷酸二銨、磷酸二氫鉀、氯化鉀、復合微肥為主。
   (3)保果水。6月中旬至7月下旬為幼果發育期,需水量較大,該期應灌水2次;7月下旬至8月為果實膨大期,此時正值高溫天氣,枝葉易和幼果爭奪水分,導致幼果萎焉,應結合追肥灌水1次。
   (4)病蟲害防治。加強棗壁虱、紅蜘蛛的防治。
  2.3 果實成熟期
   根據棗果發育過程,棗果成熟期可分為:白熟期、脆熟期、完熟期。
  2.3.1 適宜氣象條件
   (1)紅棗成熟期要求旬平均氣溫18~22℃,且晝夜溫差>12℃,有利于糖分積累,個大色美。
   (2)紅棗脆熟到完熟期,平均每日需日照時數≥9 h,才能保證紅棗品質。
   (3)紅棗成熟期對水分需求較低,在降水少,無大風的天氣條件下均可正常生長。
  2.3.2 不利氣象條件
   (1)紅棗成熟期氣溫低于16℃易形成皺果。
   (2)采摘期若遇陰雨或降水天氣,容易造成裂果爛果。
   (3)局地陣性大風天氣容易造成果實脫落,果枝折斷。
  2.3.3 生產建議
   (1)鮮食紅棗的采摘。鮮食棗一般在9月中下旬開始采摘,即棗果脆熟期,此時果皮全部著色或2/3著色,果皮顏色較淡,果肉淡綠色,水分含量高,肉質酥脆可口。
   (2)制干紅棗的采摘。制干的棗果應在10月上中旬采摘,即果實完熟期后15~20 d,果皮深紅,果肉失水,果皮開始皺縮,停止營養積累,此時采摘果實色澤鮮艷,果形飽滿,干物質積累多,含糖量高,容易晾曬,品質好。
   (3)棗果的制干。棗果在棗樹上成熟風干后,震落收集。棗果成熟度高,干物質積累多,色澤、外形美觀,品質好。
  3 紅棗裂果的氣象條件
   喀什地區紅棗每年均會出現裂果現象,通過對試驗基地紅棗裂果期氣象資料進行分析可知,導致災情出現的主要氣象因素是8月中旬至9月下旬的降水天氣,同時也與濕度、溫度以及日照等要素具有一定的關聯性。
  3.1 紅棗裂果的降水條件
   紅棗自8月中旬進入白熟期,至8月底止,裂果主要表現以下形式:①由于果皮“日燒”所產生的裂果,即前期若遇干旱,處在白熟階段的果實水分缺失而無法及時進行補償,便會導致果皮日燒,產生一些較小的裂紋,這些裂紋大部分在棗果的向陽面出現。之后若有大雨,雨水會隨日燒裂紋滲進果肉,導致果肉體積逐漸膨脹,進而造成果皮出現脹裂現象;②在紅棗白熟期出現持續降雨天氣,雨水若長期在果實表面停留,且紅棗根部水分較多,會導致果實吸水以及細胞膨脹,最終形成裂果。一般該類白熟階段的裂果產生的影響稍小,若9月份無持續雨天,則對紅棗的品質以及產量影響較小。紅棗裂果的關鍵階段為脆熟期,一般為9月份,該階段紅棗果皮從梗洼、果肩慢慢著色變紅,果實的含糖量也大幅上升,質地也逐漸變脆,汁液變多,果皮也逐漸加厚,果實的膨壓較大。在該期間,若發生持續降雨天氣,紅棗不但會開裂,甚至可能出現爛果,加劇裂果災情。
  3.2 紅棗裂果的溫度條件
   通過紅棗裂果階段氣溫條件分析可知,在8月份,若日平均溫度不超過20.0℃,9月份的日平均溫度不超過17.0℃,則紅棗裂果率會顯著上升。
  3.3 紅棗裂果的相對濕度條件
   分析紅棗裂果時期的相對濕度條件可知:相對濕度最小值若不低于80.0%,各處理紅棗裂果均呈增加趨勢。加棚蓋和噴藥的紅棗裂果率相對于其他處理而言略低。
  3.4 紅棗裂果的日照時數條件
   分析紅棗裂果時期的日照時數可知,日照時數若不超過5.0 h,紅棗裂果率顯著上升。
   綜上所述,對紅棗裂果期間各類氣象條件分析可知,8月份若出現中、大雨或持續性降水天氣,日平均溫度不超過20.0℃,并且相對濕度不低于80.0%,日照時數不超過5.0 h;9月份有中、大雨或持續(超過3 d)陰雨天氣,并且日平均氣溫不超過17.0℃,相對濕度不小于80.0%,日照時數不超過5.0 h,則紅棗的裂果率呈顯著增高趨勢。
  4 結論與對策
  4.1 結論
   通過研究分析可以看出,紅棗裂果不僅和其內部因素具有一定的關聯性,而且和降水、日平均溫度、相對濕度、日照時數等氣候條件密切相關。結合影響程度,可以將紅棗裂果分成5個級別:1級紅棗裂果的氣象指標為,8月有降雨天氣,裂果率不超過10.0%;2級紅棗裂果氣象指標為,2018年8月12日出現強降水天氣,降水量達27.8 mm,裂果率處于10.0%~20.0%之間;3級紅棗裂果達到輕災,氣象指標為,9月有持續3 d左右的連續性降水,裂果率處于20.0%~30.0%之間,2018年9月13—15日出現連續3 d的降水,3 d累計降水達到了19.5 mm,導致紅棗出現裂果;4級紅棗裂果為重災氣象指標為,9月出現超過3 d以上的連續陰雨天氣,裂果率為30.0%~50.0%之間;5級紅棗裂果達到特重災害氣象指標為,9月中下旬出現持續間歇性多日陰雨天氣(前期已出現陰雨天氣,間隔1~2 d之后再次出現超過3 d的陰雨天氣),該類氣象條件下,紅棗裂果率超過50.0%。
   紅棗成熟階段降雨量較多,是導致紅棗出現裂果現象的主要氣象條件。此外紅棗植株生長氣候環境日照時數較低、相對濕度偏高、蒸發量減少,導致紅棗在成熟期吸收的水分較多,進而生成裂果,對紅棗的品質造成不良影響。
  4.2 防治措施
  4.2.1 合理規劃棗園 應選取通風性比較好的陽坡來建設棗園,盡可能不要在低洼地帶建園。坡地建設棗園可以修建能蓄能排的魚鱗坑;平地建園時能夠避雨栽培,有條件的還可以對紅棗進行設施種植,以預防紅棗裂果。
  4.2.2 加強棗園的管理 針對紅棗裂果問題,可以對棗園搭設遮雨棚,或者完善園內水利基礎設施,盡量避免田間積水,應對果園的通風條件不斷改善,增加蒸發量。紅棗在成熟階段出現的雨水,常會導致紅棗開裂,所以農戶應及時收聽天氣預報,在降水之前的2~3 d適量噴灑一些防水的藥劑,以避免紅棗果皮開裂。此外,應對棗樹進行合理修剪,將光路適當打開,以確保雨后的棗果能夠透光通風,在短時間內恢復干燥,盡可能降低紅棗裂果率。
  4.2.3 加強氣象為特色林果服務 當紅棗進入成熟階段,喀什地區各級氣象部門應嚴密監測天氣實況,當預測有降水或者連陰雨天氣時,應及時進行預報預警,并提前制作紅棗裂果專題天氣預報信息,滾動發布。若預測到出現不少于3 d的持續陰雨天氣時,應結合天氣持續的時間、強度以及影響范圍,對紅棗裂果預警等級進行判別與確定,并及時借助于微信公眾號、手機短信以及微博、農村大喇叭等平臺向廣大人民群眾進行發布,同時地方政府、棗業管理單位、企業以及紅棗主要產區應及時給出相關防御技巧,盡可能減少災害損失。
  參考文獻
  [1] 王錦肖,王錦艷.紅棗裂果原因及綜合防控措施[J].西北園藝:果樹,2016(2):37-38.
  [2] 朱俊峰,陳紅萍,范永玲,等. 紅棗裂果的氣候環境背景及其防御[J].科學之友,2010(10):155-156.
  [3] 王繼貴,翟玉柱.紅棗裂果漿爛的影響因素及預防措施[J]. 河北果樹,2008(6):32-33.
  [4] 劉同才,劉寶輕.棗裂果的原因及預防技術[J]. 河北果樹,2006(3):55.
  [5] 白文平. 紅棗裂果原因及防治栽培技術[J].山西林業科技,2007(3):53-54
  [6] 王長柱,高京草,高華. 棗主栽品種的抗裂性鑒定[J].西北農業學報,1998,7(2):78-81.
  責任編輯:劉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027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