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基層部隊訓練傷的科學防治辦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當今世界格局風起云涌,因此我國必須要提升國防力量,強化部隊的戰斗力,以時刻準備著應對世界格局的變化。隨著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的飛速提速,我軍也從機械化部隊逐漸完成向現代化、信息化部隊轉型,提升我軍戰斗力不僅要從武器裝備做起,還要從部隊中每個士兵做起,只有提升了單兵作戰能力,才能保證我軍戰斗力得到實質性的提升。然而在基層部隊訓練中,也時常發生士兵受傷的情況,因此如何防治士兵在訓練中受傷,成為我軍目前所要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
關鍵詞:基層部隊 訓練傷 科學防治 辦法措施
引言:隨著新一輪軍改的提出,要求部隊能打仗,打勝仗,這不僅需要部隊武器裝備的提升,更需要每個士兵的自身素質增強。因此,在單兵訓練中,要更加科學高效的進行。而創新的訓練方式自然避免不了增加士兵在訓練中受傷的可能性,因此,當前訓練保障部門應該針對常見的以及可能發生的訓練傷作出防治措施,并且做好訓練傷的防治工作有利于官兵自身的健康和安全,對于增加部隊戰斗力具有重要意義。下面,本文就基層部隊在訓練中常見的傷情,分析其科學防治措施。
1.常見訓練傷發生原因及分類
在官兵訓練中偶爾會發生受傷的情況,但傷情和傷勢都大不相同,因此要做到士兵訓練傷的科學防治就必須先了解訓練中所有可能發生的傷病,并對這些訓練傷最好分類,再進行不同類別的科學防治工作。
1.1疲勞性訓練傷
為了加強官兵的體能,當前部隊的訓練強度增加,因此官兵經過連續不間斷的高強度訓練后,難免會因為肌肉緊張從而積堆乳酸或者骨胳之間的摩擦而導致疲勞感增加。并且由于身體處于疲勞狀態,肌肉對身體的保護程度下降,因此很容易發生官兵受傷的情況。
1.2衛生學訓練傷
為了增加官兵的作戰能力,我軍經常開展軍事演習,并且為了模擬真正的戰時狀態,演習中官兵的作戰條件十分苛刻。經常會有因為缺少食物而導致身體體能不足的情況發生,并且為了充饑,官兵經常選擇在野外采集或者捕捉可食用的植物、生物,但是這一類食物用來充饑是十分不衛生的。并且由于營養供應不足,在高強度的演戲訓練下,發生個體病癥的可能性大幅度上升。
1.3失誤性訓練傷
在官兵訓練中,經常會使用一些訓練器材,尤其是為了模擬作戰狀態而使用具有殺傷性、破壞性的武器時,危險系數大大增加。但是官兵在使用這些器材時,偶爾也會發生失誤的狀況,即操作失誤,并且對官兵的保護措施也不全面,從而對官兵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脅。
1.4意外訓練傷
在連續不間斷的高強度訓練中,官兵難免會發生意外,并遭遇意外訓練傷,如在夜間訓練時,由于燈光暗,視線不佳,而導致跌傷或者關節扭傷;再如攀越障礙時所發生的摔傷以及使用器械時被割傷或者壓傷等。并且我軍的官兵具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并且還具備很強的忍耐力,如果自身遭到意外訓練傷通常是隱瞞傷情后,訓練完再進行醫治,這便使得傷情惡化,給醫生醫治傷情增加難度。
2.基層部隊訓練傷的特點
2.1新兵受傷率較高
由于新兵剛剛進入部隊,對于訓練中的技巧缺少經驗,并且新兵對于訓練的情緒比較高漲,以至于新兵在訓練中缺少自我保護意識,從而使自身安全遭到威脅,便經常發生士兵有訓練傷的情況,因此,新兵受傷率較高。
2.2高強度訓練而發生訓練傷的頻率較高
為了提高單兵作戰能力,近年來,部隊增多了訓練次數以及訓練強度,雖然士兵的完成情況值得肯定,但是士兵由于高強度訓練而發生訓練傷的頻率也隨之升高。由于訓練強度過高,在訓練中士兵的疲勞感也隨之增加,因此常常使官兵的身體機能下降,肌肉對骨胳以及身體的保護下降,從而發生受傷的可能性也隨之增加。
2.3野戰部隊訓練傷發生概率較高
野戰部隊為了模擬真實戰場環境,保證訓練質量,經常在山地無人區進行訓練,因此訓練條件十分艱苦,并且訓練極其苛刻,這便導致官兵中發生訓練傷等事故的可能性大幅度增加。
3.訓練傷防治工作
從上文可以得知基層部隊官兵在訓練中可能會發生四類訓練傷,因此經過簡單概述和分析后,我們便可以針對各個類型的訓練傷作出防治工作,主要有以下防治工作:
3.1普及教育訓練傷防治知識
要做后訓練傷的防治工作,就先必須對官兵普及和教育有關于訓練傷的防治知識,提高官兵訓練中自我保護意識,還可以針對不同類型的訓練傷,編成訓練傷防治手冊,使官兵在訓練前對著防治手冊進行學習。并且針對官兵進行訓練時會發生訓練傷進行救治教育工作。使得官本一旦受傷,便可以立刻進行救治,防止傷情惡化。
3.2做好訓練前準備工作
任何訓練在進行前都應該有其訓練目的,并且所訓練的項目都要有其針對性。其次在訓練開始前,要請專家對訓練大綱進行分析,分析訓練內容和科目的科學性、合理性。如果官兵訓練的環境在野外無人區,在訓練前應該對訓練環境的極端程度進行考核,并且提前針對可能發生訓練傷的項目做好預防措施。除此之外,在官兵開展高強度訓練前,要對官兵的身體狀況進行檢查,防止官兵帶病訓練從而發生危險。再如一些訓練官兵體能的項目,應該提前將官兵幾個人分成一組進行訓練,以便于當一個士兵進行訓練時,有其他士兵進行安全監督工作。
3.3針對不同類型訓練傷 及時做好救治工作
常見的訓練傷類型已經在上文中進行概述,因此醫療部隊也應該針對不同類型的訓練傷制定好救治計劃,一旦官兵發生訓練傷要在第一時間進行檢查,并確定訓練傷類型,再按照相關救治計劃及時救治。如在官兵關節扭傷時,應該第一時間判斷扭傷程度,并拿冰敷,及時止住淤血,再進行療養。再如官兵的頭部受傷時,這一類訓練傷比較嚴重,因此要在第一時間送往醫院進行檢查,再做出救治措施。
結束語:士兵是部隊戰斗力的基本保障,雖然基層部隊的訓練可以增強士兵戰斗素質,從而增加部隊戰斗力,但是如果士兵在訓練中遭受訓練傷的幾率過大反倒影響部隊戰斗力,因此做好科學防治訓練傷的措施,是部隊訓練的基本條件。
參考文獻:
[1]董居浩.基層部隊訓練傷的科學防治[J].公安海警高等??茖W校學報,2006,503:63-64.
[2]欒曉維,王傅喆,于熙義,方凡夫,李柏.海軍某部軍事訓練傷調查及防治[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8,2505:412-415.
[3]劉泱,孫金海.軍事訓練傷問題與對策研究[J].華南國防醫學雜志,2015,2912:932-933.
[4]吳喜軍.消防部隊訓練傷的科學護理及護理干預效果評價[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04:231-23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04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