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國學經典滲入中職生德育教育的實踐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書香浸潤校園,經典滋潤心靈?!秶鴮W經典誦讀》是我校的校本課程,在中職生中進行國學教育,讓師生親近經典,在閱讀中實現與經典同行,與圣賢對話,為學生的德育成長提供一個全新的平臺,作為一名班主任兼國學老師,我將國學教育和學生的德育教育進行了有機的結合,下面我談談將國學經典滲入中職生德育教育的認識和做法:
一、國學教育的意義
國學,是指以釋、道、儒三家學問為主干、文學藝術戲劇音樂武術菜肴民俗婚喪禮儀等等為枝葉的傳統中國文化體系。狹義的國學,則主要指意識形態層面的傳統思想文化,它是國學的核心內涵,是國學本質屬性的集中體現。中國沒有西方意義的哲學,有的是思想。其實國學所包含的內涵十分博大精深,他們提供的是各行各業的最基本的原理以及人生的價值、生活的態度、處事的方法,就拿周易來說,計算機二進制就是根據其中的“陰陽”學說而發明出來的。因此,不要以為學習國學,只對文人、教師、考古學家一類人有用!經商、做研究、從政等各行各業無不可用。我們這一代人是看著各種卡通片、漫畫書成長起來的應試教育高手,國學的積累實在有限。從我個人成長的經歷來說,從小進行國學教育非常必要,它可以讓我們認識自我、認識自己的行為方式。
二、中職生不良道德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職業教育在國民經濟建設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搞好職業教育越發顯得緊迫而重要,中等職業教育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社會經濟發展中,起著越來越不容忽視的作用。我們中職學校每年向社會輸送了大量的合格勞動者,優秀技能人才,為地方經濟建設和國民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中職生文化素質較差,引發信心危機,導致情緒低落,厭倦學習,甚至引發不良行為品德;社會不良影響使學生無心向學;家庭環境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這都是中職生素質較差的直接原因。
三、對中職生進行國學教育的途徑
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古人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比如誦讀《三字經》可以感受到中華民族語言的節奏美和韻律美,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誦讀《弟子規》可以教給學生學習做人的道理,在家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言行要謹慎,做人要講信用,和人交往要平等和氣。對國學經典的誦讀,既傳承了中華文明,又陶冶了學生的品德和情操。
?。?)在課外閱讀中滲透德育教育.課外閱讀其實是語文課堂的延伸,通過課外閱讀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積累知識,拓寬視野,豐富自己的學習生活,提高語文綜合能力,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和健全的人格。法國科學家笛卡爾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人的在交談?!痹谌粘=虒W中,常常會有些“不聽話”的學生,雖然教師在課上和課下反復強調日常行為規范,可這些學生卻把它當作耳旁風,這是因為教師的教育缺少新意,空洞無物,學生聽起來枯燥無味。如何解決這些教育難題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課外讀物,學生在閱讀童話故事、寓言故事、優秀小說、人物傳記、世界名著的時候,會自然地融入到那些優美的意境之中。
?。?)在班干部的培訓中滲透德育教育.班級的德育管理離不開班干部,班委會成員的德育滲透結合了《論語》中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边@句話的意思是:領導者品行端正,就是不下命令,百姓也會按他的要求去做;如果領導者品行不好,即使下了命令,也沒人會聽。在管理班級中,班干部自己課堂不講話,才能有效的管理其他同學;班干部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才能檢查督促其他同學認真完成。班級通過班干部的影響,會逐步形成這種嚴格要求自己的好風氣。
在班級人與人的相處中,我們還推行一句國學經典: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這句話是說人如果沒有信用,就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辦了,就像大車沒有輗,小車沒有軏一樣。這句話點名了人與人相處要講誠信,老師答應學生的事情會做到,同樣,同學之間互相承諾的事情也一定會完成。和這句話意思相近的還有“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與禮,遠恥辱也”。諾言要符合道義,對人恭敬要合乎禮儀。同學們在一個教室相處,既要講求誠信,又要合乎禮儀,下課后一味的追逐打鬧是很難得到別人尊敬的。
?。?)在班會中滲透德育教育。如何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要從具體事例中進行國學思想的滲透?!柏熑酥呢熂?,恕己之心恕人”,這句話教會了我們寬恕他人,學會換位思考,我的東西被他人不小心撞掉在地上,我不會生氣,如果他幫我撿起來,我會跟他說聲謝謝,再檢查自己是否也有像他一樣的行為?!叭诵?,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蓖瑢W之間互相取長補短,我學習你的踏實,改掉浮躁的壞習慣,剪紙,下棋,籃球,音樂,每個人都有特長,我們互相學習,改正缺點,共同進步?!八燎鍎t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人與人的交往不能太自以為是,否則朋友會越來越少,甚至排斥你?!耙淮绻怅幰淮缃?,寸金難買寸光陰”,使我們懂得時間的珍貴,珍惜時間才能學有所成。
總之,在中等職業學校開展國學教育,既不為“趕場”湊熱鬧——早就不趕趟了,也不為“復興國學”——這責任太重了,更不是要把國學當成學生的主業——恐怕會被投訴了,而是為把學生培養成會工作的“人”盡一點教育者的義務。當然,回到功利的立場上來說,國學教育這個“副業”還能提供學生就業的軟實力,在有了技術這一硬實力外,多了一個就業的籌碼,何樂而不為呢?
本文系2018年度河南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以‘書香校園、經典誦讀和職業養成教育’三位一體的職業學?!⒌聵淙恕J窖芯俊钡碾A段性成果之,課題編號:ZJB1819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12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