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的永恒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不妨將西西弗的神話看成一個有關時間的隱喻:諸神施加給他的懲罰永無止境,與漫長的時間同在;而隨著西西弗歷經千辛萬苦推上山頂的石頭一并滾落的還有他的努力及其意義,它們同滾落的那一瞬間一起消失,沒有留下什么痕跡。
然而,西西弗的努力真的全然消失了嗎?首先必須得意識到,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個體擁有的時間是短暫的,而整體意義上的時間卻代表了永恒。我們可以把萬事萬物的存在看成是對整體時間的切割,由此,單個存在的時間的總和就構建了永恒的時間。正如廣袤沙漠里掩埋的一粒沙子、無垠海洋中流動的一顆水滴毫無疑問是微不足道一樣,人的一生也只不過是漫漫時間長河表面漂浮的一點碎屑,那么,為什么我們要如此重視個體的生命與靈魂?為什么要考慮西西弗的努力是否消失?
為了意義。
我們的動作、語言,哪怕一次呼吸與眨眼,無一不向前一秒的時間施加了影響,其中一些有價值的影響就成為了意義。時間本身并無意義,但當我們賦予片刻以意義,無數有意義的瞬間就組成了永恒:這張始終流動、永遠年輕的面容,他的每一個表情都充滿了意味。人們總是企圖在時間中挖掘意義,卻不曉得這份意義本來就是自己創造的。從這個角度來看,西西弗的努力并未消失,而是進入了永恒。
科幻小說家特德·姜在《你一生的故事》中,向讀者闡釋了物理學中另一種看待事物的方法——姑且稱之為目的論。我們通常采用一種意識的連續模式看待問題,即依據事件的次序來區分何為因果,目的論卻是將所有事件理解為為達到最終目的所必須經歷的同時性過程。或許,我們也需要通過目的論來審視個體時間與整體時間的關系:每一秒轉瞬即逝的時間,都是為了塑造一個宏觀意義上的時間(永恒),或者可以視之為永遠流動的歷史。為此,我們才更需要抓住片刻,賦予其意義,在歷史長河中貢獻自己的一點價值。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事無定事,萬物皆流。其中也蘊含了片刻與永恒的辯證關系。我們的經歷隨著時間流逝,眨眼而過,無可挽回;但也正是在時間的恒常流動中,一個微小的瞬間,一種意義,都足以進入永恒的存在,變得遠比它自身所包含的更為廣闊——就在這片刻之中,片刻就是永恒。
點評
本文以議論性散文的筆法思辨“片刻”與“永恒”之間的關系,其突出的優點主要有二:一是巧于選點,化虛為實——考生精心擇取了“西西弗的神話”論述開來,使全篇的闡釋有了載體與準頭(或曰針對性與具體感);二是善于說理——考生沒有一味地堆砌事實論據,而是恰當引入“目的論”等理論素材協助說理,為作文增添了理性色彩,也頗見平日里積淀之豐贍。評為一類卷上,得分:58分。
【唐惠忠/供稿】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35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