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面板價格整體走弱材料本地化刻不容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面板產能持續擴增價格短期難以止跌回升
  面板價格全面走弱的情況下,為保證利潤水平,面板廠商必須嚴格控制生產成本,特別是控制材料成本。
  2017年,我國TFT-LCD產能面積約9400萬平方米,產量約7500萬平方米,正式超越韓國成為全球第一。但是,2018年面板行業風云突變,產品售價不斷走低,部分產品價格降幅達30%以上,受其影響,國內多家面板廠商業績下滑,其根本原因在于面板的供大于求。而隨著國內多條高世代產線的投產,液晶面板產能將在未來幾年激增。據市調機構IHS預計,到2020年,國內TFT-LCD面板產能將達到18300萬平方米,到2023年,國內TFT-LCD面板產能將達到23000萬平方米。與此同時,電視制造等廠商在采購面板方面則持相對謹慎的態度,并控制庫存水位,兩方面因素影響下,面板價格短期內止跌回升依然看不到訊號。
  面板價格全面走弱的情況下,為保證利潤水平,面板廠商必須嚴格控制生產成本,特別是控制材料成本。然而我國液晶面板用幾大材料整體本地化仍處于中低位水平,已實現國產的產品大部分應用在中低端領域,高世代液晶面板所需的部分關鍵材料被韓國、日本和我國臺灣地區等少數廠商壟斷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變。
  綜合來看,近幾年中國大陸平板顯示企業迅猛發展,提升了中國面板產業的全球地位。同時顯示產業本地化材料配套也在陸續推進,但是配套企業與國外企業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日韓配套企業之前先后依托于本地面板產業崛起獲得全方位發展,不管是材料,還是設備,都取得了絕對的競爭優勢。至今,中國國內面板企業還依賴它們的產業配套。各地投資的多條高世代產線帶來的產能過剩隱憂正不斷顯現,面板企業的競爭壓力開始加大,材料本地化配套已刻不容緩。
  提升液晶顯示產業競爭力材料本地化刻不容緩
  液晶顯示產業鏈漫長,做強液晶顯示產業,提升關鍵材料的本地化能力十分必要。
  液晶顯示產業鏈漫長,在顯示面板上游包括了玻璃基板、偏光片、靶材、液晶材料、光刻膠等種類繁多的關鍵材料,做強液晶顯示產業,提升關鍵材料的本地化能力十分必要。
  玻璃基板:目前國內從事玻璃基板研究和生產的企業主要有彩虹集團、東旭光電、中國建材等。相比康寧、旭硝子等公司以G8.5代及以上產品為主,國內企業的產品主要集中在G6代以下。東旭光電與日本電氣硝子(NEG)于福建省福清市興建G8.5代液晶面板用玻璃基板加工廠,2017年5月首批G8.5代玻璃基板順利下線,且已送京東方批量認證。彩虹集團和美國康寧合作,于2017年5月在咸陽、成都分別投建了一條G8.6代LCD玻璃基板后段加工生產線。隨著液晶面板尺寸的不斷加大,大尺寸化、輕薄化是今后玻璃基板市場需求的亮點。
  偏光片:偏光片行業具有較高的技術、人才、資金和客戶認證壁壘,市場集中度較高,韓國LG化學、日本日東電工和住友化學三足鼎立,全球市場份額超過60%。近年來國內企業三利譜、盛波光電等發展迅速,制造技術水平漸趨成熟,產線投入規模開始加大,與緊缺的市場需求形成了良好的銜接效應,目前雖然在高端領域尚有差距,但從技術路徑和發展情況來看,迎頭趕上前景可期。
  靶材:平板顯示鍍膜用濺射靶材主要品種有鉬靶、鋁靶、鋁合金靶、鉻靶、銅靶、銅合金靶、硅靶、鈦靶、鈮靶和氧化銦錫(ITO)靶材等。國內從事平板顯示用靶材研究生產的企業主要有江豐電子、洛陽四豐、晶聯科技、阿石創、先導薄膜材料、歐萊靶材等,主要涉及產品有鋁靶、銅靶、鉬靶、ITO靶等。江豐電子的銅靶材已在華星光電G8.5代線量產使用;洛陽四豐的鉬靶長度最高達到3430mm,寬度最寬達到1800mm,預估2018年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50%;阿石創、先導薄膜材料的ITO旋轉靶已經通過國內眾多面板廠商的認證,并實現批量出貨。歐萊靶材的平面銅靶材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產品品質獲得普遍認可。
  液晶材料:2018年國內液晶材料市場需求約為450噸。國內從事液晶材料研發生產的企業主要有江蘇合成、誠志永華、八億時空等。國內廠商的產品占國內市場需求的份額約為33%。作為產業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液晶材料本地化進程中仍然存在許多困難和不足。在中低端領域,國內液晶材料企業近年來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然而,液晶顯示的應用正在被進一步拓寬,與之配套的材料規格在不斷提升。特別是在高響應、高可靠性和高穿透性液晶材料這類高端產品上,無論是基礎研究還是專利布局與國外先進水平差距仍十分明顯。
  光刻膠:目前我國TFT-LCD用光刻膠的整體本地化率不足10%。作為重要原材料之一的正性光刻膠產品,90%以上仍來自于國外公司,目前全球最好的供應商德國默克公司,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超過67%。國內從事TFT-LCD用正性光刻膠研究生產的主要有北京北旭、北京科華、蘇州瑞紅等。彩色光刻膠行業技術壁壘高,日本、韓國、我國臺灣是彩色光刻膠的主要生產地區。我國大陸TFT-LCD生產企業所需的彩色光刻膠主要從韓國和日本進口。國內的彩色光刻膠目前尚處于起步發展階段,從事研究的單位主要是北京鼎材、浙江永太和阜陽欣奕華。黑色光刻膠行業的集中度更高,日本和韓國是主要生產地區,主要生產廠商有TOK、CHEIL、新日鐵化學、三菱化學、ADEKA,產量占全球總產量逾90%。國內從事黑色光刻膠生產的企業主要是江蘇博硯,阜陽欣奕華也在從事著相關研究。
  濕電子化學品:目前我國平板顯示用濕電子化學品的整體國產化率已提高到41%,尤其是在中小尺寸液晶面板用濕電子化學品上,國內產品已占據相當一部分市場份額。除已實現本地化的產品外,還有很多產品已經在國內各大面板廠商上進行驗證。未來隨著市場對于大尺寸面板的顯示清晰度、反應速度等要求越來越高,Cu導線技術將因其在這方面的優勢而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Cu導線技術應用的擴大,將帶動相應蝕刻液、剝離液需求量的增加。
  電子特氣:2018年我國液晶面板用電子特氣需求量約為13000噸。近幾年我國液晶面板用電子特氣本地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進展,在整個電子化學品中,本地化水平也是最高。高純氨、高純硅烷、高純笑氣先后實現了本地化的大批量應用,如黎明院和718所的NF3、黎明院和華特的SF6、綠菱和華特的CF4,但用于成膜的高純PH3、H2仍百分百依賴進口。
  驅動IC:全球液晶面板用驅動IC市場主要被三星電子、Silicon Works、Magnachip、瑞鼎等少數外資企業壟斷,國內從事相關研究生產的主要有集創北方、彩優微等,2018年國內市場中,內資企業所占市場份額不足3%,本地化情況不容樂觀。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357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