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班級管理以“弱”激“強”的智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班級管理是學校管理的基礎,班主任的工作,對于學生的成長和學習有密不可分的關系。作為一名高中班主任,如何進行班級管理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和命題,需要不斷探索和研究。筆者試從示弱策略的角度進行一些初步探討。
  關鍵詞:班級管理 示弱
  偌大的班級,瑣碎的班級事務,絕無雷同的學生類型,若凡事親力親為,白了班主任頭,崽子們還理所當然接受著,甚至稍微不如他們意,還各種埋怨,不爽。于是,班級建立初,就該秉著“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原則,組建班級管理體系。男班長分管紀律、路隊等,女班長分管學習、衛生。男女搭檔,干活不累。同時各級委員在男女班長的安排組織下,層層細化,建立班級輪值制度,責任分配到個人,每個人有各自的范圍和任務,如此,抓住孩子渴望獨立的心理,通過班干部重要職務競選,學習幣獎勵評價機制等讓學生自己經營班級,而自己“柔弱”的退居幕后。我時常調侃他們,“我在的目的,就是有一天我不在班級,你們都能井然有序?!?示弱,讓班干部團隊以及“群眾”真正成為班級的主人,為班級建設獻計獻策,貢獻力量。[1]
  我們都有這種體會——班級垃圾桶越大,垃圾越多。針對這個發現,我在班上提出問題——登革熱肆虐,衛生死角能否從班級消失?班級可不可以沒有垃圾桶?問題一拋出,質疑聲一片,我站在講臺上,頗有被丟西紅柿的感覺,各種問題叢生——垃圾丟哪里?每天一個袋子裝垃圾豈不是很浪費?負責掃地的值日生豈不是失業了?“嗯,這些問題都成立,有個別我都可能沒招應對。不過,按理說,辦法會比問題多,大家把問題羅列到衛生委員那邊去,兩位衛生委員課后繼續去集思廣益,出方案?!惫?,問題都不是問題,因為都有答案了。自帶環保袋,紙張有回收箱,自己制造的垃圾自己及時帶走,值日生負責評價……
  與學生溝通的時候,很多時候長者都好為人師,一副“我就是正義的化身,我就是真理”的范兒,其實,偶爾的示弱,能讓溝通更有效,甚至化沖突為轉機。[2]
  遇到的學生多了,總有幾個脾氣不好到極致的。這種情況,你遇到過沒有?其他同學都在秩序井然的早讀著,一句“誰說我沒交,有?。 眽哼^了書聲,側目,小軍一臉不高興向著英語科代表方向,嘴巴還呈怒吼狀態,瞬間,全班石化?!靶≤姡煤谜f話”,站在旁邊的我循聲回應了一句,目光中表達著“懇請”?!安粫?,就不要做!”,話畢,甩書,推開桌子,沖出課室?!白撸阕摺泵鎸π≤姷挠忠淮尾荒芎煤谜f話,我也沒辦法好好說話了。但就算生學生氣,也為他撐傘,隨即轉身示意身邊人出門關注走向。他果然進了洗手間。然后心里開始默數了,兩分鐘內,他果然悻悻的回到座位,一臉的不高興。穩住情緒,我示意矛盾雙方到課室外面協調,小軍竟氣鼓鼓的無動于衷。他竟然不愿意私了,那只能依照班規,讓靠門的同學把門關上?!瓣P上門,沒有外人,今天我們講講家事……”我娓娓道來,主持著三方道出原委,請大眾評委評理,在群眾雪亮的眼睛下,還原事實真相。最后,涉事三方承擔責任,為自己的語言負責,包括我自己那句“走,你走……”。當然,最不能好好說話的他也在同學們的引導下認識到自己如何不妥。示弱,長者也該好好說話,從而引導大眾在與人相處時“好好說話”。
  當然,小軍的脾氣里的棱棱角角還在繼續打磨中。又一次,他與朋友鬧矛盾,就差武力解決了,又一次氣鼓鼓拿著水杯坐在座位上。我表情嚴肅,語氣低沉的說了句,“小軍,辦公室去先”。他,怒火中燒的推開桌子,把水瓶甩進儲物柜,去了辦公室。循序漸進的,在辦公室里,我引導兩人的矛盾梳理完畢。事畢,留下他,對著他,我一臉不悅,話語很低很沉還帶點小傷感,“我剛剛在班里把我可憐的自尊弄丟了,你知道嗎?”他當然知道,他被情緒奴役,踢貓效應,向不相關的我發脾氣了?!拔乙竽惆丫毥憧蓱z的尊嚴還給我,第一,時光倒流,同樣的場景,重新好好對話,第二,你要向受傷的自尊道歉?!边@個時候,恰巧在旁邊辦公桌的級長也以旁觀者清的視角評價事情,并用同理心語重心長的對其進行心理輔導。結果不需猜測,認識時常片面,情緒容易沖動,行為上莽撞的他接受了這次挫折教育,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并為自己的行為結果買單。就這樣,場景再現,我從課室外面進來,在門檻邊,“小軍,辦公室去先……”,“嗯,現在就去……”,規矩的起身,放好瓶子,從后門出去,進了辦公室,又出來,從前門進來和同學們分享對“情緒管理”的認識?!巴瑢W們,我們都一樣,容易拿最壞的脾氣對著最愛的身邊人,而把好脾氣都給了生疏的人甚至是陌生人。老師也一樣,遇事有時候也容易被情緒奴役,尤其是班級工作。我和小軍約定好,21天一個回合,看誰能做到21天不發脾氣,你們做我們的評判管,好嗎?人應該是情緒的主人,而不加以主宰,人很容易被負情緒奴役。讓我們都好好說話。”對,我很柔弱,心靈會受傷,會發脾氣,也需要督促……坦誠為師者的不完美,在示弱中,巧妙的引導孩子做情緒的主人,陪伴孩子共同成長。
  困難像彈簧,你強他就弱,其實教與學的關系也如此,我“弱”他便強。為師者越強大,越是親力親為,學生們的依賴性就會越強,反之,“柔弱”的師者把孩子推到困難的面前,讓孩子像個成人一樣去面對、去解決,而自己遠遠默默關注著,關注著孩子慢慢習得生存發展之道。[3]
  參考文獻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班杜拉.社會心理學[M].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
  [3]王迎燕.示弱?不弱!——論示弱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巧用[J].科技信息,2011.2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652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