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視域下的高職校本課程建設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學科核心素養是實現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重要途經。高職專業核心課程多為校本課程,對于高職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保險人傷理賠實務》課程為例,梳理了開發背景、過程以及實施,提出核心素養的培育需要從意識到實踐加以貫徹,以學生與行業發展核心素養為立足點進行校本課程的建設。
【關鍵詞】核心素養 校本課程 保險
【中圖分類號】G71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6-0008-02
新世紀,信息技術快速發展,職業變更出現新特點,個人發展也有了新需求。這樣的時代,如何培養學生才能滿足個人健康發展與國家繁榮需要?2016年《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公布,確定的六大核心素養全面解答了新世紀學生培養問題。
校本課程是指學校根據自身的實際特點和條件開發適合學校發展需要的課程。校本課程的靈活性、個性化等特征,讓其在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培育過程中具有一席之位,成為國家新課改重點。《保險人傷理賠實務》是基于高職保險專業人才培養需要而開發的一門校本課程,其建設過程中如何融入核心素養,對于其他高職院校校本課程建設具有一定借鑒意義。
一、開發背景
高職保險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為培養思想政治堅定、德技并修、全面發展,適應新時代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具有健康的身心、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良好的人文素養和職業道德等素質,掌握風險管理、保險、法律、營銷、會計、客戶服務等較寬厚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面向各類保險企業、政策性保險機構和其他金融企業的基層服務和管理領域、具有良好社會適應能力和較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其就業崗位主要有保險銷售、壽險承保以及責任保險人傷理賠等崗位,因此學生需要掌握人傷理賠知識與技能。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體系中缺乏針對人傷理賠知識技能的課程,因此高職保險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開發人傷理賠實務課程勢在必行。
二、開發過程
?。ㄒ唬┏闪㈤_發團隊
依據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需要以及保險行業特點,聘請保險行業相關專家、領導與學院教學主管部門、專業教師組建開發團隊,一起探討,確定課程目標與教學內容。
?。ǘ╅_展調研,了解保險企業對人傷理賠工作核心素養需求
通過對深圳、杭州、北京、長沙、六安等地18家保險企業就人傷理賠工作核心素養進行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整理出人傷理賠核心素養構成表(見表1)。
由以上數據分析,得出人傷理賠核心素養最重要的10項為:身心健康、品德優良、良好溝通、知識精深、技能扎實、誠實守信、積極進取、愛崗敬業、勇于擔當、嚴謹求實。
?。ㄈ╅_展調研,了解學生課程需求
自編《保險人傷理賠實務課程需求問卷》對在校保險專業學生進行調研,了解學生對該課程的期待,并對授課方式、開課形式、教學內容、學習目的、教師類型等有關情況進行了調查。發現對該課程有期待的學生占比89.14%,贊成必修開課模式的學生占比87.3%,同意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同學占比88.42%,說明學生對該課程是有期待的,能促進職業能力提升。
?。ㄋ模┪墨I研究與實地調研并行,收集課程開發素材
鑒于《保險人傷理賠實務》課程是基于保險實務的應用課程,因此課程開發團隊采用文獻研究與實地調研兩種方式,收集該課程理論內容與人傷理賠實務操作要求、案例等要素,以保障理實一體化教學的實施。
?。ㄎ澹┬F箅p方研討,確定課程標準
綜合保險專業人才培養需要和前期調研結果,校企雙方經過多次研討,確定《保險人傷理賠實務》課程標準。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教學內容以職業活動為主線,以完成工作任務為基本目標。課時為54,教學場地為實訓室,采用終結性與過程性二元評價方式評定學生學習效果。
?。┬F箅p方合作編寫《保險人傷理賠實務》教材
邀請保險企業人傷理賠資深專家與學院專業教師組建教材編寫團隊。教材內容以保險產品為對象,分為四個項目:車險人傷理賠、責任保險人傷理賠、健康保險人傷理賠以及意外傷害保險人傷理賠。每一個項目均以職業活動設計相應任務:報案-查勘-醫療審核-司法鑒定-調查-訴訟。該教材體例為項目式,以人傷理賠實務技能與知識為核心,真實的工作實例與豐富的拓展閱讀,不但兼顧了學生實務技能與理論知識學習需要,而且保險前沿信息的介紹讓學生了解保險發展趨勢,為未來職業變化的準備奠定了基礎。
該教材2017年2月正式出版使用,至今已有一年的教學實施應用。通過對授課教師與學生訪談,了解到該教材符合學生人傷理賠知識、技能、態度培養需要,能夠幫助其順利上崗從事相關工作。
三、《保險人傷理賠實務》課程培育核心素養的實施
《保險人傷理賠實務》課程教學方式為理實一體化。課程實施前經過調研,校企雙方師資研討設計了25個實訓項目,實訓項目的完成融入了人傷理賠工作核心素養培育。如道路交通人傷事故理賠案例分析中,不但需要學生依據相關知識做出賠付決定,而且需要嚴謹求實態度搜集理賠證據、核定賠付金額,還需要學生提升溝通表達能力以實現專業解答客戶關于賠付結果的疑問。圍繞學生創新意識的培育,教學過程中設計了人傷理賠流程優化實訓項目,讓學生不但了解現有理賠流程優劣,更重要的是運用信息新技術優化理賠流程,提升客戶滿意度;圍繞學生團隊協作精神培育,設計了道路交通事故人傷欺詐案例分析,讓學生基于不同工作環節列出各自職責。
課程采用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方式來評價學習效果。終結性評價采取教考分離題庫,總體量為500道,題型有單選、多選、判斷、計算、簡答、實務綜合分析等6種題型。
由計算機從題庫中隨機抽取組卷,考核目的在于學生人傷理賠知識與技能的掌握。過程性評價主要是通過學生課堂表現、工作任務完成成果來體現,側重考核學生嚴謹求實、團隊協作、溝通表達等核心素養。 四、深化高職校本課程核心素養培育的思考
(一)開發團隊需要加強核心素養培育意識
核心素養是知識、能力、態度或價值觀等方面的融合,既包括問題解決、探究能力、 批判性思維等“認知性素養”,又包括自我管理、組織能力、人際交往等“非認知性素養”[1]。深化校本課程核心素養培育,首要的是加強課程開發團隊的核心素養意識。不同學科核心素養有所不同,校本課程建設過程中需要深入學生、行業進行調研,才能全面了解學科核心素養,才能促進開發團隊提升核心素養意識。
?。ǘ┤娣治鰧W情,找到核心素養缺失點
新世紀人才培育要求知識結構合理、能力多樣、思維成熟、可持續發展、身心健康等,高職學生學習基礎薄弱,學習興趣不足,知識結構難以全面。對網絡、手機的自律不足,影響了其身心的健康。學生層次不同,其核心素養缺失有所不同,核心素養的培育必須對癥下藥,才能有的放矢落實核心素養的培育。因此核心素養培育過程中應對學生進行多維調研與深度訪談,全面分析學情,了解核心素養缺失點。
(三)采取多樣化教學方法,設計合理實訓項目,有機整合核心素養的培育
信息技術的應用,單一的教學手段難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更談不上核心素養的培育。因此校本課程建設過程中,應基于學情分析,采取案例分析、任務驅動等多樣化教學方法,合理應用信息化技術與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設計合理實訓項目,將核心素養培育有機整合,從而達到學生知識、技能、態度、價值等要素同步化培育,切實提高教學效果。
(四)教師不斷學習提升自身核心素養
教師作為核心素養視域下課程建設的主要承擔者,其專業知識素養、學科背景、國際視野等情況都將影響到國家教育核心素養的培養。因此教師需要不斷學習,提升專業知識素養,并且緊密聯系行業,具有一定的教研科研視野。
?。ㄎ澹┘皶r更新核心素養
張華(2016)認為核心素養是人適應信息時代和知識社會的需要,解決復雜問題和適應不可預測情境的高級能力與人性能力,具有時代性、綜合性、跨領域性與復雜性[2]。因此核心素養視域下的校本課程建設應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發展需要,密切關注行業動態,及時更新課程標準,以保障核心素養的有效性與時代性。
高等職業教育主要目的在于使學生獲得某一特定職業或職業群所需的實際能力(包括技能和知識等)。基于職業核心技能培養需求設置的課程往往難以從國家或地方層面統一設置,多以高職院校為主體開發的校本課程。這類課程開發與建設過程中往往基于某行業在一定階段內人才培養需求,綜合性不強,領域單一,存在一定局限性,與未來人才培養要求存在矛盾。唯有自上而下進行核心素養培育的頂層設計、從意識到實踐落實核心素養的培育,將核心素養有機融入課程建設中,方能切實提升職業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施久銘.核心素養:為了培養“全面發展的人”[J].人民教育.2014,(10):13-15
[2]張華.論核心素養的內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10-2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57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