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小學英語“靈動課堂”發展學生英語核心素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小學英語的學習是為學生以后的英語學習奠定基礎,而小學生對于英語接觸不多,除了學前教育的簡單接觸外,基本算是處在英語學習的初級階段。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務必認識到這個階段英語學習的重要性,拿捏好學生的個性特點,依據他們的成長規律,精心設計教學內容,研發新的教學模式,創新教學理念,打造“靈動課堂”,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挖掘與發現英語的趣味性,滿足他們對英語的好奇心,提升他們的英語核心素養,使學生打心底愛上英語。
【關鍵詞】小學英語 靈動課堂 學生英語 核心素養發展 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8-0124-01
一、目前小學英語教學的現存問題
1.基礎知識與實踐訓練未能科學融合
伴隨新課改的推行,教育機構對教學大綱進行了修改,增加了課程中實踐環節的比重。然而在小學英語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已然形成固定的教學模式、不愿改變,認為小學生剛剛接觸英語其知識掌握度不夠,無法順暢的進行口語交流,因此而減少了口語訓練的時間;學生同樣因為知識儲備的不足而懼怕進行口語交流,這就造成了教學流程的惡性循環。
2.缺乏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習是學生習慣養成的重要環節,而絕大部分的學生在上小學前未了解英語,對新鮮事物雖處于好奇,但因從未接觸而不知從何開始,如何做才是正確的,只能按照教師的要求按部就班,這就導致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學生熱情不高,英語學習進步緩慢。
3.缺乏良好的專業水平
小學英語需要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創設新穎的教學內容來提升課堂氣氛與學生積極性,但往往小學英語教師的英語素養有限,對于教學方法的設計過于平庸,只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忽視其實用價值的體現,因此無法勾起學生的興趣,進而使教學成效不高。
二、打造小學英語“靈動課堂”的有效對策建議
1.教學手法多元化
開展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教學手法必須多樣化,靈動自如的轉換教學手法,選擇最適合授課內容的教學手法,提高小學生課堂學習的參與度,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常見的有表演法、游戲法、故事法等,力求著重發揮學生學習英語的最大自主性,拓寬他們的視野,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獲取更多英語知識。
2.巧設學習情境
由于英語這門學科對于大部分小學生而言,接觸量并不多,因而無論是語感還是單詞量相對而言都較為匱乏,為此,英語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應當巧設與教學內容對應的學習情境,必要時借助多媒體設備,通過音樂、視頻、動畫等形式將新課知識合理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與學的整體效率。
以外研版小學一年級Module1 Unit 1 Hello的教學,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聽懂會說Hello/Hi,并能在實際情境中運用,培養他們形成英語思維,大膽運用英語進行日常交流。教師可在新課導入環節時播放歌曲《Hello,Hello》,讓學生在拍手附和唱歌過程中進行課前熱身,利用大屏幕播出歌詞對應的翻譯,促使學生在最短時間內進入學習狀態。歌曲完畢之后,教師以可以通過Hello,boys and girls!/Hello everyone!的問候形式讓學生熟悉問候語,并以此展開口語對話訓練,也可以引入情景演練,請出兩位同學進行問候對話,如此學生不僅記住了問候語單詞,同時對話能力也獲得了實踐鍛煉,大大加強學生學習興趣之余也培養了他們的核心素養。
3.改變評價方式,創建靈動課堂
靈動課堂其教學重心為學生,因此教師應對評價方式進行調整,當學生出現錯誤時應以學生更易接受的形式對其評價,不要像仇人一樣先進行批評,要重視學生的心理感受,避免學生產生挫敗感降低對英語的熱情。
小學生剛剛接觸英語,在課堂回答問題時,無可避免的會因多種因素而造成問題回答的不正確,對此教師應給予正確的引導與鼓勵,同時還應多給予回答問題的機會,間接提升該學生的對英語的熱情,注重每一位學生的課堂表現、正確的引導,才能提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發揮出靈動課堂的教學特點。
三、結束語
總之,“靈動課堂”在英語教學上的實施,有助于提升學生這一教學主體的重要地位,以學生為核心開展教學實踐活動,提升課堂氣氛、學習積極性,使教學成效顯著提高的同時也使學生逐漸形成獨特的英語素養。
參考文獻:
[1]高慧.基于培養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芻議[J].新西部,2017(31):166+28.
[2]魏志堅.在本真、靈動的英語課堂中追求智慧生長[J].江蘇教育研究,2017(17):56-5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60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