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析心理引導因素在高校思政教育發展中的作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作為高校思政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引導不僅關系著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對于高校思政教育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將心理引導因素在高校思政教育發展中的作用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其重要意義的闡述,以及其在高校發展中的影響情況進行了分析,進而對心理引導因素在高校思政教育發展中的作用做出了研究,以期能夠使高校合理利用心理引導因素,為高校思政教育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心理引導  高校思政教育  正確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8-0073-02
  前言:對于高校思政教育而言,心理引導因素是其教育環境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為大學生提供積極正面的心理引導不僅能夠了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使大學生的心理問題能夠得到正確及時的引導,同時能夠幫助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提高其工作能力,強化思政教育中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使大學生的思政教育方法能夠實現有效的拓寬,建立具有時代意義的高校思政教育體系,為大學生樹立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奠定基礎。
  一、心理引導因素對高校思政教育發展的重要意義
 ?。ㄒ唬淞⒄_的社會觀念
  大學生由于本身所具有的特征使得其進入大學之后就是具備一個獨立的人格,能夠獨立對各種事物作出判斷,但是大學時期也是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的關鍵階段,高校不僅要在這一時期為學生提供基本的技能與知識教育,同時也要為學生提供社會觀念的認知教育。樹立正確的社會觀對于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高校提供的思政教育能夠引導大學生在大學時期樹立正確的社會觀念,通過思政課程改革推動大學生形成正確的社會觀念,以保障大學生能夠利用形成的社會觀念在未來的生活和工作中發展順利。
 ?。ǘ┘ぐl學生的愛國情懷
  在高校思政教育體系中,合理利用積極正面的心理因素引導大學生數量正確的價值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教育指導核心,利用中國傳統文化提高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及自豪感,提高學生對國家的民族的凝聚力[1]。大學生作為時代發展的核心人才,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對大學生的成長十分重要,而愛國情懷作為大學生發展的根本素質之一,是大學生思政教育課程發展的重點。提高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十分重要,能夠使大學生形成健全的心理及民族觀念,增強大學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激發大學生的愛國情懷。
  二、高校思政教育發展中起到影響作用的心理引導因素
 ?。ㄒ唬┥詈蛯W習的壓力
  在進入高校之后,大多數大學生都是離開父母、家庭獨自在外生活,驟然離家獨立生活使得大學生普遍存在不適應的現象,且大學與初高中生活明顯不同,大學生面臨的人際交往、學習及生活等方面的壓力也不同,來自家庭以及社會不同方向的壓力使得新進入高校的大學生極易出現一些心理問題,若是不能夠將這些心理問題及時的控制住,這對于大學生的思政教育而言是十分不利的。
 ?。ǘ﹤€性心理素質的差異
  高校大學生群體的個性化特征及差異性心理素質使得大學生在彼此的交流和溝通中極易出現沖突現象,而大學生本身就缺乏社會經驗使得其在人情世故上面臨了更多的挑戰,人際交往中受到的挑戰更加頻繁[2]。當代大學生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自私、任性、沖動的個性特征更加突出,集體生活中缺乏互相信任和相互包容,這對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不利,極易導致高校傳統思政教育出現問題。
  三、心理引導因素在高校思政教育發展中的作用
 ?。ㄒ唬┯欣诖龠M高校思政教育呈制度化發展
  現階段,在高校教育體系中,素質教育是其教育的關鍵,其既包括高校學生的思政教育,同時也包括學生的心理教育。在高校內設置心理引導中心,并將建設的心理引導中心作為學校日常教育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建立專門的工作機構與場所,配套完善的設施,同時要提供充足的資金,在思政教育體系中將心理引導融入思政教育課程中,讓更多的大學生重視心理引導因素對于其思政教育的重要性[3]。心理引導因素的發展不僅能夠促進高校思政教育呈現制度化發展,改變傳統高校中的思政教育呈現的無組織、無紀律的現象,及時將教育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改正,保證教育工作順利進行,同時通過對高校學生心理情況的分析,特別是對高校大學生心理狀況的掌握,使得思政教育工作者能夠為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問題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法,充分發揮心理引導因素對于大學生思政教育發展的重要作用。此外,學校要委派專門的心理教師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引導,定期舉行心理引導以及心理咨詢等相關活動。
 ?。ǘ┯欣谕苿痈咝K颊逃樌M行
  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傳統思政教育方式在實施的過程存在局限,對于學生思想健康情況的評估相對不利,也并沒有標準的評估體系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作出評價和約束,無法正確的掌握學生實際的心理情況,這使得高校開展思政教育工作受到限制。當前,高校通過引入心理健康評估方法作為思政教育工作的重點方法,其通過對高校學生實行心理評估工作掌握學生在不同時期的心理狀態,進而對學生的思想情況作出推斷,使得高校能夠建立健全思政教育工作計劃。科學合理的心理健康評價方法的正確應用對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相關技巧以及理論具有一定的完善和提升作用,使得教育的目標、內容、過程以及評估都更加的統一、準確、合理以及高校,使得高校學生的思政教育評估根據的科學客觀,有利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
  (三)有利于強化高校思政教育團隊整體建設
  首先,對于高校思政教育人員的選拔而言,學校要優化工作人員的選拔方式,建立嚴格的選拔、考核標準,從根源上提升整個思政教育團隊素質,以保證其能夠在工作中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研究。而心理引導教育本身不僅要具有豐富的引導經驗與理論知識技能,同時要能準確的掌握大學生的心理狀態[4]。其次,高校要重點培養同時擁有思政教育與心理引導知識的教育工作人員,并通過高校與社會實際發展情況設計更多的關于教育、文化、心理、社會實踐等方面的引導教育課程,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整體素質。此外,高校通過建立健全教育工作者的考核制度,將其考核結果與薪資相連,進而提高其整體競爭素質。高校要定期舉辦心理健康、思政教育等講座或是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對社會、家人的整體信任度,使彼此之間能夠建立信任的溝通關系,進而使高校學生的心理問題得以解決。
 ?。ㄋ模┯欣跇嫿ㄐ碌母咝K颊逃J?
  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心理引導有利于高校建立新的思政教育模式,與傳統的思政教育模式不同,其是通過與學生進行心理、思想上的溝通來提高學生對思政教育的認知。同時,心理引導的實行也使得高校思政教育的常規角色發生了變化,形成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體系,學生主動的對教師講述自己的思想,使學生能夠對學生的思想及心理情況有著更加清晰的了解,教師通過主動傾聽學生的思想及心理內容,有利于教師更加準確的掌握學生的心理情況及其個性化發展,同時對于學生的人格特征有著更加清晰和準確的了解,有利于教師思政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此外,心理引導因素教育方式的實行也使得學生能夠主動放下內心過強的自我保護意識,將內心世界呈現給思政教師,這對于教師以及高校的思政教育效果有著明顯的提升作用。
  結論:綜上所述,心理引導因素對高校思政教育發展具有樹立正確社會觀念、激發學生愛國情懷起著重要意義,推動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進行。而高校思政教育中具有影響作用的心理引導因素主要表現在學生的生活與學習壓力以及其個性心理素質的差異兩方面,這使得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受到一定阻礙。最后,本文從促進高校思政教育呈制度化發展、推動高校思政教育順利進行、強化高校思政教育團隊整體建設、構建新的思政教育模式四方面就心理引導因在高校思政教育發展中的作用進行了研究,使高校教育體系能夠重視心理引導教育,為高校學生的健康發展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蘭洋洋.高校思政教育發展中心理引導因素的作用探究[J].長江叢刊,2017(36):218.
  [2]吳昊.高校思政教育發展中心理引導因素的作用探究[J].報刊薈萃,2017(09):169.
  [3]許群.淺談高校思政教育發展中心理引導因素的作用[J].長江叢刊,2017(23):205.
  [4]羅文江.高校思政教育發展中心理引導因素的作用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7(08):63.
  作者簡介:
  李厚儀(1989.1-),女,蒙古族,內蒙古興安盟人,碩士,講師,從事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608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