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高校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有效融合的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現今,由于社會大眾對高校學生的要求有了一定增加,這使得我國相關高校單位不僅需要關注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還需要對其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予以關注,以此才能夠確保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因此,做好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相融合可以有效提高高校管理工作的整體水平,這對學生自身能力的提升、高校后續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基于此,本文在闡述高校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有效融合的意義基礎上,總結了促進兩者融合的對策,以期可以為高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借鑒。
關鍵詞:高校思政教育;學生管理工作;融合;對策
引言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教育事業獲得了很大的發展,其打破了傳統的辦學模式,逐漸走向社會、走向市場,這在給相應的教育單位提供發展契機的同時,也進一步加劇了其發展壓力,學校內的學生管理工作形勢也日益嚴峻化、復雜化,這使得管理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這不僅對學校的后續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還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學生的健康成長。在此背景下,融合思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的重要性逐漸突顯出來,而學校必須對其提高重視的同時進行實踐,通過促進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的融合來切實提高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水平,從而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學習氛圍。
一、思政教育與管理工作融合的意義
1、思政教育是學校管理目標實現的切實保證
隨著現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家長們對教育事業的關注力度也在逐漸加深,其不僅需要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注重提教學質量,還需要保證學生在校的健康、安全生活。而學校學生管理工作作為學生日常學習與生活的重要保障,其工作的有效性關乎著整個教育單位的穩定發展與否?,F階段,在學校學生管理工作中逐漸開始重視思想政治教育職能的加強,其主要是在學校的教學過程中以政治思想宣傳與教學來引導青年學生堅定馬克思主義思想,以培養思想道德素質為基礎培養與發展學生,使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著眼于自身的全面發展,以此來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從而培養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2、思政教育是學校管理工作整體推進的發展需要
學生作為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對象,其隸屬于學生這個大集體,而由于現今的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使得許多高校學生等在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價值取向等方面都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征,這使得學校在落實學生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所面對的環境更為復雜,也進一步加大了其所面對的挑戰。在現有的教學模式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師資隊伍比較薄弱,在實際的教育工作中所采取的教學方式也比較單一,這使得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很大的難題,這不僅對學生認知、行為等方面的培養有著很大的影響,還會阻礙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整體推進,進而使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的作用難以發揮出來,使學校發展陷入困境。
3、思政教育是應對信息化變革的現實訴求
當前,在科學技術水平持續上升的背景下,信息化推動了教育的深刻變革,各種社會浪潮不斷出現,獲得信息的渠道也在日益增多,而學校學生由于缺乏相應的社會經驗,在實際的學習與生活出很容易遇到相應的安全問題,一旦學校教育單位沒有及時的進行引導與預防,很可能使學生在遇到相應的問題時難以進行解決。因此,相應的教育單位為了應對現今的社會形勢,逐漸開始加強學校學生管理工作,其可以對各種信息化變革內容所涉及到的內容進行分析,通過社會主流意識來引領社會思潮,維護穩定的校園環境。
二、促進思政教育與學校管理工作有效融合的舉措
1、積極轉變思想觀念
要實現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相應的教育單位首先要在提升對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職能的認識層面上,采取合理的措施來進行落實。對于學校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相應的學校領導負責人必須要在對實際的學生管理工作情況進行合理分析的基礎上,在思想意識方面加強引導,促進教師與學生轉變以往的觀念。學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整合多部門的力量,高校組織部門、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部門等都需要在正確認識到自身責任的同時,在實際的工作中通過合作、宣傳等來自覺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各個部門對所開展的工作要有一個統一的認識,從而明確目標和方向的一致性。此外,還需要對相應工作的流程、標準體系、考核制度等進行全方面的掌握,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要注意共同協商,充分發揚民主,吸納多層級意見,并積極進行多角度分析,從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滿足教育對象知識學習需求,促進學校學生管理工作作用的最大化發揮。
2、發揮學生主體地位
要實現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融合,相應的高校單位還需要重視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的作用,高校單位要從實際出發,將學生作為高校教育與管理的主體,在實際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無論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還是實行各項規章制度都要以學生為出發點。高校在開展相關思政教育課程以及管理工作時,要以學生的發展需求為出發點,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科學、有效的教育方式與管理方法,這可以提高學生參與教育與管理的積極性,主動學習各類知識,從而實現自身的全面性發展。
3、創新相關制度
在學生管理工作與思政教育的實際過程中,高校范圍還需要通過完善的制度與基礎工作來為其提供保障,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通過相應的規章制度來對學生的行為等進行一定的約束,從而進一步提高其對管理工作的認識。此外,學校還需要完善基礎工作建設,加強基礎業務建設和健全工作檔案,學校管理部門要對各項工作的開展有一個全面的分析,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要對單位的基本情況、教職員工和學生情況等進行全面掌握,從而確保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在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職能的同時要強化實踐,在學校形成一個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圍,從而促進有效的約束機制的構成,保證學校的穩定發展。
4、完善管理機制
學校還需要建立一個有效的管理機制,根據國家法律法規來進行相安全教育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的設立,從而使得教師與學生對管理內容有一個深刻的認識,進一步促進學生管理工作的落實。高校還要倡導學生與老師平等的理念,建立互動平臺,讓學生與老師展開交流,這可以讓老師進一步了解學學生思政教育的實際情況,后續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政教育水平。而通過管理機制的構建與完善,也可以確保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的實踐,確保相關部門以及工作人員可以更好地落實相關工作,這可以提高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為學生的后續學習與成長過程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從而推動學校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確保高校單位后續的穩定發展。
結語:總而言之,學校的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融合對高校單位整體工作有效性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而要實現這一目標,相應的高校單位就需要在,明確其重要性的基礎上,采取合理的對策來促進高校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融合,充分發揮全體師生的主人翁精神,以此來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職能、提高學生管理工作水平,使學校全體成員積極參與學校管理工作,共建校園良好環境。
參考文獻:
[1]王秋實.淺析高校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有效融合的對策[J].長江叢刊,2017(36):265.
[2]李準.淺析思政教育模式下的高校學生管理水平的提升[J].才智,2017(3):1.
?。ê纤娐殬I技術學院 湖南省長沙市 41013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61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