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  > 中國論文網 > 
  • 政治論文  > 
  • 營養支持護理與心理護理用于胃癌患者護理中的效果觀察及生活質量影響評價

營養支持護理與心理護理用于胃癌患者護理中的效果觀察及生活質量影響評價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目的:探析對胃癌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和營養支持護理對其護理效果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隨機抽取82例胃癌患者入組研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方法,研究組在實施營養支持護理的同時,予以心理護理措施。結果:研究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心理狀態與對照組相比,均占據明顯優勢。結論:針對胃癌患者的護理,應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合理選用營養支持方法,適當安撫患者心理,保障其生活質量。
  【關鍵詞】
  胃癌;營養支持;心理護理
  胃癌是一種發生于消化系統的惡性腫瘤,容易導致患者全身機能的減退,降低患者的消化能力,且容易導致患者對死亡產生恐懼,嚴重危及患者的生活質量。這也充分驗證了對胃癌患者實施心理干預和營養支持的價值,在確?;颊叱浞謹z入營養的基礎上,對患者進行心理撫慰,對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十分重要。本研究主要探討了對胃癌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和營養支持護理的重要性,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82例胃癌患者入組研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41例患者,男女比例為21∶20,年齡46~75歲,平均年齡(62.23±0.78)歲。對照組41例患者,男女比例為22∶19,年齡44~78歲,平均年齡(63.01±0.19)歲。所有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為患者提供飲食護理服務,合理調整患者的作息計劃,完善病房環境,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
  研究組:在基礎護理的同時,實施營養支持和心理護理,具體如下:
  1.2.1 心理護理 1)調查研究結果顯示,針對已經確診為胃癌的患者,若仍然實施保密對策,不告知患者真實的診斷結果,不利于患者做好應對疾病的心理準備,容易導致患者的抗癌能力下降。因此,護理人員應結合患者的性格特點和心理承受能力,告知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并向其闡釋具體的治療方法,使其樹立抵御癌癥的信心。2)患者是否能夠依從治療是治療效果能否提升的關鍵性因素。因此,護理人員應深入患者病房,耐心傾聽患者的心理訴求,加強對患者的勸慰,為患者提供發泄不良情緒的渠道,建立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服感,積極配合治療。3)護理人員可巧妙運用心理暗示,提升患者對藥物效果的了解程度,使藥物的止痛作用能夠得到充分發揮,同時,應盡量告知患者減少止痛藥物的使用,避免對其產生依賴性。4)家庭成員對患者的照顧對患者治療心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護理人員應基于對患者家庭關系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引導其家屬對患者進行勸慰,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1.2.2 營養支持護理 采取中心靜脈營養支持的辦法,完善營養液的配置工作,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合理計算營養液的輸注劑量、成分和形式,將全營養混合液經中心靜脈輸注到患者的體內。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觀察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軟件處理所得數據,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用t進行檢驗。若P<0.05,則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生活質量評分
  研究組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較為優越。見表1。
  2.2 心理狀態
  結果顯示,治療前研究組與對照組焦慮、抑郁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的焦慮、抑郁評分研究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者的心理狀態優于對照組。詳見表2。
  3 討論
  胃癌在發病的初始階段不具備顯著的臨床特征,加之患者體質較弱的影響,在疾病發展至晚期時才可發現。受幽門梗阻的影響,患者容易出現貧血、營養不良乃至體質量下降的特征,最終誘發死亡[1]。據報道顯示,胃癌與營養不良通常合并存在,發生率高達2/3以上,這也充分驗證了營養支持的必要性。筆者認為,通過實施中心靜脈營養支持形式,有助于為患者提供充分的營養供給,維持患者腎臟功能的正常性,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白細胞計數、白蛋白水平,強化患者的免疫機能[2]。與此同時,由于部分胃癌患者的年齡較大,采取中心靜脈置管形式,有助于有效解決營養供給問題,對延長患者生命具有重要作用。同時,應盡量將自配營養液作為主要的營養液類型,結合患者的營養狀況對營養液進行靈活配置,提升營養支持的針對性和科學性,防止對營養液的浪費。值得注意的是,在為患者提供營養支持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每周對患者的血糖水平進行檢查,并對營養液的配置方法作出相對應的調整[3]。
  現階段,胃癌已經成為惡性腫瘤的多發類型之一。胃癌患者的病情大多十分嚴重,這也使得患者容易產生恐懼心理。調查研究顯示,心理因素與癌癥轉歸密切相關,將患者的心理狀態評估結果作為參考依據,實施科學的心理干預方法,能夠對治療有效率的提升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4]。一般情況下,胃癌患者常見的心理問題發生的原因主要包括疼痛、恐慌和經濟等。首先,部分患者對胃癌的認知不足,將胃癌與死亡掛鉤,容易產生恐慌和消極治療心理。其次,部分病情嚴重的患者會產生強烈的疼痛,對其日常生活能力產生了消極影響,使其容易出現憂郁心理。最后,胃癌手術花費巨大,患者受自身家庭條件的限制,往往擔心給兒女帶來經濟負擔,容易出現放棄治療的情況。基于此,護理人員應重視發揮榜樣模范的效果,引導抗癌成功的患者現身說法,與胃癌患者交流抗癌經驗,對胃癌患者產生鼓舞作用,提升其抗癌的信心,防止患者出現消極治療或者放棄治療的情況[5]。
  綜上所述,采用營養支持+心理護理對胃癌患者進行干預,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狀態,優化患者的生活質量,在臨床護理過程中,具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劉喜,劉子珊.營養支持護理和心理護理改善胃癌患者生活質量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8,15(32):107-110.
  [2] 張馨文.腸內營養支持聯合加速康復護理在胃癌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名醫,2018,(10):158.
  [3] 張梓林,張艷琴.營養支持護理與心理護理用于胃癌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03(41):155.
  [4] 顏叔敏.胃癌患者術后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的護理路徑及效果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8,31(19):2965-2967.
  [5] 涂鳳真.營養支持護理和心理護理對胃癌患者不良事件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05(60):13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926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