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卡殼的西瓜蟲探究活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春天到了,我帶著中班孩子去幼兒園的小花園尋找小動物,孩子們在大樹上、草叢中陸續發現了螞蟻、蝸牛、蜘蛛、蚯蚓。澤澤無意間翻開一堆枯葉,幾只蟲子鉆了出來。他驚訝地大喊,引來同伴圍觀?!拔鞴舷x,西瓜蟲!”樂樂認出了這種蟲子。浩浩說:“快抓住它!”澤澤撿了一片樹葉,想讓西瓜蟲爬到樹葉上,同伴們見了都來幫忙。被樹葉一撥弄,西瓜蟲卷成了小球。浩浩喊了一聲“用手抓吧”,便直接動手把西瓜蟲抓了起來,并對澤澤說:“去找個瓶子來?!蓖閭円姞睿寂d奮地抓起了西瓜蟲,沒多久就抓到好幾只,全都收集到澤澤找來的玻璃罐里?;氐交顒邮?,我把玻璃罐投放到科學探索區。第二天上午區域活動時間,幾個孩子主動去觀察西瓜蟲。他們一會兒拿放大鏡看西瓜蟲,一會兒把西瓜蟲抓出來放到桌上、手上玩,一會兒晃動玻璃罐,看著西瓜蟲在里面翻滾的樣子哈哈大笑。當天談話活動時,孩子們提出還想去小花園看西瓜蟲。在舉手表決后,18個孩子組成了“西瓜蟲小分隊”??吹胶⒆觽冊谛』▓@各處投入地尋找西瓜蟲,我設想,是不是可以由此開展關于西瓜蟲的項目活動呢?回到活動室,我組織孩子們討論“對于西瓜蟲,你最想了解什么”,他們有的說想了解西瓜蟲住在哪里,有的說想了解西瓜蟲吃什么,有的說想了解西瓜蟲怎么拉臭臭,有的說想了解西瓜蟲怎么卷成球,還有的說想了解西瓜蟲的腳、眼睛、肚子是怎樣的,等等。我覺得這些問題涉及西瓜蟲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等,值得孩子們探究,由此形成了項目活動粗略的框架和網絡圖。接下來,我便帶著孩子們開始探究。考慮到他們對尋找西瓜蟲很感興趣,我覺得這正是引導他們探究“西瓜蟲住哪里”的好機會。于是我先鼓勵孩子們猜想,他們提出西瓜蟲可能生活在草叢中、泥土里、石頭下、枯葉下、滑梯下、木屋旁,等等。我引導孩子們把自己的猜想畫在記錄紙上,然后去實地尋找西瓜蟲,驗證猜想,并做好記錄。孩子們發現西瓜蟲經常躲在枯葉下,猜想西瓜蟲可能愛吃枯葉。我們便一起設計了一個實驗,收集了枯葉,特意堆在大紙盒的一角,然后把西瓜蟲放進大紙盒,觀察它們會不會爬到有枯葉的那邊去吃??墒?,探究活動并不如我設想的那么順利。去探究“西瓜蟲住哪里”時,不少孩子只是隨便在地上翻翻看看,沒有靜下心來尋找、觀察西瓜蟲生活的地方;有的才找了一會兒就忙著抓西瓜蟲玩了,或者被其他事物所吸引,忘了探究的任務;很多孩子都忘了要記錄,有的甚至把記錄紙都弄丟了??紤]到之前抓來的西瓜蟲被孩子們玩過以后第二天都死了,本著對生命的尊重,我們引導孩子們找到西瓜蟲觀察過后就放生,但孩子們轉頭就忘了,還是樂此不疲地抓西瓜蟲玩。為了鼓勵孩子有意識地觀察西瓜蟲的外形特征,每次活動后我都會讓他們畫一畫觀察到的西瓜蟲。但他們有的會在西瓜蟲身上畫小花之類他們喜歡的圖案,有的還給西瓜蟲畫上王冠,這顯然是想象而不是觀察的結果。為了引導孩子有意識地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每次出門觀察前,我都引導孩子們做計劃,比如某一次孩子們計劃好重點去觀察西瓜蟲的腳,但到了小花園,沒幾個人在認真觀察,他們更熱衷的似乎是比賽誰能抓到更多西瓜蟲,以及觸碰它的身體逗它卷成球。我想,總不能讓孩子一直停留在逗西瓜蟲玩吧,這樣孩子的學習品質和科學探究能力也許就得不到很好的培養了。聯想到孩子們曾在畫上表現出西瓜蟲密密麻麻地長著很多腳,于是我把問題進一步聚焦到西瓜蟲究竟有幾只腳,希望由此引導孩子帶著問題深入探究。但也許是西瓜蟲的腳又小又多還不停地動,大多數孩子即使借助放大鏡也沒能數清楚,最后還是回到班里通過相關繪本了解到西瓜蟲共有14只腳。關于西瓜蟲吃什么的問題也一樣,也許是西瓜蟲吃得太少了,孩子似乎很難觀察到它們是不是真的吃了枯葉,最后也是通過繪本獲知它愛吃落葉、菜苗等的。這一過程讓我感覺毫無成就感,似乎與我想象中的項目活動差距很大。我非常困惑,孩子們確實對西瓜蟲感興趣,很多問題都是他們之前在討論時自己提出的,可為什么在探究活動中他們一直滿足于抓西瓜蟲玩,把探究的問題拋在腦后?教師要怎樣啟發和引導,才能引發孩子的深度學習?
  您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嗎?如果是您,會如何對待?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937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