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芥殼蟲的物理和生物防治方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芥殼蟲是一種常見的果樹病害,常見的種類有紅圓蚧、褐圓蚧、康片蚧、矢尖蚧和吹綿蚧等,對果樹生長危害巨大?;诖?,本文主要介紹了芥殼蟲物理和生物防治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礎上,分析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的主要內容,介紹具體的技術要點與注意事項,以有效處理芥殼蟲危害,減少果農的損失。
關鍵詞:芥殼蟲;物理防治;生物防治
果樹是一種重要的農業經濟作物,柑橘、柚子等作物,在我國溫帶地區與亞熱帶地區有著比較廣泛的種植,為農民的增收創造著巨大的價值。芥殼蟲是這類作物的主要病蟲害類型之一,既會損害柑橘、柚子的果實,也會損害植物的葉片和枝條,造成植物的嚴重病害。芥殼蟲往往寄居在植物的葉片和果實上,造成葉片發黃,枝條停止生長等。
一、芥殼蟲物理和生物防治的重要性
芥殼蟲的物理防治主要是指,采用機械和物理的方法,在芥殼蟲生長的薄弱環節,運用刮、擦、剪枝等方法,將寄生著芥殼蟲的枝條進行去除。目前物理防治方法是多數果園都會采用的一種方法,見效明顯,防治的成本比較低。芥殼蟲的生物防治主要是指,運用病原微生物和天敵昆蟲,將芥殼蟲的生長空間,控制在極小的范圍內,利用生物鏈的自然法則,將芥殼蟲的蟲卵進行去除,并減少成蟲的數量。綜合應用物理防治與生物防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意義:
1.綜合防治方法,是一種比較徹底的防治方法,既對芥殼蟲的蟲卵有效,又對芥殼蟲的成蟲有效,可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避免芥殼蟲危害再次復發。2.綜合防治技術的成本整體較低,以此防治的有效時間比較長,單次作業的效益比較高,可以將果園的人力資源與物質資源發揮到最大化。3.物理防治與生物防治的綜合防治技術,不產生二次污染物質,對果樹的影響比較小,也不會造成土壤環境的破壞。4.物理防治與生物防治的綜合防治技術,對操作的要求比較低,操作的步驟比較簡單,只要經過簡單的培訓,工作人員就可與迅速上手,有利于春節農忙時節,果園的農事安排順利進行。
二、芥殼蟲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的主要內容
1.物理防治的技術要點
首先,果農要注意物理防治技術的使用時間,一般在春節或冬季,芥殼蟲蟲卵還沒有大規模孵化的時間進行,效果比較高。由于成蟲的爬行能力比較強,此時再進行物理防治,花費的成本會顯著的增加。其次,工作過人員要綜合運用各種物理防治手段,可以將枝條表面的成蟲,進行大規模的刮除,也可以對長滿蟲卵的枝條進行剪除。在這個過程中,工作人員要注意,做好剪除工作的防護工作,對剪除的枝條進行集中焚燒處理,避免蟲卵再次孵化為成蟲,對果樹造成傷害。再次,工作人員可以利用芥殼蟲的趨光性,利用發熱裝置和溫度、濕度控制裝置,將芥殼蟲的生長環境,進行一定的變化,促進芥殼蟲的死亡。最后,技術人員要重視新技術與新設備,在芥殼蟲物理防治中的應用,例如,使用黑光燈,對芥殼蟲進行照射,使用超聲波電網,將芥殼蟲殺死等等。工作人員要利用好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的發展成果,例如,春季除蟲期間,在果樹上加裝小型的智能傳感設備,感知果樹生長環境的溫度、濕度的變化,進行有針對性的環境調整。果農還可以在放射性射線殺蟲上,進行一些嘗試,多和農業技術站的工作人員進行溝通與交流,將最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應用在芥殼蟲的物理防治技術升級的過程中。
2.生物防治的技術要點
第一,果農可以利用芥殼蟲的寄生性天敵,對芥殼蟲進行生物防治。例如,小蜂科的多種生物,都對芥殼蟲的蟲卵,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跳小蜂科、金小蜂科生物,可以破壞芥殼蟲蟲卵的生存環境。盾蚧長纓蚜小蜂、黃金蚜小蜂、印巴黃蚜小蜂將芥殼蟲的蟲卵作為宿主,可以導致芥殼蟲蟲卵的大面積死亡。果農目前主要采用的寄生性天敵除了上述幾種生物之外,還有球蚧藍綠跳小蜂、褐黃異角蚜等小蜂。第二,果農可以利用芥殼蟲的捕食性天敵,消滅現有的芥殼蟲。在捕食性天敵中,要尤其注重瓢蟲類生物的捕食作用。目前果農主要采用的瓢蟲種類有隱唇瓢蟲、盔唇瓢蟲、寡節瓢蟲、紅點唇瓢蟲等等,綜合用不同屬性的瓢蟲,可以對不同種類的芥殼蟲,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除了瓢蟲之外,常見的芥殼蟲捕食性天敵還有花斑長角象甲、草蛉科生物、潛蠅科生物、夜蛾科等等。第三,果農可以利用致病菌及其代謝產物,對芥殼蟲進行防治。例如乳菇輪枝孢菌、綠僵菌、蠟蚧輪枝菌、蘇云金桿菌等等。
3.綜合防治技術的運用注意事項
在綜合運用物理技術和生物技術,對芥殼蟲進行防治的過程中,果農要注意以下幾點:(1)果農要明確,自己果園當中芥殼蟲的主要種類,根據芥殼蟲的種類,“對癥下藥”,選擇合適的防治方法。目前已知的芥殼蟲種類有十多種,一個果園中往往寄生多種不同的芥殼蟲,針對不同的芥殼蟲,果農可以選擇不同的天敵與宿主,對蟲卵和成蟲進行消滅。(2)目前的物理防治技術,正在向高科技的方向不斷發展,已經基本上克服了傳統物理防治技術成本高、效果差的問題。果農在使用生物防治技術之前,可以先使用物理防治技術,提升防治的有效性。(3)果農要注意不同防治技術之間的配合,控制好使用不同技術之間的時間間隔,保障每一次防治手段的應用,都有充分的等待時間,保障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效果,可以發揮到極致。
三、結語
綜上所述,綜合物理防治與生物防治的方法,可以有效緩解芥殼蟲的危害,處理芥殼蟲的寄生現象。從本文的分析可知,研究芥殼蟲的物理防治與生物防治,有利于果農和農業生產技術人員,從發展的角度看待問題,看到目前病蟲害防治方面的技術進步,有針對性的進行防治方案的調整。因而,要加強對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的重視,在芥殼蟲病害處理實踐中,探索優化實踐效果的對策。
參考文獻:
[1]李松. 果樹介殼蟲防治技術[N]. 河北科技報,2019-01-22(B06).
[2]周玉霞.溫室礬根介殼蟲的發生及防治[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9(01):173-17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23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