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城市生育狀況及未來趨勢調查報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回顧性分析北京豐臺醫院產婦及新生兒的資料,了解產婦的生育年齡、產次及新生兒性別比的變化,為人口預測模型的建立提供數據分析結果,以了解城市的生育狀況及未來趨勢。方法 選取在北京豐臺醫院2006年1月—2018年9月分娩的產婦12 789例,按年份分為13組,收集產婦年齡,產次,戶口所在地,新生兒性別的資料進行分析。結果  2006—2018年期間產婦的平均年齡及首次生育年齡均呈上升趨勢,生育高峰段呈后移趨勢,二胎的男女性別比高于同年一胎的性別比。結論 近13年產婦的生育年齡逐漸上升,首次生育意愿呈下降態勢,二胎產婦中新生兒男女性別比有所改善。生育理念和方式的變化將影響未來的人口構成,加重低生育率,加劇人口老齡化。
  [關鍵詞] 生育年齡;產次;出生人口性別比
  [中圖分類號] R16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3(c)-0166-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the maternal and neonatal data of Beijing Fengtai Hospital, to understand the changes in maternal age, parity and neonatal sex ratio, and to provide data analysis result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population prediction models to understand the fertility status of the city and future trends. Methods A total of 12 789 women were born in Beijing Fengtai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6 to September 2018. They were divided into 13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year. The maternal age, parity, location of the household, and gender of the newborn were collected. Results The average age of the mothers and the first childbearing age showed an upward trend from 2006 to 2018. The peak length of the childbirth showed a trend of shifting. The sex ratio of the second child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ame year. Conclusion The fertility age of women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in the past 13 years, and the first birth intention has declined. The sex ratio of newborns in the second birth has improved. Changes in fertility concepts and methods will affect the future demographic composition, increase the low fertility rate, and increase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Key words] Childbearing age; Parity; Sex ratio of birth population
   精確的人口預測模型有利于對國家制定各種政策提供幫助。2006—2018年13年間,正是中國獨生子女全面進入生育年齡階段,加上經濟文化高速發展均影響了生育意愿和方式。目前對未來中國人口變化的預測方法多基于過去或國際資料的預測模型[1-3],但中國特色的計劃生育政策和高速的經濟發展具有其獨特性。該文根據北京豐臺醫院近13年共12 789例臨床案例進行回顧性分析,以了解城市的生育狀況及未來趨勢,希望該研究的分析結果對我國的人口預測模型的建立提供一定的幫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06年1月1日—2018年9月30日在北京豐臺醫院分娩的12 789份病例資料。
  1.2  數據收集
   記錄產婦的年齡,分娩產次,新生兒性別,產婦的戶口所在地,將臨床數據輸入Excel表格,查重查錯后整理。
  1.3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包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包括均值的描述性分析,單因素方差分析。
  2  結果
  2.1  2006—2018年北京豐臺醫院產婦年齡分布及不同年齡段占比變化
   分析結果表明2006—2018年13年間,產婦的平均年齡總體呈遞增趨勢,尤其是2012年之后,產婦年齡增長明顯。利用SPSS 20.0軟件包進行產婦年齡的單因素分析,2006—2011年6年間,產婦年齡的組間變化經單因素方差分析后,各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各組間兩兩比較P>0.05),說明2006—2011年產婦年齡的變化無顯著性差異。2012—2018年7年間,產婦年齡呈明顯上升趨勢,與前6年相比,產婦年齡的變化經單因素方差分析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各組與前6年的產婦年齡兩兩比較P<0.05),說明2012—2018年間產婦年齡的增長有顯著性差異。2006—2014年60%~70%的產婦多在23~30歲年齡段分娩,而進入2015—2018年產婦多在27~34歲年齡段分娩,生育年齡高峰段后移,同時35歲以上的高齡產婦年齡段的占比明顯增加。見表1。   2.2  2006—2018年期間豐臺醫院不同胎次占比,一胎產婦年齡及產婦戶口所在地的分析結果
   分析研究結果表明2006—2014年一胎占比比較穩定,約為70%~80%。2015—2018年二胎占比明顯上升,考慮這與我國2014年后二孩政策開放導致二胎分娩增加有關,而年輕人推遲首次分娩,生育意愿降低導致一胎相對減少,導致二胎占比相對增高。2006—2011年6年間,一胎產婦年齡的變化經單因素方差分析后,各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012—2018年7年間,一胎產婦年齡呈上升趨勢,與前6年相比,產婦年齡的變化經單因素方差分析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各組與前6年的產婦年齡兩兩比較(P<0.05),說明2012—2018年間產婦年齡的增長有顯著性差異。產婦的戶口所在地的比較中發現,2006—2011年以外地戶口產婦居多,2012—2018年則以本地戶口產婦居多,可能與醫院轄區內房價明顯上升有關,對低收入的外地務工人員有擠出效應。見表2。
  2.3  2006—2018年期間豐臺醫院分娩新生兒性別比分析
   分析結果表明2006—2018年期間,新生兒性別比不穩定,61.5%的年份男女性別比高于1.10,超過正常范圍。84.6%的年份里,二胎的男女性別比高于一胎(2014年,2017年除外)。同時發現二胎的性別比總體趨勢呈下降趨勢(2014年,2017年則明顯下降)。而2018年首次出現二胎分娩數超過一胎分娩數,說明首次生育意愿下降,結合首次生育年齡推遲,將影響未來的人口構成,加重低生育率,加劇人口老齡化。見表3。
  3  討論
   2006—2018年北京地區的經濟發展迅速,尤其是2009年之后經濟增長速度較快,同時城市不斷擴建,房價也快速上升[4],外地來京人口也快速上升。豐臺醫院處于北京南部地區,周圍有大量的外來人口,特別是以中低端服務業和制造業人口居多,隨著城市擴建和房價升高因素,本地人口呈上升趨勢。這些因素也導致在豐臺醫院分娩的產婦的年齡特點,分娩產次,新生兒性別比等因素發生變化。
   本研究結果表明2006—2018年13年期間,產婦的平均年齡總體上呈上升趨勢,前6年的年齡增長趨勢不明顯;而后7年平均年齡增長明顯。同時發現產婦的生育高峰年齡段也呈現不斷后移的趨勢,2006—2014年60%~70%的產婦多在23-30歲年齡段分娩,而進入2015—2018年產婦多在27~34歲年齡段分娩,考慮與女性受教育時間延長和房價的過快上升導致居民的生育意愿推遲有關[5]。而生育年齡的提高也必將導致代際年齡差擴大,進而影響人口結構體系,加速社會老齡化。結果表明2006—2014年期間一胎產婦占產婦總數的70%~80%,2015—2018年一胎產婦占比隨年份的增加明顯下降,2018年下降至不足50%,考慮一方面與我國“二孩開放政策”有關,導致“補生二胎”產婦明顯增加有關,同時另一方面80后90后年輕人受教育時間長,高房價等壓力下生育意愿下降及一胎生育年齡拖后有關[6]。本研究進行產婦的戶口來源的比較分析中發現,2006年-2011年以外地戶口產婦居多,2012—2018年則以本地戶口產婦居多,可能與醫院轄區內房價明顯上升對低收入外地進京人員有“擠出”效應,而由于不同戶口來源的產婦群體由于受教育程度,經濟文化的差異,也導致了生育意愿和分娩計劃有所不同[7]。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男輕女”往往影響產婦的生育計劃,正常的男女出生比為1.04~1.10之間,但我國近些年的出生人口的男女性別比也一直處于1.20左右。該研究發現2006—2018年期間在該院分娩的新生兒性別比并不穩定,徘徊在1.00~1.26之間,其中只有5年的指標處于合理的狀態(1.00~1.08)。同時發現大多數的年份里,一胎的性別比均小于1.20(2011年除外,1.21),二胎的性別比高于同年的一胎的性別比(2014年和2017年除外),多處于異常狀況。但觀察13年的變化,發現二胎的性別比總體趨勢呈下降趨勢,這可能與人們生育二胎的目的不同,比起早些年為生男孩而生二胎,近些年更多人摒棄性別歧視而生育二胎有關[8-9],這將有利于改善目前扭曲的性別比,利于社會發展和穩定。
   2006—2018年期間是我國獨生子女全面進入生育的階段,加上城市的快速擴建、房價高漲、受教育時間的延長、外地進京人口的增加,使得人們的生育理念、意愿[10],對新生兒性別的態度等情況呈現多樣化[11],從而也使得統計學家、人口學家、經濟學家等專家進行未來人口預測分析時更加復雜。而2018年首次出現平均生育年齡超過30歲,二胎分娩數超過一胎,說明未來可能出現更低的生育率,人口老齡化的問題更加嚴重。該研究希望通過一家醫院13年的產婦資料分析,更好地分析城市的生育狀況人口及未來趨勢,為北京地區進行人口預測模型時提供臨床數據。
  [參考文獻]
  [1]  孟鵬洋.人口預測數學模型分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8(11):28-29.
  [2]  王廣州.中國人口預測方法及未來人口政策[J].財經智庫,2018,3(3):112-138,144.
  [3]  徐梓桐,黃新軍,徐敬釗.基于Leslie矩陣的人口結構數學模型[J].中國高新區,2018(2):262.
  [4]  張程.一線城市十年租房變遷[J].檢察風云,2018(18):11-13.
  [5]  李勇剛,李祥,高波.房價上漲對居民生育行為的影響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2,41(6):99-103.
  [6]  胡櫻子,李晴,鄭伊鳴.中國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對生育意愿的影響[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18):95-96.
  [7]  侯慧麗.城市化進程中流入地城市規模對流動人口生育意愿的影響[J].人口與發展,2017,23(5):42-48.
  [8]  毛雅瑛,王淑鎵,章茜茜,等.我國人口出生性別比的空間和分層效應分析[J].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5(3):36-39.
  [9]  陸杰華.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完善出生性別比綜合治理體系的思考[J].人口與發展,2016,22(3):29-31.
  [10]  王銀浩,劉菊芬.北京高校大學生中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生育意愿的差別研究[J].中國生育健康雜志,2018,29(5):401-406,419.
  [11]  賈志科,羅志華.我國生育意愿研究述評與展望(1982—2016年)[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43(1):152-160.
 ?。ㄊ崭迦掌冢?018-12-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011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