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護理管理在白內障手術患者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究對白內障患者應用個性化護理管理的應用效果,為白內障手術患者的護理探索新方法。方法 在該院的患者資料庫中選取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來該院接受手術治療的白內障患者52例,利用電腦軟件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分別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為26例,對于對照組患者實行常規護理管理,對于觀察組實行個性化護理管理,在護理結束之后,分別統計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情況以及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情況。結果 在治療結束后,對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數量和種類進行統計,結果為:出現出血的患者占7.69%,出現感染的患者占7.69%,出現眼壓升高的患者占3.85%,出現不良反應的總人數占19.23%。在觀察組的26例患者中,沒有出現出血的患者,出現感染的患者占3.85%,出現眼壓升高的患者占3.85%,出現不良反應的總人數占7.69%。對兩組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比例進行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531,P=0.01)。對兩組患者治療的滿意程度進行統計,統計結果如下:在對照組的26例患者中,對于護理效果非常滿意的占23.08%,對于護理效果滿意的占53.85%,對于護理效果不滿意的占23.08%,對照組患者滿意率為76.92%。在觀察組的26例患者中,對于護理效果非常滿意的占38.46%,對于護理效果滿意的占53.85%,對于護理效果不滿意的占7.69%,對照組患者滿意率為92.31%。兩組滿意度數據經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782,P=0.01)。結論 個性化護理管理對于提升白內障手術患者的護理質量有較好效果,值得在臨床進行推廣。
[關鍵詞] 個性化護理管理;白內障;手術護理管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3(c)-0059-02
白內障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對于白內障的治療一般采取手術的方法來改善病情,在手術之后,接受治療的患者可能會出現由于自身原因或者手術原因而引發的一系列并發癥,為了提高患者在手術后的生活質量,保證患者的身體健康,尋找更加有效的術后護理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同時也可以縮短患者在手術后的住院時間,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個性化護理管理是一種護理管理的新型方法,具有針對性強的優點,該文對于在對白內障手術患者手術后的護理過程中應用個性化護理管理的護理效果進行了探究,詳細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該院的患者資料庫中選取來該院接受手術治療的白內障患者52例,利用電腦軟件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分別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為26例,對于兩組患者,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5例,在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3例,對照組患者平均年齡為(52.3±2.36)歲,觀察組患者平均年齡為(53.7±3.21)歲,兩組患者經統計,在年齡、性別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于對照組患者實行常規護理管理。
1.2.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在實行常規護理管理的基礎上實行個性化護理管理,主要內容包括:①將白內障患者自身的特點作為考量依據,為患者提供個性化護理管理:每個患者在接受治療時,由于患者自身的情況存在很大差異,患者生活工作的環境也不盡相同,因此患者無論是在心理上還是生理上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差異。護理管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時應該首先與患者的主治醫師進行適當的交流,充分了解患者的情況,根據患者自身的情況為患者制定護理方案,采取不同的護理方法,并且結合患者的身體狀況、心理狀況,制定在護理過程中的注意事項表,為患者營造舒適的護理環境。同時,也應做到積極與患者溝通,為患者詳細解釋治療方法以及在康復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也應該與患者家屬積極溝通,告知家屬患者病情,雙方共同努力為患者營造健康舒適的環境。②根據白內障患者特點,對患者的康復環境進行合理護理管理:在保證患者健康需要的情況下,對患者的康復環境進行合理的調整,對于患者的病房每天進行定時消毒,減少家屬的探視次數和探視時間,防止患者出現感染。③在護理管理過程中對于患者的生活舒適性也應根據患者的需求有所調整:護理人員可以采取措施對患者的眼部進行適當程度的按摩,減輕患者的不良反應。在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當定期召開患者病情討論會議,根據患者的病情特點以及變化特征,及時調整對患者的護理方案,使患者更快地康復。④在護理管理過程中要注意對白內障患者心理健康的疏導:根據手術后白內障患者的病情特點,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急躁、煩悶等心理現象,患者情緒不穩定,易怒。針對此類問題,護理管理人員應當根據患者出現的情況為患者制定適當的心理疏導方案。⑤白內障患者用藥過程的護理管理:在治療的過程中,會給患者用藥,而不同的患者對藥物的耐受程度不同,在護理過程中當發現患者有過敏反應時應及時停止給患者用藥,并向主治醫師反映情況,根據患者的病情特點并結合醫師建議,對患者用藥的種類以及劑量進行調整,防止因為用藥不當對患者的健康造成損害。
1.3 評價標準
1.3.1 兩組患者并發癥出現情況 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統計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例數占總例數的比例,用百分數表示,出現的不良反應主要有感染、眼壓升高以及出血。
1.3.2 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統計 在護理工作結束之后,統計患者對與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主要有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以及不滿意3個等級,滿意率為非常滿意與基本滿意的患者例數占總數的比例,用百分數表示。
1.4 統計方法
對于研究中收集到的數據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n(%)]與計量資料(x±s)進行χ2檢驗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統計
在治療結束后,對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數量和種類進行統計,結果為:在對照組的26例患者中,出現出血的患者有2例(7.69%),出現感染的患者有2例(7.69%),出現眼壓升高的患者有1例(3.85%),出現不良反應的總人數為5例(19.23%)。在觀察組的26例患者中,沒有出現出血的患者,出現感染的患者有1例(3.85%),出現眼壓升高的患者有1例(3.85%),出現不良反應的總人數為2例(7.69%)。對兩組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比例進行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531,P=0.01)。
2.2 兩組患者滿意度統計
在治療結束后,對兩組患者治療的滿意程度進行統計,統計結果如下:在對照組的26例患者中,對于護理效果非常滿意的有6例(23.08%),對于護理效果滿意的有14例(53.85%),對于護理效果不滿意的有6例(23.08%),對照組患者滿意率為76.92%。在觀察組的26例患者中,對于護理效果非常滿意的有10例(38.46%),對于護理效果滿意的有14例(53.85%),對于護理效果不滿意的有2例(7.69%),對照組患者滿意率為92.31%。兩組數據經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782,P=0.01)。
3 討論
白內障是老年人群中的一種高發疾病,常常因為治療不當或者治療不及時而導致失明,目前臨床上對于白內障的治療主要采取手術治療的方法,而由于白內障這種疾病難的特點,常常會有眼壓升高、出血以及感染等并發癥出現,因此,在患者手術之后采取適當的護理方法進行護理對于患者的康復有著重要意義。該文研究了個性化護理管理對于白內障手術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從研究結果發現觀察組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比例遠遠低于觀察組患者,這說明采用個性化護理管理對于白內障手術患者的康復有著重要意義,可以有效避免在手術中以及手術之后由于患者自身原因或者其他原因所導致的患者病情惡化及其他危險。從滿意度調查的結果來看,患者對于實行個性化護理管理的護理人員的滿意度遠遠高于對照組,由此可知,實行個性化護理管理對于提升護理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綜合以上兩點,個性化護理管理對于白內障手術患者康復具有重要意義,值得在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愛民,劉芳艷,伍美.個性化護理管理在眼科白內障手術 患者中的應用[J].國際眼科雜志,2016,11(5):924-925.
[2] 賴雪燕,卿密蘭,黃成妹,等.臨床護理路徑在白內障手術患 者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護士,2017,10(10下旬刊):81-82.
[3] 席艷君,胡愛聯,王碧俠.個性化護理管理在白內障患者圍術期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6,10(1):167-168.
[4] 呂家其.臨床護理路徑在白內障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檢驗 醫學與臨床,2016,9(15):1950-1952.
[5] 劉小燕,李勇,姚霞.個性化護理在白內障手術患者中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4):205-207.
[6] 趙翠玲,張鋼琴,柴海云.個性化護理管理對白內障手術患者的影響分析[J].長治醫學院學報,2016,30(2):150-152.
[7] 景莉娜.個性化護理管理對白內障手術患者的影響[J].西藏 醫藥,2016,36(3):65-67.
[8] 郭燕玲.個性化護理管理在白內障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6,12(2):24-25.
(收稿日期:2018-12-2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01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