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化護理干預對老年白內障手術患者自我護理依從性和焦慮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討老年白內障手術治療期間給予結構化護理干預對患者依從性及焦慮情緒的影響。方法 72例老年白內障患者,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 各36例。兩組均行手術治療, 期間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 研究組給予結構化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自我依從性評分及焦慮自評量表( SAS) 評分。結果 干預前, 兩組患者的自我依從性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干預后, 兩組患者的自我依從性評分均較本組干預前升高, 且研究組自我依從性評分(22.17±4.38)分高于對照組的(19.12±4.13)分,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干預前, 兩組患者的SAS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干預后, 兩組患者的SAS評分均較本組干預前降低, 且研究組SAS評分(52.17±7.51)分低于對照組的(63.31±7.42)分,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結論 針對老年白內障行手術治療的患者, 治療期間給予患者結構化護理干預, 可顯著提高患者的依從性, 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 值得推廣。
【關鍵詞】 結構化護理干預;老年白內障;自我護理依從性;焦慮
白內障是非常常見的眼部疾病, 該病在老年群體中有很高的發病率, 嚴重影響老年人群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質量[1]。在老年白內障疾病的治療上, 手術是首選的治療手段, 然而老年白內障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情緒, 而不良情緒會對患者康復產生巨大影響, 所以在疾病治療期間必須給予患者科學有效的護理。近些年, 本院針對老年白內障行手術治療的患者, 在圍術期間給予患者結構化護理干預模式, 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6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72例老年白內障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 每組36例。研究組中男20例, 女16例;年齡61~85歲, 平均年齡(71.5±4.7)歲。對照組中男18例, 女18例;年齡60~83歲, 平均年齡(70.9±4.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患者符合白內障疾病的相關診斷標準[2]。②患者年齡≥60歲。③手術資料完整及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患者。排除標準:①有手術禁忌證的患者。②合并嚴重肝腎疾病及精神疾病的患者。
1. 3 方法 兩組均給予患者行手術治療, 治療期間,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干預, 如術前向患者介紹相關注意事項及術前用藥方法, 給予明顯焦慮的患者行心理護理, 術后做好并發癥預防護理等。研究組實施結構化護理干預, 具體為:①結構化術前護理。術前為患者進行健康教育, 教育內容包括白內障知識、手術治療方法及可能出現的并發癥等, 教育指導過程應用圖片、視頻、幻燈片等給予患者直觀感受, 及時解答患者疑問。此外向患者詳細介紹手術過程, 主要是術前需給患者局部滴入抗生素滴眼液, 指導患者進行眼球活動訓練, 術前1 d清潔手術區域。手術當天沖洗結膜囊及淚腺, 術前1 h散瞳, 輔助瞳孔擴大, 監測患者眼壓變化。②結構化術后護理。白內障患者術后常存在焦慮情緒, 為此護理人員需適時為患者講述術后給藥作用, 促進患者視力恢復及指導患者早期進行眼球運動, 促進患者眼部功能恢復;指導患者術后堅持清淡飲食, 平常需注重眼部衛生, 禁用紙巾或毛巾擦拭眼睛, 避免污水進到眼睛中;夜間不能長時間用眼, 以免眼部過度疲勞。
1. 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參照呂海燕等[3]研究自行設計自我護理依從性評定表, 量表中包含檢查治療、用藥、技能、飲食、用眼衛生、休息、活動7個方面的內容, 各方面評分范圍為1~4分, 總得分為7~28分, 得分越高表明患者自我依從性越好。②應用SAS量表評價患者焦慮狀況, SAS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0分, 其中50~59分為輕度焦慮, 60~69分為中度焦慮, ≥70分為重度焦慮。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焦慮情況越明顯。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自我依從性評分比較 干預前, 兩組患者的自我依從性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干預后, 兩組患者的自我依從性評分均較本組干預前升高, 且研究組自我依從性評分(22.17±4.38)分高于對照組的(19.12± 4.13)分,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AS評分比較 干預前, 兩組患者的SAS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干預后, 兩組患者的SAS評分均較本組干預前降低, 且研究組SAS評分(52.17±7.51)分低于對照組的(63.31±7.42)分,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老年白內障疾病的發生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巨大的影響, 因此疾病一旦診斷必須給予患者行及時的治療[4]。在疾病的具體治療上, 常給予患者行手術治療, 借助手術治療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 促進患者視力恢復并改善患者預后。
老年白內障患者常合并一定程度的焦慮狀況, 這對患者的護理依從性會造成巨大影響, 進而影響手術療效及患者康復[5]。為此, 在圍手術期間做好患者的護理工作非常關鍵。結構化護理干預作為一種科學有效的護理方式, 當前被廣泛應用到臨床護理中, 該護理模式強調在護理工作中, 依據患者的基本情況, 有目標、有組織及有系統地安排干預環境、干預內容及干預程序, 借助該模式能夠幫助患者更好地適應護理環境及護理程序, 接受護理程度中的各項干預內容, 進而提高干預效果[6]。對于老年白內障患者而言, 多項研究結果顯示在手術治療患者疾病時行結構化護理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焦慮情緒, 使患者的護理依從性提高。在具體護理過程中, 結構化護理主要是相關的護理人員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 有目的及有計劃地對患者進行教育, 讓老年白內障患者提高對疾病的認識, 幫助患者樹立起自我管理的概念及習慣, 同時學會進行自我管理, 這樣可以幫助手術順利進行, 保證手術效果及改善患者臨床轉歸, 進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7]。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在自我依從性方面, 干預后, 兩組患者的自我依從性評分均較本組干預前升高, 且研究組自我依從性評分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結構化護理對提高患者的依從性上價值顯著。而在焦慮評分上, 干預后, 兩組患者的SAS評分均較本組干預前降低, 且研究組SAS評分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表明結構化護理干預模式對于行手術治療的老年白內障患者負性情緒的改善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 針對老年白內障行手術治療的患者, 在手術期間實施結構化護理干預模式, 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依從性, 保證手術治療順利進行, 同時還可有效緩解患者的焦慮狀況, 促進患者康復,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及使用。
參考文獻
[1] 黃平平, 柳玲, 楊素玉. 結構化指導對老年白內障手術患者焦慮和自我護理依從性的影響. 現代臨床護理, 2014, 27(7):60-63.
[2] 樓春花. 結構化護理干預對老年白內障手術患者自我護理依從性和焦慮的影響. 當代護士(下旬刊), 2016(5):70-72.
[3] 呂海燕, 馮敏, 李慧, 等. 護理干預對提高糖尿病性白內障圍手術期患者依從性的影響. 醫學臨床研究, 2013, 30(8):1550-1552.
[4] 姜楊. 心理護理干預對白內障患者術前焦慮的影響分析.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7, 9(25):161-162.
[5] 禹永萍. 護理干預對提高糖尿病性白內障圍手術期患者依從性的影響分析. 藥物與人, 2014, 6(12):326.
[6] 廖艷嬌, 謝秀萍, 劉曉. 早期護理干預對老年白內障手術患者的療效分析.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14, 20(14):2074-2076.
[7] 葉森娣, 舒香云, 葉靜梅, 等. 老年白內障手術患者接受結構化指導的護理效果.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8, 37(13):1803.
[收稿日期:2018-10-2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37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