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護理干預對緩解開胸手術患者術前焦慮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對緩解胸部腫瘤患者術前焦慮情緒的影響。 方法 選擇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住院治療的胸部腫瘤患者84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成干預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2例。對照組接受常規的術前護理和治療,干預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接受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綜合護理干預,分別于入院時及術前采用Zung編制的焦慮自評量表(SAS)進行焦慮測評。 結果 兩組患者入院時S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術前,兩組SAS評分均較入院時明顯升高,且干預組SAS評分顯低于,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 0.01)。 結論 綜合護理干預可改善胸部腫瘤患者術前的焦慮狀態。
[關鍵詞] 胸部腫瘤;開胸手術;綜合護理干預;焦慮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9)05(a)-0178-04
Effects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relieving preoperative anxiet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thoracotomy
WANG Xiujun1 LU Junhong2 WANG Xundong1
1.ICU, Beijing Chest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1149, China; 2.Department of Women and Children,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5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preoperative anxiety of thoracic tumor patients. Methods Eighty-four thoracic tumor inpatients from Beijing Chest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8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42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preoperative care and treatment, 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targeted personaliz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SAS was used for anxiety assessment on admission and before operation.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SA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n admission (P > 0.05); before operation, the SAS scores in both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n admission, and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intervention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Conclusion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reduce the anxiety state of patients with thoracic tumor.
[Key words] Thoracic tumor; Thoracic surgery; Nursing intervention; Anxiety
焦慮是一種不愉快的情緒體驗表現為緊張、恐懼、擔心和神經質等,伴有植物神經系統功能亢進,可以由于適當刺激而出現或轉移[1]。胸部腫瘤目前主要的治療手段之一便是手術治療,開胸手術與其他一般手術比較,具有手術創傷大、術后并發癥多等特點[2-4],常常誘發患者出現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不僅降低了患治療的依從性,同時還影響患者的手術效果和術后的康復[5-7]。綜合護理干預是從患者的認知、行為、心理和環境等方面著手,通過一系列有計劃、有步驟的干預措施,使患者對疾病、手術、麻醉方式、術后康復等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以有效地減輕患者的術前焦慮[8]。本研究將個性化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開胸手術前焦慮的患者,為進一步改善開胸患者的臨床療效提供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住院治療的符合納入標準的84例開胸手術患者,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符合開胸手術指征;②首次住院治療;③意識清晰,思維表達能力正常;④愿意配合治療。排除標準:①心、肝、腎功能嚴重不全者;②精神疾病者、老年癡呆者及神志不清者;③聽、讀、寫功能障礙以至于無法完成問卷調查者;④有重大手術及外傷史。本研究經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討論同意,納入的研究對象均簽署書面知情同意書。 將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每組各42例。其中男53例,女31例,年齡18~79歲,平均(58.01±10.79)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職業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患者術前給予常規綜合護理干預包括了解患者的相關資料、向患者介紹手術相關知識、健康教育等。
1.2.2 干預組在常規綜合護理干預方法的基礎上行個性化綜合護理干預。干預小組成員包括主管醫生、胸外科主管護師一名、責任護士一名和一些有一定疾病成功治療經驗的患者。小組成員經過統一培訓后進行干預組患者的圍術期護理與治療。具體包括:(1)個性化護理:①與患者家屬取得聯系,根據患者的家庭環境、家庭關系、生活習慣、以及患者存在的問題等因素了解患者的需求,用以制訂詳細的個性化護理計劃,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②接到手術通知后組織患者進行集體宣教,并將手術室的相關環境、手術室醫護人員的穿著等做成圖片向患者展示,以降低患者對手術室的陌生感及緊張感。③積極鼓勵手術成功的患者與干預組患者進行面對面的交流,用成功的經驗來降低成員的焦慮水平,起到榜樣的引導鼓勵作用。④組織患者家屬之間展開討論,相互交流對疾病的認識和經驗,減少患者家屬對患者情緒的負面影響。⑤鼓勵患者積極地與醫護人員進行交流,把心中的恐懼、緊張、不安等負性情緒提前釋放。(2)放松訓練:指導患者進行腹式呼吸放松訓練。腹式呼吸訓練頻率為每日2次(上下午各1次),每次20 min。
1.3 評價指標
兩組患者分別于入院時和手術前晚對患者均進行焦慮自評量表(SAS)的評定[9]。該量表是由Zung編制的焦慮自評量表,共20個條目,每項進行1~4級評分,將20個項目的各個得分相加總分乘以1.25,得標準分T。按照中國常模結果,以T=50分為劃界分,分值越高表明焦慮程度越高,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70分為重度焦慮。該量表適用于有焦慮癥狀的成年人,具有較廣的適用性。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入院時及術前焦慮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入院時焦慮評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術前兩組患者焦慮評分組內比較,結果顯示,術前較入院時均顯著提高,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 0.01)。術前,干預組焦慮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 0.01)。見表2。
2.2 兩組患者入院時及術前焦慮狀況的比較
兩組患者綜合護理入院時焦慮的嚴重程度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術前干預組患者焦慮的嚴重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 0.01)。見表3。
3 討論
開胸手術的患者因對手術缺乏了解、擔心手術是否安全、缺乏成功信心等,往往會產生過度的焦慮情緒,這是大多數患者普遍存在的一個心理問題[10-11]。這種持續存在的焦慮狀態使患者機體的免疫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發生改變,使其免疫力降低,疼痛發作增多,導致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概率增高,傷口延遲愈合等,嚴重影響患者的術后康復[12-13]。因此,緩解患者的術前焦慮狀態,使其保持疾病狀態下身心的相對平衡,已成為開胸手術患者圍術期護理的重點難點[14]。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入院時SAS評分均明顯升高,說明開胸手術患者入院時就存在焦慮傾向,提示在護理工作中要特別關注患者術前的情緒變化。在經過有針對性的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后,兩組患者術前SAS評分盡管較入院時都出現明顯增加,但干預組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 0.01),提示采取有效的個性化綜合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開胸手術患者圍術期的負性情緒,尤其是對于焦慮狀態,其改善效果尤為明顯,這與相關研究[15]結果一致。
綜合護理干預緩解患者焦慮狀況的原因可能是:①有學者的研究結果顯示患者的焦慮程度與執行手術的醫生熟悉程度有關,建立相互信賴的醫患關系能改善患者的術前焦慮狀態[16],本研究中,干預組患者在入院時,便通過綜合護理干預小組與醫生取得了聯系,其中護士充當聯絡者的角色,幫助患者在充分了解自身疾病與治療方法的同時獲得精神方面的支持,進而改善了患者的焦慮狀況。②對照組患者雖然也接受了健康教育,但其只是簡單地了解了手術過程,隨著手術日期的臨近,其情緒波動逐漸明顯,這與徐印芝[17]的研究結果相一致。干預組患者采取圖片與語言交流相結合的教育方式幫助患者增加圍術期的知識,比護士單純用語言講解更為清楚明了更具說服力,在提高患者對手術的認識,減輕對手術室的陌生感,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的同時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18-19]。③研究指出家屬對疾病采取樂觀、積極的應對行為者,患者的焦慮恐懼程度相對較輕;反之,患者恐懼、焦慮心理較重,因此鼓勵家屬讓患者感受到關懷和支持可以有效的增加其戰勝疾病的信心[20-22]。④指導患者進行腹式呼吸放松訓練,腹式呼吸負責平衡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并且起松弛作用從而起到減輕壓力,緩解緊張,有助于情緒的控制。Deardorf[23]認為腹式呼吸訓練是手術患者最方便簡單的放松方式,對減輕焦慮具有重要的意義。⑤接到手術通知后組織患者集體學習,請手術成功的患者介紹其成功經驗時的榜樣引導作用,降低了患者的負性情緒,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24]。對照組患者由于只接受常規護理,缺少系統的知識教育和針對性地護理所以焦慮程度高于干預組。
綜上所述,對開胸手術患者在術前進行綜合護理干預,能有效地緩解其焦慮狀態,減輕其心理負擔,有助于其術后的積極康復,圍術期患者可以廣泛開展應用。 [參考文獻]
[1] 謝偉萍,王欣然,韓斌如.對重癥監護病房病人家屬實施心理支持的護理進展[J].護理研究,2007,21(11):2915-2917.
[2] 許慶珍,何靜.開胸患者術前疼痛教育的研究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5):599-602.
[3] 靳婷,楊名鈁.探究綜合性護理干預在開胸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60):169.
[4] 林紅華,陳立,石臨靜.不同護理干預對開胸患者術后疼痛影響比較[J].齊魯護理雜志,2007,13(6):7-8.
[5] 寧冬蘭,蔣維連.術前訪視應用綜合堅強概念對開胸手術患者焦慮抑郁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12):1443-1445.
[6] 廖偉華,陳麗華,馮建博,等.靜默療法在開胸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7,14(2):276-278.
[7] Anagnostopoulou M,Stroumpoulis K,Baltayiannis N,et al. Quality of life and pre-operative anxiety level in patients scheduled to undergo thoracic surgery [J]. J Buon,2011, 16(3):522.
[8] 黃秀練.冠狀動脈造影術前教育及術后康復護理[J].護理研究,2004,18(2B):309.
[9] 張明園,何燕玲.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
[10] 邵英華.護理干預對開胸手術患者術前焦慮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6):261-262.
[11] Liu Y,Petrini MA. Effects of music therapy on pain,anxiety,and vital signs in patients after thoracic surgery [J]. Complement Ther Med,2015,23(5):714-718.
[12] 張雨,崔秋艷.堅強概念護理干預對開胸手術患者術前焦慮抑郁的影響[J].當代護士:綜合版(上旬刊),2018, 25(3):136-139.
[13] 宋義英,裴淑瑜,徐紅梅,等.高齡開胸手術患者圍手術期的應激反應及心理干預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22):2627-2630.
[14] 劉鑫.分級心理護理對心胸外科手術患者術后焦慮、抑郁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49(19):2368-237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502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