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急診科低鉀血癥患者焦慮情緒的護理干預效果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探討急診科低鉀血癥患者焦慮情緒的護理干預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急診科收治的低鉀血癥患者84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84例研究對象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2例患者,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手段進行護理,觀察組采用優質護理的方式進行護理,對比分析兩組悲者護理前后的焦慮情緒的情況和護理效果。結果:護理觀察組和對照組的的焦慮評分(SAS)(P>0.05),差異不明顯,實施區別護理3個療程后,觀察組焦慮評分(SAS)得分顯著降低,P<0.05,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優質護理干預對于急診科低鉀血癥患者焦慮情緒的干預作用顯著,護理效果理想,值得臨床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急診科,低鉀血癥患者,焦慮情緒,臨床護理,認知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19)03—0180—02
  低鉀血癥臨床上是常見的電解質紊亂類病,主要臨床癥狀為腹脹、四肢麻痹無力、心跳驟停等,給患者生命安全及健康帶來嚴重的威脅。面對低鉀血癥患者會出現心理變化,產生焦慮情緒,如不能有效的緩解和控制低鉀血癥患者的焦慮情緒,會影響急診的治療效果和護理滿意度1,因此本院對2018年我院收治的急診科低鉀血癥患者焦慮情緒進行研究,以下為分析過程和結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急診科收治的低鉀血癥患者84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84例研究對象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患者42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0例,最小年齡19歲,最大年齡70歲,平均年齡為(39.5±6.6)歲,每組42例患者,其中22例診斷低鉀血癥輕度,13例診斷低鉀血癥中度,7例診斷低鉀血癥為重度。其中23例患者以消化系統疾病為誘發疾病,11例患者為呼吸系統疾病,8例患者為循環系統疾病,對照組患者42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8例,最小年齡20歲,最大年齡69歲,平均年齡為(39.3±5.8),其中24例診斷低鉀血癥輕度,12例診斷低鉀血癥中度,8例診斷低鉀血癥為重度。其中30例患者以消化系統疾病為誘發疾病,9例患者為呼吸系統疾病,3例患者為循環系統疾病,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無差異,不影響研究結果,具有可比性。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手段進行護理,觀察組采用優質護理的方式進行護理,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焦慮情緒的情況和護理效果。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護理和健康教育。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優質護理干預,主要針對患者的焦慮情緒進行干預,具體方法如下:首先心理干預方面,低鉀血癥易導致患者遲緩性四肢癱瘓,癱瘓呈現對稱性,患者多為青壯年,一旦患者發生低鉀血癥易出現恐懼、焦慮、失望、悲觀、擔憂等不良情緒,嚴重者會影響治療和護理工作的進展,對患者的患者的康復產生消極的影響。醫護人員應針對該類患者增加心理干預和健康教育,詳細向患者解說低鉀血癥的發病原因、臨床表現、治療途徑和治療效果等,對診治醫師的技術、經驗、治療方案進行介紹,尤其是一些成功的診治病例,消除患疑慮和擔憂的焦慮情緒。護理中加強與患者及家屬的交流,使患者和家屬正確對待低鉀血癥,輔助治療,幫助患者的早日康復。其次認知干預方面,第一補鉀認知識教育,患者對于低鉀血癥存在錯誤認知,認為補鉀一次補足,于是大量口服或靜脈推注等方式快速補鉀。護理人員應與患者和家屬進行交流,并對相關知識進行宣教,取得患者和家屬的配合,根據患者能力和水平講解科學的補鉀方法,通過耐心的過程徹底幫助他們正確對待疾病。第二補鉀注意事項,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補鉀中注意事項,補鉀濃度≤3g/L、不宜過快,以免發生心跳驟停的情況;補鉀時,K+對患者血管壁具有刺激作用,可發生靜脈刺激性疼痛,如發生這種癥狀應采取有效措施。惡心、嘔吐的患者,口服的方式進行補鉀,口服時易發生胃腸道刺激,建議飯后服用,或口服前食用含鉀的水果。第三糾正患者的錯誤認知,低鉀血癥患者認為生病后需補充葡萄糖,因此要求補充葡萄糖注射液。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葡萄糖會增加胰島素的釋放,導致細胞外鉀進入細胞,影響血清鉀水平。第四正確的方式補鉀宣傳,在患者腎臟功能正常情況下,輸注補鉀速度在20~40mL/h,不宜過快,高血鉀或者低血鉀易造成患者心律失常,對患者的生病安全帶來威脅。再次靜脈補鉀護理方面,靜脈補鉀時需靜脈置管,應避免靜脈或其他相同部位反復穿刺,完成穿刺后,應逆時針翻轉針柄180°,并將其固定,針尖的斜面面對血管下壁,改變藥流方向,減少鉀對敏感神經的刺激,減輕補鉀帶來的刺激性疼痛。若發生靜脈炎,應局部鹽酸利多卡因熱敷或50%的硫酸鎂濕敷,避免局部組織發生壞死。最后飲食指導方面,合理調節患者飲食習慣,可建議患者多食補的方式進行補鉀,多食含鉀量高的蔬菜和水果,如香蕉、西瓜和海帶等。囑咐患者如出汗較多,不可飲用過量的水,避免出現低血鉀癥。
  1.3 評價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進行SAS的進行評分,并采用調查研究形式對護理滿意度進行分類,分數100—90分為非常滿意,90—60分為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非常滿意和滿意的合計作為滿意度比較的基礎。
  1.4 統計學工具
  研究數據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表示方法和驗證方法分別為均數±標準差和T值,P<0.05,表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不同護理方式的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焦慮評分對比差異P>0.05,差異不顯著,護理后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不同護理方式獲得的患者滿意度方面,觀察組60分及以上的患者40例,60分以下的患者2例,總體滿意率為95%,對照組60分及以上的患者30例,60分以下的患者12例,總滿意率為71%,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急診作為危急重患者的主要救治場所,其救治的效果直接關系患者的病情恢復和預后,隨著近年來急診低鉀血癥患者的增多,相關研究證實,低鉀血癥患者除低鉀血癥臨床表現外,還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情緒,焦慮情緒的存在嚴重影響了急診救治工作的效果和低鉀血癥患者的預后康復,因此對他們的焦慮情緒進行緩解非常必要,研究證實,通過對低鉀血癥患者進行優質護理服務,有效的緩解了他們的焦慮情緒,并獲得較高的認可,使急診科室的護理質量提高,護理滿意度更理想,因此優質護理干預應用于急診科低鉀血癥患者護理中護理效果理想,值得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趙瑾;護理干預在預防術后患者深靜脈血栓形成中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5(24):231—232
  [2]劉敏;;急診科針對性護理干預對低鉀血癥患者焦慮情緒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69—70
  [3]楊彩霞;;對急診科低鉀血癥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5(14):99—100
  [4]尤吉花;;急診科低鉀血癥患者焦慮情緒的護理干預效果[J];健康之路;2017(05):32—3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865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