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護理對糖尿病足患者依從性影響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究綜合護理對糖尿病足患者依從性影響。方法 該文選擇該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64例糖尿病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n=32例)實行綜合護理干預;對照組(n=32例)實行常規護理干預。結果 觀察組能夠遵醫囑服藥、按時按量用藥(98.3%),能夠適當運動鍛煉、合理飲食控制(96.7%);對照組能夠遵醫囑服藥、按時按量用藥(82.4%),能夠適當運動鍛煉、合理飲食控制(83.6%).經組間比較,兩組患者在用藥、運動、飲食等方面的依從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干預之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值低于對照組,經比較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在滿意度調查中,護理滿意度93.8%,對照組護理滿意度56.2%。經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相比于常規護理,綜合護理對糖尿病足患者的護理效果更優,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
[關鍵詞] 糖尿病足;血糖;綜合護理;依從性;影響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4(a)-0143-02
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慢性疾病,伴隨多種并發癥,對患者生命健康形成較大影響。從臨床數據顯示,15%~20%的糖尿病患者并發足病,若治療護理不及時,則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肢體功能,甚至發展成為截肢。因此,對糖尿病病足患者積極開展治療護理工作,是提高患者生命健康質量的重要保障。該文探究分析了綜合護理對糖尿病足患者依從性影響?,F將研究結果作如下具體闡述。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基于研究所需,該文選擇該院收治的64例糖尿病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6例,女38例,年齡38~67歲,平均年齡(50.2±4.8)歲?;颊卟〕?~11年,平均病程(6.8±2.6)年。糖尿病類型:28例I型糖尿病、36例2型糖尿病。患者入院指標:①患者空腹血糖值>7.0 mmol/L;②患者抬高下肢(<1s)出現抬高足部皮膚蒼白等情況;③患者小腿腓肌出現腫痛,且行走無力?;颊吲懦笜耍孩倩颊叽嬖诟文I功能異常;②患者及其家屬不愿參與,自愿放棄;③有精神病者;④有其他異常情況患者。該文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n=32)實行綜合護理干預;對照組(n=32)實行常規護理干預。兩組患者在病情、年齡及性別等方面,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主要針對患者血糖監測、用藥指導以及病情監測等護理內容。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措施的基礎之上,積極展開全面優質護理,主要護理內容包括:①心理健康護理。糖尿病足患者長期受到疾病影響,不良心理情緒造成患者低迷的情緒。積極開展心理健康護理,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疾病,以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勇敢面對、自我調整,更好地配合治療護理工作;②用藥護理。指導患者合理服用藥物,詳細講解藥物的服用方法及藥效,告知患者長期服藥的重要性;③健康指導。開展糖尿病健康知識講座,提高患者及其家屬對糖尿病的認識,提高患者自我防范管理能力;④飲食護理。針對患者病情,制定飲食計劃,以清淡飲食為主,切勿攝入高糖、高脂等食物,從飲食方面調理身體;⑤運動鍛煉。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體育運動,并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如,患者可以通過慢跑、打太極等方式,進行身體鍛煉,提高身體機能;⑥足部護理。加強糖尿病足患者的足部護理,改善足部功能。在洗腳時,應動作輕柔,且進行緩慢的搓擦;水的溫度控制在36℃左右,不宜使用冷水洗腳,避免對糖尿病足形成影響。在臥床休息睡覺時,應將患肢墊高,減輕其負重;避免長時間行走或站立;做好糖尿病足防感染、防潰瘍等護理,針對患者病情,合理使用胰島素或者慶大霉素藥物外服,進而達到消炎等作用。
1.3 觀察指標
1.3.1 血糖指標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血糖指標情況,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值等。
1.3.2 滿意度調查 以調查問卷方式,對患者護理滿意度調查。調查總分100分。其中非常滿意:≥90分;滿意60~89分;不滿意:<60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例數/總數×100.0%。
1.3.3 依從性評價 遵醫囑服藥、按時按量用藥、適當運動鍛煉、合理飲食控制為完全依從;患者擅自服藥、不按時按量用藥、飲食不合理、不進行身體鍛煉為不依從。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x±s)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者治療依從性情況
經有效治療護理,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觀察組能夠遵醫囑服藥、按時按量用藥(98.3%),能夠適當運動鍛煉、合理飲食控制(96.7%);對照組能夠遵醫囑服藥、按時按量用藥(82.4%),能夠適當運動鍛煉、合理飲食控制(83.6%)。經組間比較,兩組患者在用藥、運動、飲食等方面的依從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患者護理前后血糖水平情況
觀察組護理干預之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值低于對照組,經比較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
觀察組在滿意度調查中,護理滿意度93.8%,對照組護理滿意度56.2%。經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是由免疫功能紊亂、遺傳及精神因素綜合作用于具體所導致的一種代謝紊亂綜合征。糖尿病作為慢性的終身性疾病,可出現“三多一少”癥狀,即多尿、多飲、多食、消瘦。糖尿病以老年患者居多,易伴隨多種并發癥,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形成較大影響。糖尿病并發足部病變,是糖尿病常見并發癥,隨著病情發展,可能導致患者截肢的風險。我國是糖尿病高發國家,有近20%糖尿病患者并發足部病變,強化糖尿病治療護理工作,是科學防治,提高患者生命健康質量的重要保障。該文以糖尿病足患者為研究對象,探究綜合護理在患者依從性影響方面的實施效果,旨在為該領域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該文數據顯示,觀察組能夠遵醫囑服藥、按時按量用藥(98.3%),能夠適當運動鍛煉、合理飲食控制(96.7%);對照組能夠遵醫囑服藥、按時按量用藥(82.4%),能夠適當運動鍛煉、合理飲食控制(83.6%)。這說明,綜合護理干預措施的實施,能夠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方案,通過用藥護理、健康指導等護理的開展,有效提高了患者在用藥、運動鍛煉、飲食等方面的依從性。因此,在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療護理中,綜合護理的優越性比較明顯,對于病情控制及治療,提供了有力條件。此外,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等水平值,是衡量糖尿病治療效果的重要指標。該文數據顯示,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值低于對照組,經比較分析,具有統計學差異。綜合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改善患者生活飲食等習慣,有助于糖尿病治療工作。
相比于常規護理,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3.8%,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6.2%。這說明,基于綜合護理措施的實施,能夠從身心健康等角度出發,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護理保障,讓患者處于良好的身心健康狀態,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通過和諧醫患關系的建立,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及行為習慣。綜合護理獲得廣大患者的肯定,護理質量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段文琴.綜合護理干預對糖尿病足患者的依存性及護理效果觀察[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6,20(12):1787-1789.
[2] 蒙文艷.糖尿病足截肢術后護理干預方法及對血糖調控的影響[J].中國醫藥科學,2017,3(2):139-140.
[3] 曾繼蘭,李華春.優質護理服務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17(6):58-60.
[4] 明芬,楊蕾,車敏霞.糖尿病性白內障圍手術期的 心理分析及護理干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13(7):931-932.
[5] 莫賢倫.45例糖尿病足患者的心理干預護理體會[J].醫藥前沿,2017,2(1):300-301.
[6] 陳少敏,王密芳,陳潔,等.品管圈活動促進ICU護患溝通的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7(12):57-59.
[7] 劉建宏.護理干預對糖尿病足患者的依存性及護理效果觀察[J].現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8,17(15):1617-1618.
(收稿日期:2019-01-08)
[作者簡介] 宋靜(1981-),女,江蘇蘇州人,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糖尿病??谱o理。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608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