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高血壓患者接受連續性護理干預對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高血壓患者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需要醫院采用專業性的護理管理辦法,實時監測患者病情狀況和生命體征,但是患者在出院后,由于自我管理能力差,在日常生活中無法堅持自我護理,導致高血壓發作。連續性護理干預對出院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需要結合臨床實踐情況展開具體化的研究與探討。該篇文章在此基礎上,主要結合連續性護理干預的內容、特點,研究并分析連續性護理干預對出院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
[關鍵詞] 連續性護理干預;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飲食 血壓監測
[中圖分類號] R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4(a)-0041-02
醫院在對患者實施臨床護理的過程中,主要是根據患者的實際身體狀況和具體病情情況,對其進行生活護理、用藥指導以及體位護理等,這些均屬于常規性的臨床護理工作?;A性的護理管理內容對于患者的住院治療具有一定的輔助性作用,但是要進一步提高患者的疾病治療效果,則需要采用連續性護理的方法,完善和補充護理內容。連續性護理管理工作包括常規護理的內容,但不局限于常規護理范疇。臨床上對高血壓患者應用連續性護理干預,可以實現對患者全方面的護理管理和護理指導,能夠有效提高高血壓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能力。
1 連續性護理的主要內容和應用作用
連續性護理是在行動設計中,對患者在不同場所下的健康狀況進行連續指導,包括從醫院到出院,均需要護理人員對其進行連續性的照顧和協作護理,使其在出院后,仍舊能夠按照醫院護理管理模式接受臨床治療[1]。連續性護理中需要由醫院為患者制定出院計劃,然后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狀況,為其進行轉診治療指導,在患者回歸到社區或家庭后,繼續由醫院對患者進行持續性的隨訪診斷和病情指導。連續性護理管理工作包括常規護理的內容,但不局限于常規護理范疇。例如醫院對高血壓患者進行臨床護理管理時,主要是監測和記錄患者的血壓值,指導患者正確服藥,并在飲食上為患者制定科學計劃,鼓勵患者放松心情,保持積極、健康的治療心態,當患者出院后回歸家庭,仍舊是延續這些護理管理工作,令患者從醫院到家庭都能夠得到系統化、專業化的護理管理,保證病情控制有效,促進治療效果提升。醫院基礎性的護理管理內容對于患者的住院治療具有一定的輔助性作用,但是要進一步提高患者的疾病治療效果,則需要采用連續性護理的方法,完善和補充護理內容[2]。
2 對出院高血壓患者實施連續性護理干預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高血壓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均下降,但是醫院采用連續性護理干預措施則可以進一步指導和約束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到顯著增強[3]。
2.1 重視心理護理
大多高血壓患者由于病情不穩定、易復發,因而容易存在焦躁、抑郁等不良心理,這種過于緊張的情緒不利于患者的病情控制,因而臨床實踐中護理人員需要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輔導,護理人員主動和患者溝通、交流,了解患者產生的不良情緒的原因,安撫患者情緒,耐心解答患者疑慮,以成功治愈案例鼓勵患者,使其樹立疾病治愈的信心。此外,護理人員還可以根據患者的個人喜好,幫助其培養各種興趣愛好,例如養花、看報、聽音樂、下棋等,以多種減壓方式使患者轉移注意力,保持心理平衡、在良好心情支持下配合院方治療。連續性護理中需要醫院對患者進行出院前的心理評估,根據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為其制定出心理護理綜合管理計劃,鼓勵患者保持開放性心態,并督促患者家屬注意觀察患者的心理、情緒變化,必要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
2.2 加強用藥指導
高血壓患者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病情情況,服用減壓藥,護理人員要強化對患者的用藥管理,不同的降壓藥物藥性不同,服用劑量、用藥時間、不良反應以及相關的注意事項等均存在較大差異,患者用藥方法不當,不僅會耽誤病情,還可能會帶來一些危險事件[4]。護理人員在用藥管理中,要遵醫囑向患者介紹各種藥物知識,指導患者加強自我病情觀察,根據血壓監測的結果,合理用藥、正確用藥,保證用藥安全,同時護理人員要教給患者家屬一些緊急處理方法,一旦患者出現用藥不良狀況,便于及時施救處理。部分高血壓患者在出院后,自我管理意識下降,且自我約束能力低,不能按時、按量地服藥導致血壓值波動,對其這些情況,需要醫院在患者出院前,將不同藥物的服用劑量、時間以及給藥方式等注明后,標記在藥盒上,及時提醒患者按規定服藥,使患者能夠養成良好的用藥習慣。
2.3 實施科學的飲食計劃
高血壓患者在飲食上要格外注意,合理的飲食、科學的食譜搭配不僅可以幫助患者增加身體營養供給,還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壓波動[5]。在飲食護理中,需要護理人員為患者制定營養膳食計劃和健康食譜,標明患者禁食高膽固醇類、高油、高脂肪類食物,含鈉多的高鹽食物,尤其是腌漬食物不可食用,多攝取清淡、營養、容易消化的食物,例如新鮮水果、蔬菜以及魚類、豆制品等,保持營養充足,此外護理人員要叮囑患者家屬注意每日控制患者的食鹽攝取量在5 g以內。高血壓患者在飲食上的禁忌較多,通過連續性護理,能夠使患者充分了解健康飲食的重要性,醫院為患者制定營養食譜后,讓患者對照飲食計劃,有助于患者進一步有效的控制血壓。
2.4 鼓勵患者運動鍛煉、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高血壓患者日常也要注重運動鍛煉、提升身體素質,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實際身體健康狀況,為其制定有氧運動的計劃表,鼓勵患者練習太極拳、散步、慢跑等簡單運動,但是注意對運動量和運動強度的控制,在鍛煉過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不能長時間低頭、用力憋氣等,否則大量血液流入腦部,會造成腦部供血過多,引發高血壓。護理人員還要向患者強調,在運動鍛煉期間也要注意勞逸結合,合理安排各項工作,身體不得過度疲勞,不熬夜、保證充足睡眠。與此同時,護理人員在連續性護理中,要根據患者的生活習慣,對其進行出院指導,要求患者要謹遵健康手冊要求,加強血壓自我監測,糾正不良生活習慣,規范各項生活行為,有效控制血壓[6]。 3 連續性護理干預對出院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
隨著國民生活質量水平的不斷提高,每年高血壓患者人數不斷上升,高血壓疾病多發生于長期飲酒者和肥胖者等老年人群中,嚴重危害患者的身體健康[7]。由于高血壓疾病的發病率,且容易并發其他病癥,因而臨床實踐中需要采用積極有效的護理管理方式,實現對患者綜合、全面、多角度的護理,提高對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連續性護理干預主要是針對患者的病情特點,對患者進行心理健康護理、用藥指導、飲食管理、運動指導以及生活習慣管理等,使高血壓患者能夠正確認識到疾病管理知識以及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根據臨床實踐研究發現,多數高血壓患者在出院后,自我管理意識薄弱,不注重對日常行為管理,導致高血壓復發,病情嚴重,給后續治療帶來難度,但是對患者實施連續性護理管理,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病情控制總體效果好。
傳統觀念認為,醫院對患者對患者實施臨床護理,僅僅是在患者的住院期間對其進行護理管理,一旦患者出院之后,醫院就終止了對患者的護理管理工作,這種觀念顯然是片面和錯誤的。醫院在對患者進行疾病治療的過程中,主要就是對患者健康負責,患者住院期間的健康狀況由醫院負責,患者出院后的健康狀況仍舊是由醫院進行集中指導和看護。尤其是一些病情嚴重、病程較長的慢性疾病患者,在入院治療后病情好轉,一旦回到家中,缺少系統化的護理管理對策,自我護理管理水平低下,直接導致患者的健康問題出現,對此,醫院根據患者的健康需求,進一步對其實施連續性護理,是從整體上把握患者的身體健康程度以及實際病情變化情況,為患者制定系統化的護理計劃,為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提供可靠借鑒。高血壓患者出院后接受醫院的連續性護理管理,可以定期接受醫院的隨訪、記錄、監測和觀察,并且遵從醫院制定出的連續性護理管理計劃,加強自我管理和日常生活行為約束,全面有效的促進健康恢復,臨床實踐意義突出。
[參考文獻]
[1] 王俊香,陳寶軍,王峰.社區-自我管理模式對原發性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及自我效能感的影響[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8(11):874-877.
[2] 張鳴,馬鵬濤,謝妍.量化管理在中老年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及知識掌握情況評價[J].中國社區醫師,2018, 34(30):176-177.
[3] 何志堅,陳俊鋒,陳金培,等.基于跨理論模型動機訪談改善老年高血壓患者自我效能及療效的研究[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8,32(10):47-49,65.
[4] 趙春.連續性護理干預對出院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36):131-133.
[5] 潘冬梅.連續性護理干預對出院高血壓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2):51-53.
[6] 豐山梅.連續性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32):132-133.
[7] 代亞麗,段永珠,余啟萍,等.連續性護理干預對出院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護理管理雜志,2013,13(5):359-361.
?。ㄊ崭迦掌冢?019-01-0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3406.htm